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速遞不參與餐廳評級*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似乎刮起一陣“窯烤面包”的熱風。城市里的窯烤面包,新奇又難得,著實讓人眼饞。
直到某一天,尋到這家開在東坪山上的新店——廈門也有窯烤面包了?!
最近的秋日好光景,正適合去山上放放風,更要緊的是,終于能吃到新鮮窯烤的面包了!
喜愛面包的朋友,一定對傳統的窯烤面包有種天然的向往。
磚石砌就的窯爐、用作燃料的果木柴火、天然發酵的面團, 種種回歸傳統的元素,讓食材的原始風味得以保留。
拋卻一切繁復的面包,也擁有著最樸實的生命力。
走進馥面包的老宅,撲面而來的,便是這樣自然簡樸的氣息。
從老宅的翻修、擺件的選擇,到招牌的設計,各處都保留著原木元素,滿是時間沉淀的質樸意味。
馥的logo,出自一位70歲的村民大爺之手。
并不會寫字的大爺一筆一劃畫出的字跡,柔軟而踏實,讓人油然生出一股親切。
店里最惹眼的,還是新造的巨大窯爐,爐門也很是好看。
與日常的烤箱烘焙不同,窯烤面包使用的是精心砌就的磚石面包窯。
(窯烤面包小貼士:窯爐能夠將溫度瞬間升至300-500℃,這也保證了面包烘烤過程極致鎖水,達成外脆里糯的口感。)
△給肉桂卷刷油中
用傳統的手法發酵、整形,再將面包送入爐中,制作窯烤面包的過程,足夠治愈每一個面包腦袋。 (一切的前提是得先忍受烤制時的高溫)
一盤盤新鮮出爐的窯烤面包, 果木與小麥交織的香氣綿延不斷, 著實勾人。
來時已有兩爐經典款出爐,據說也是店里賣得最好的兩款。
窯烤面包最迷人的,便是 外皮松脆、內里柔軟 的極致口感。
這只洛代夫,外表烤至焦脆,剖開內里,面包體呈現出天然的紫色, 吃起來也頗為水潤, 帶著微微的嚼勁。
黑醋栗的迷人酸香與蔓越莓、無花果的甜香,互補得恰到好處,是有層次的風味。
果汁感更為豐富的,是這只水潤果汁酸面包。
葡萄、藍莓、蔓越莓、芒果、草莓,多達5種果丁的加入, 糅合出豐富的酸甜感, 味覺跳躍起舞,心情跟著變得明亮。 (但如果是不喜歡過多加料的胖友可以pass這款)
扎實的恰巴塔, 口感純粹, 梅干菜的加入,也讓面包多了一絲回味。
但來的時間有些不趕巧,面包體涼了之后失掉了一些口感,若是趁熱吃,應該不錯。
換座的空檔,里頭又有幾疊新的面包出爐,好不容易上山一趟,自然要再多嘗幾只,剛出爐的味道,可不是次次都能吃上的!
也不知道為何遺漏了店里大熱的肉桂卷,或許是一時被閩南特色的貢糖花生奪去了注意。
貢糖花生碎與布里歐修的搭配, 極具穿透力的糖油攻擊, 讓人很難抵擋。 (據后來吃到肉桂卷的同事報告,肉桂卷也同樣好吃噢!)
窯爐烘烤出來的海鹽卷,外皮似乎更有韌勁了。
原味的海鹽卷,可以嘗到最純粹的黃油香氣,但依然最喜歡黑松露口味, 越嚼越香的馥郁滋味, 很難不愛。還有本地限定的古龍肉醬口味, 咸鮮微甜, 嘗個鮮不錯。
店里也有供應簡單的咖啡與汽水飲品,但對比張力十足的面包,飲品就稍顯欠缺了。
幾款出品都較為常規,性價比不高,因而不作特別推薦啦。(還是去吃包吧!)
來山上吃包,頗有一種出門野餐的自在舒服。若是哪日想上山放個風時,不妨前來試試。
Tips:
①面包每日十點左右開始烘烤,一般下午兩、三點時出品較全,如果想吃到更多品類,可以下午時前往;
②可乘公交「東坪山客運專線」前往, 自駕可定位「村口大叔」,對面就是停車場;
③面包提供外送服務,也可聯系店家寄送噢!
馥面包?窯烤面包?
營業時間: 09:30-20:00
門店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東坪山社54號(村口大叔旁20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