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游香山即事》
枯木
紅葉天清野菊黃,淡云寥廓草蒼蒼。
思鄉鴻雁一行去,覓食雀蟲幾處忙。
停箸長吟悲宋玉,舉杯側首老馮唐。
初冬殘照余暉里,佇立為誰在夕陽?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者,建始也,代表著冬季自此開始;“冬”者,終也,萬物收藏也。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等分為三,每五日為一“候”,立冬的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shèn)。”
其中一候二候好理解,三候的“雉”為羽毛鮮艷的野雞,“蜃”為傳說中的海怪,形似大蛤蜊或海中蛟龍。由于立冬后很少看到雉雞,因而古人認為變成蛟龍(《說文》:“蜃,雉入海化為蜃。”)。總之,立冬以后意味著結冰上凍,動物入蟄,天氣真正進入冬季。
在民間,經常有“四時八節”一說。四時為“春、夏、秋、冬”。“八節”則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自然節氣上的八節,一種是民間習俗上的祭祀節氣,所指各不相同。自然節氣的“八節”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現如今的祭祀八節中一般沒有立冬節。
然而在古代,立冬也是一個祭祀節日。《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可見在先秦時期立冬日還是比較重要郊祭大典,并且也是封賞功臣、賑濟孤寡的日子。
到了漢代,延續先秦傳統,立冬日依然是比較重要的節日。《后漢書.祭祀志中》記載:“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車旗服飾皆黑。”晉崔豹《古今注》記載:“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可見,漢晉時期,立冬日還是依然比較隆重的祭祀節日和授衣的日子。
到了唐宋以后,關于立冬郊祭的記載較少。然而在民間立冬之日祭祀獻供的習俗卻長盛不衰,并且保留下來,一直流傳到現在。在民間,立冬之日,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忙碌了大半年的人們,在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上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以及慶賀今年的豐收。
俗話說“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立冬是人們開始修身養息的節氣,然而人們不能像動物那樣冬眠,只好通過增加營養來補充體能,因而立冬之日習俗除了祭祀活動,大多為宴飲聚會,大快朵頤。
立冬范圍最廣的習俗,那就是食用餃子。尤其是北方,幾乎家家都在這一日吃水餃。人們認為吃了餃子可以避免耳朵受凍,這個和餃子的來歷有著很大關系。
在古代,一則天氣寒冷,再則沒有現代取暖工具,因而冬天非常難熬,不少人會因為天寒耳朵有凍瘡。而東漢時期有著“醫圣”之稱的醫學家張仲景,發明了餃子。不過當時叫“嬌耳”,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餃子在古代名稱較多,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而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叫法。在三國時期被稱作“月牙餛飩”。到了南北朝,餃子形狀和現在差不多,《顏氏家訓》就有“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因而被稱為“餛飩”、“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角兒”, 《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
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餃子在蒙古語中讀音類似于“匾食”,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扁食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水點心”等,并且有了在餃子中包銀錢以卜來年吉祥的習俗。清朝則稱為“餃子”、“扁食”、“水餃”等。而在當今,北方農村仍然把“扁食”和“餃子”混用。
立冬的習俗還有不少,正所謂十里風俗不相同。各地有各地的風俗,比如有的地方食用牛羊肉,有的地方食用雞鴨,然而大多目的都是祭祀祖先,慶賀豐收,增加營養,補充體能。
古代關于立冬的詩詞頗多,我們就擷拾其中幾首,有的筆者曾有專文評析,因而這里就不贅述,有興趣可以延伸閱讀筆者專欄詩詞賞析:
《寒苦謠》
【魏晉】夏侯湛
惟立冬之初夜,天慘懔以降寒。
霜皚皚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
草槭槭以疏葉,木蕭蕭以零殘。
松隕葉于翠條,竹摧柯于綠竿。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日贈張直夫》
【宋】呂本中
參差寒葉樹,林鳥獨依棲。
發變心同素,年遲日向西。
一水通晨夕,三山隔海溪。
尚憶魯儒席,南樓攜手齊。
《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宋】朱翌
黃菊一何好,持觴惟爾從。
名應稱晚秀,色豈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
霜威占清曉,直欲犯其鋒。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才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棱。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日作》
【元末明初】劉基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云氣漫成虹。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2019/11/8榆木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