又到一年“置辦”各種產品的日子,我也再次帶來了新的好物推薦。希望這篇內容能給各位帶來一些選購靈感,挑選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我是尼古拉斯lalala,為您帶來更多有趣的物件。喜歡內容的請關注我,你們的關注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成熟的驍龍8 Gen2平臺頗具吸引力
即便是驍龍8S Gen3吹得再響亮,依舊不如驍龍8 Gen2實在。況且我這一加Ace 3還是頂配的16GB+1TB配置,使用滿血版LPDDR5X+UFS4.0超快存儲組合。
目前一加Ace 3共有星辰黑、鳴沙金、月海藍等3款配色。三者均為玻璃背板,搭配膜片工藝,紋理呈現各具特色。
如我手頭這款星辰黑,其用的是絲綢玻璃工藝,在光影下會折射出星光斑點,觸感為玻璃的平整順滑。
屏幕方面,一加Ace 3搭載著6.78英寸1.5K東方屏,分辨率為2780 x1264,獲得了DisplayMateA+認證,120Hz刷新率,像素密度450PPI,屏幕峰值亮度為4500nit,擁有2160Hz高頻PWM調光、3pusle/1pusle類DC調光,支持LTPO自適應刷新率技術,獲得萊茵智能護眼3.0、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研究中心護眼認證。
整機重量207g,輕巧感是相當不錯的。單手持握時,下拉菜單并無太多壓力。此外,屏下指紋為超薄光學指紋,位置靠上。解鎖開屏速度很快,識別率高。
后置影像方面,一加Ace 3搭載著5000萬像素索尼IMX890主攝,影像調校上繼承了旗艦一加12的同款超光影圖像引擎算法,能滿足日常大多數拍照需求。
從實拍的樣張看,畫面足夠干凈,解析力可圈可點,建筑的明暗層次不錯,能夠真實地記錄當下,基本無需后期就能發到朋友圈。
夜景環境下也保持了自家的優勢,高光壓制效果不錯,光影控制力優秀,畫面能保持通透與純凈感,成片率很高。
一加Ace 3是金屬中框,這在同價格段機型中實屬少見。實際上手后會發現,要論質感還是得金屬。
一加Ace 3配備了5500mAh超大容量電池,并配備了100W SUPERVOOC有線閃充。實測12分鐘可將電量從1%提升到了12%,在27分鐘時可達滿格電量。
至于游戲體驗方面,在PerfDog性能狗的實時檢測中,《王者榮耀》的平均幀率達到119.6 FPS,圖表波動平穩,幀率方差(Var)2.8。游戲過程中的技能施放手感順滑,無任何延遲,即便是手上有點汗也不會受到干擾,雨水觸控立了大功。
一加Ace 3支持高清畫質下的90幀《和平精英》,同樣以PerfDog性能狗記錄數據。實測的平均FPS值貼近90,幀率方差(Var)僅有0.8,Drop值為0。從游戲體驗說,一加Ace 3所搭載的X軸線性馬達,再配合超線性立體聲揚聲器,游戲的氛圍與反饋相當優秀。
一加Ace 3搭載了航天級天工散熱系統Pro,擁有高達9140mm2的散熱面積。在紅外線測溫儀下,正面熱源集中在上半部分,最高溫度48.3℃左右;背面發熱源位于攝像頭右上,溫度約44.6℃。先進的超導熱材料,足以確保驍龍8 Gen2的性能的完全釋放。
雖然一加Ace 3是今年初發布的一款機型,但在現在各種新機面前,真香的價格,還有靠譜的配置,我依舊認為可以推薦一波。如果沒有記錯,16+512在618時是2590哦。
其實迷你主機也能玩3A大作
現在迷你主機的廠商那么多,也或多或少有推出自己家的顯卡拓展塢,但能夠吃滿PCIe x8的目前也就零刻的EX顯卡擴展塢。
根據我的實測,零刻GTi12 UItra+EX顯卡擴展塢+RTX4070組合,與常規的臺式機相比,顯卡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僅在吃CPU的游戲中會有較大差異。
例如在《黑神話悟空》中的表現,我們將畫質調至影視級+光追超高,分辨率1920x1080下,幀生成開啟,DLSS超采樣,平均幀數能有58 幀/秒。
調用Time Spy Extreme模式,臺式機與EX顯卡擴展塢下的成績分別為8699和7779,對比后可看到顯卡分數差異并不算大,主要區別還是在CPU分數上。
個人覺得零刻GTi12 UItra的最大提升之一,就是在正面加入了SD卡插槽,而后是電源開關與指紋的二合一設計,更安全也更省事。
同時,USB 3(10Gbps)插口、3.5mm音頻孔、Type-C端口(10 Gbps)都配備,并且還增設了陣列麥克風,內置了雙揚聲器。
背面則搭配了4個USB 3(10Gbps)插口、1個雷電4(40Gbps)、3.5mm音頻接口、兩個2.5G網口、DP 1.4a和HDMI視頻輸出端。其中雙2.5G網口的配備,也使得零刻GTi12 UItra不僅能開啟鏈路聚合提升傳輸速度,讓其有了成為家庭All in one或者軟路由的資格。
這么說吧,選擇零刻GTi12 Ultra+EX顯卡擴展塢套裝后,折算下來擴展塢僅299。要說不足點,我想應該就是零刻GTi12 Ultra的雙揚聲器沒有居中,左右聲道不夠扎實。
開放式耳機,小耳孔用戶的神器
作為一個小耳孔人士,開放式耳機的出現簡直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說起來南卡OE Pro還是我年初入手的,也伴隨了我大半年之久。現在看到南卡OE Pro系列更新到2代,我就將舊的轉手,入手了新款。
同前代相比,南卡OE Pro2的充電倉變成了現在的橢圓貝殼。與之而來的持握感也變得更優異,而且放在背包、口袋里也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不過內部耳機的擺放也“擁擠”了許多,但無觸點的充電設計依舊延續了下來,不必擔心氧化問題。
我們只需斜著讓耳朵穿過“g”形處的開口,將南卡OE Pro2耳機掛在耳輪上面即可。正確佩戴后,耳機會呈31°傾斜角度,尾部負重會保持下墜并與耳后根貼合。單耳的重量不太明顯,佩戴壓力很小。
當我們左右搖晃頭部后,可以感覺到南卡OE Pro2的貼合度很高,而且能支持眼鏡佩戴,壓力不會給到耳鏡腿上。
歸功于Super Bass 4.0高性能聲音單元,讓南卡OE Pro2在音質方面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在低頻方面,下潛的深度相較前代有著不錯的提升,使其在不堵塞耳朵的前提下也能有著優異的音樂表現。人聲方面的清晰度依舊,解析度高,有很好的聲場寬闊優勢。
關于漏音情況,在安靜環境中可以聽個大概。不過如果是與友商同類產品相比,那么南卡OE Pro2的效果確實驚艷。同時,2+2雙路4麥通話降噪,即便是嘈雜環境下也能精準識別人聲,實現清晰交流。
如果要說不足之處,可能就是沒有內置存儲空間了吧。
入門級解碼器,照樣有Hi-Res體驗
記得早些年手機有過風靡一陣子Hi-Res體驗,后面才轉向攝影方面,然后Hi-Res就不怎么提及了。現在如果手頭又沒有合適的播放器,其實在手機端接入一個小尾巴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初燒玩家,那么可以考慮一下“基礎”款的海貝HiBy FC1。我們以不到200的價格,就能獲得PCM 32Bit/384kHz音頻規格,可達千元級播放器水準,而我們要付出的僅是把手機作為“轉盤”。
海貝HiBy FC1便攜耳放在外觀上并無特別之處,只是比常規的U盤還要短小。
機身兩端分別為3.5mm與Type-C端口,負責音頻的輸出與輸入。其中3.5mm可兼顧3段耳機和美標(CTIA)4段耳機的接入。
側面的音量調節鍵略突出于外殼,可支持50級實體硬件音量調節,比手機和播放器的調節精度要高出不少。
實際聽感方面,手機在海貝HiBy FC1便攜耳放的加持下,信息量確實豐富了不少,人聲同樂器間的分離度很高,但會有些壓過樂器了,稍許靠前一點。而且整體的響度很高,音量開到原來的4分1就夠了。
論顏值還是得ROG
在顏值這塊,ROG幻影STRIX ARION硬盤盒應該是很難被打敗的。無論你是ROG粉還是路人甲,這套鋁合金外殼+發光ROG LOGO+導光條,再配以AURA RGB燈效的組合拳,確實是很難防住。
目前ROG幻影STRIX ARION硬盤盒有黑與白兩種配色。硬盤盒的外表為鋁合金外殼,每個邊角均有圓弧過渡處理。在外形上類似于科幻電影中的服務器刀片,還有科技紋路刻畫在其上。
ROG幻影STRIX ARION硬盤盒有兩個發光模塊,除了標志性的ROG LOGO以外,還有上端鏤空處的導光條也能點亮。
性能上,ROG幻影STRIX ARION硬盤盒能輕松達到1000MB/s以上成績,而且傳輸體驗穩定,可勝任游戲外置硬盤或者擴展空間用。
ROG幻影STRIX ARION硬盤盒支持2230、2242、2260、2280等各種SSD規格,最大支持容量可達2TB。不足之處,我想只有重量了吧,畢竟空盤達到了98g。
末尾嘮叨
以上內容就是我個人的推薦整理,都是實測體驗過的產品,沒有任何的云測,希望這篇內容能給您帶來一些參考,最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