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奶奶退休前是有著資深教學經驗的幼兒園園長,帶孩子特別有一套。
我家孩子很喜歡跑去他們家玩,因為這位奶奶經常會帶孩子們:“變廢為寶。”
用過的卷筒紙芯,地上的樹葉,都是孩子們的玩具。
尤其是現在秋天來了,孩子每天一放學就拉著我去撿樹葉,然后去和鄰居奶奶家的小孫女一起玩樹葉。
看到孩子們做的成品,真的有被驚艷到,太有意思了。
有個這樣的神仙婆婆,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鄰居奶奶說:“孩子們學東西的方式和大人有所不同,孩子們更適合在自然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你以為她在玩,其實她學到不少,對孩子的想象力和觀察力都特別有好處。”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孩子的嬰兒期(0-6歲),陪孩子玩耍和做手工是最重要的兩件事。”
幼兒園階段不是說不讓孩子學習,而是不建議讓孩子刷題、考試啥的。
而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學習。
鄰居奶奶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把寓教于樂運用得淋漓盡致,作為鄰居,我和孩子也跟著沾了不少光。
秋天氣溫逐漸下降,大自然開始變得五彩繽紛起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樹葉紛紛掉落,真是大自然的饋贈。
快帶孩子一起去“撿秋”,在秋色里和孩子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妙。
大自然:低成本的早教課堂
“撿秋”是一種戶外活動,也是一次低成本的自然美育課堂。
在拾撿的過程中,孩子可以通過樹葉認識顏色,區分形狀……
不用花錢的早教課就藏在大自然里。
通過葉子的顏色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夏天和秋天有什么不同。
認識樹葉紋路,通過樹葉辨認各種樹木。
通過樹葉凋零感受生命的變化,從發芽-成長-凋零,從出生-長大-老去。
正如《寂靜的春天》的作者雷切爾卡森所說:
“知識的重要性遠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種子,日后可以成為知識與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童年就是準備土壤的階段。”
對孩子而言,感受比知識更重要,當孩子低頭尋找,帶著某些“寶貝”滿載而歸,即使滿頭大汗,一身塵土,也抵不過孩子的笑容。
你會發現在山林曠野間,能讓你和孩子獲得久違的松弛感,帶孩子欣賞秋日美景,收集樹葉、堅果……開啟一場探索之旅。
撿秋:多種多樣的創意玩法
不需要去什么熱門景點,也不用買昂貴的教具。
帶上剪刀、雙面膠和卡紙,撿上心儀的樹葉、果實,就能玩出很多花樣,鍛煉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
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幅樹葉畫,月亮上的小王子,一棵樹,打傘的小女孩……
和孩子一起制作樹葉面具,獅子、孫悟空、狐貍……
和孩子一起做樹葉書簽,將樹葉夾在書本中壓平,然后用彩筆或貼紙進行裝飾,讓孩子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
和孩子一起制作樹葉花籃、花束、賀卡……
和孩子一起制作樹葉風鈴,用線把樹葉穿起來,掛在樹枝上或者房檐,風吹過傳來叮鈴鈴的聲音,多么動聽的聲音。
和孩子一起進行樹葉分類,根據顏色分類,根據形狀分類,根據大小分類,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分類歸納能力。
和孩子進行科學實驗,如觀察脈絡,樹葉沉浮實驗,樹葉變色實驗,樹葉標本制作。
撿秋是戶外自然探索活動,重要的是享受過程,讓孩子和自己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而成果是自然而然的。
不忘初心:尊重自然
帶孩子去感受秋的美好,去大自然探索,但不是去破壞大自然。
戶外活動時,也要注意保護環境,垃圾帶走或者扔垃圾桶。
撿葉子撿掉落的葉子即可,不要讓孩子去采摘、攀折未成熟的花朵和樹葉。
這個反而背離了自然養育的初衷。
戶外活動,安全是首要考慮,地點選擇很重要。
出行的同時要給孩子穿上合適的衣服和鞋子,記得防蚊蟲。
秋天,早晚溫差較大,如果去山間探索,那么要選擇好時機或者帶好外套。
抓住秋天,帶孩子玩起來,和大自然來一場浪漫的邂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