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哪吒汽車,這家成立僅8年的新銳車企,2022年以15.21萬輛的年度交付量,一舉超越眾多競爭對手,登頂造車新勢力銷量榜首。
就在人們以為哪吒汽車即將騰飛之際,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數據卻浮出水面: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車累計虧損高達183.73億元。
甚至最近還被爆出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的消息,那么,這是真的嗎?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家新興車企在短短幾年間就從巔峰跌落谷底?
【財務困境】
2022年,哪吒汽車以15.21萬輛的年銷量登頂造車新勢力銷冠寶座,一時風光無兩。
就在人們以為這家年輕的車企即將騰飛之際,一系列財務數據卻如同一盆冷水,將這份熱度迅速降至冰點。
根據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連續三年處于巨額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高達183.73億元。
這個數字不僅令人咋舌,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何銷量節節攀升的哪吒汽車會陷入如此嚴重的財務困境?
事實上,哪吒汽車的經營模式存在致命缺陷,公司采取了“低價走量”的策略,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搶占市場份額。
這種策略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了可觀的銷量,卻也導致公司長期處于“越賣越賠”的困境,招股書顯示,哪吒汽車的經營現金流始終為負,這意味著公司的日常運營完全依賴外部融資來維持。
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從2021年76.2億元的融資凈額,到2023年僅有23.3億元,融資規模的急劇縮減無疑加劇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盡管哪吒汽車在今年4月與三家投資者簽署了《合眾汽車高質量發展聯合協議》,獲得了不少于50億元的資金支持,但這筆資金能否解決公司的燃眉之急仍是未知數。
今年10月,有自稱哪吒汽車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稱公司已經無法正常發放工資,還拖欠了供應商大量款項。
雖然公司隨后發布聲明稱只是部分延遲發放,但這無疑已經引發了市場對哪吒汽車財務狀況的廣泛擔憂。
更令人憂心的是,哪吒汽車的上市進程似乎也陷入了停滯,截至目前,其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請已接近失效期限,卻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發展軌跡】
2014年,在新能源汽車概念方興未艾之際,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悄然成立,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家默默無聞的公司會在短短幾年內成為行業的"黑馬"。
2018年,哪吒汽車品牌正式亮相,推出了首款車型哪吒N01,然而,初出茅廬的哪吒并未引起市場太多關注。
直到2019年,借著同名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度,哪吒汽車開始嶄露頭角,這次巧妙的營銷機會,為哪吒汽車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品牌曝光度。
隨后的兩年,哪吒汽車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20年,哪吒汽車的年銷量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五;2021年,更是一舉躍升至第四位。
哪吒汽車主打6-20萬元的價格區間,以高性價比贏得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網約車和公務用車市場,哪吒汽車憑借其低價優勢,迅速占據了一席之地。
2022年,哪吒汽車迎來了發展的巔峰,全年銷量達到15.21萬輛,一舉奪得新勢力車企銷量冠軍的寶座。
然而好景不長,進入2023年后,哪吒汽車的銷量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全年銷量同比下滑約16%,在新勢力的排名也迅速滑落至第五位。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下滑趨勢在2024年并未得到遏制,今年前三季度,哪吒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12.13%,僅完成全年目標的28.6%。
這種戲劇性的轉折,不禁讓人疑惑:是什么導致了哪吒汽車從巔峰到低谷的急轉直下?
究其原因,哪吒汽車的發展策略存在明顯缺陷,過度依賴低價否的策略,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了可觀的銷量,但也導致公司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難以持續投入研發和品牌建設。
其次,產品線規劃不夠清晰,哪吒汽車試圖通過推出中高端車型如哪吒S和哪吒GT來提升品牌形象,但這些車型在市場上的反響并不理想。
數據顯示,這些新車型的月銷量從最初的2000輛左右迅速下滑,到2024年8月,哪吒GT的銷量甚至跌至僅52輛。
此外,2023年,哪吒汽車的研發費用僅為22.6億元,遠低于蔚來、小鵬、理想等競爭對手,這種差距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無疑會導致產品競爭力的下降。
面對國內市場的困境,哪吒汽車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2023年,公司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出口量達到17019輛。
2024年上半年,哪吒汽車更是以1.78萬輛的出口量位居新勢力榜首,然而海外市場能成為哪吒汽車的救命稻草嗎?
【多重困境】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早期的藍海逐漸變成了紅海,傳統車企如比亞迪、上汽等紛紛轉型布局新能源領域,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雄厚的資金實力,迅速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特斯拉等國際巨頭的入局,更是將競爭推向白熱化,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哪吒汽車原本引以為傲的性價比優勢正在迅速消失。
比如比亞迪海豚等車型的推出,不僅在價格上與哪吒汽車形成直接競爭,在品牌認知度和產品質量上更是占據上風,這使得哪吒汽車在低端市場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
其次,哪吒汽車早期憑借低價策略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單純依靠低價已經難以吸引客戶,哪吒汽車在向中高端市場進軍時,卻遭遇了尷尬的局面。
以哪吒S和哪吒GT為例,這兩款瞄準中高端市場的車型,在市場反應上可以說是慘淡。
消費者普遍反饋,這些車型雖然外形設計不錯,但在配置和性能上與同價位的其他品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更為棘手的是,哪吒汽車在研發投入上的不足正在成為其發展的瓶頸,2023年,哪吒汽車的研發費用僅為22.6億元,與蔚來的134.3億元、理想的106億元相比,差距懸殊。
在技術創新日新月異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發投入不足意味著在未來的競爭中可能會落后于人,特別是在智能化、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哪吒汽車的表現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
面對國內市場的困境,2023年,公司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出口量達到17019輛,2024年上半年,更是以1.78萬輛的出口量位居新勢力榜首。
但海外市場并非沒有挑戰,不同國家的技術標準、認證要求以及貿易政策都可能成為障礙。
例如,歐盟最近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決定,就給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出海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外,人才流失和供應鏈不穩定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員工信心受挫,人才流失的情況日益嚴重。
特別是在研發、市場等關鍵崗位上的人才流失,可能會對公司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同時,由于拖欠供應商款項,哪吒汽車的供應鏈穩定性也受到了威脅。
一旦核心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和交付能力。
【結語】
或許,哪吒汽車還沒有到了要徹底“死亡”的地步,還有很大的希望能夠起死回生。
不過要實現真正的“起死回生”,哪吒汽車需要在產品、品牌、運營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
這將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公司管理層的智慧和決心,以及員工、投資者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參考信源】
正觀新聞--全球首家!比亞迪宣布停產燃油車--2022-04-03
新浪財經--被曝降薪、裁員!周鴻祎投資的哪吒汽車,被追討貨款!2024-11-07
新浪財經--哪吒汽車否認裁員70%,三年虧損超180億,供應商討要4800多萬價款
2024-11-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