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德躺在病榻之上,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兄弟、將士、國家、天下,一切的理想終將成為泡影。全都結束了,漢室復興,再無責任于他劉備。他的眼前一片漆黑,耳邊的哭聲越來越微弱。身體仿佛被無形的大手抓住,愈發覺得下沉,一代英靈的魂魄即將遁于虛無之地。
少頃,劉備頓覺天旋地轉,如一腳蹬空落入萬丈深淵,他用盡了自己全身的力氣,試圖做困獸之斗。須臾之間,一股亮光刺進眼來,劉備恍然而起,這才發覺自己躺在床上,身上已驚出一身冷汗。再看自己身旁爐中的那炷香,才落了不過半柱。
水鏡先生司馬徽依舊坐在席上,捻著白胡須,笑瞇瞇地看著臥榻之上的劉備。劉備揉揉眼睛,翻身下床。
“醒了?”司馬徽問道。
“醒了,先生。”
“可有夢否?”
“確有一夢。”
“那么,”司馬徽頓了一下,“這夢做得如何?”
“著實玄妙。”劉備清了一清嗓子,“在下不才,敢問先生,先生施的究竟是何等法術?備這一夢,竟夢到了往后余生。”
司馬徽沒有直接回答劉備,他又發問道“夢到了什么?”
“很多,這夢甚長。備夢到先生向我推薦“臥龍”孔明,遂三顧南陽諸葛孔明先生于草廬之中。劉表亡故,其帳下蔡瑁有貳臣之心,將荊州拱手奉予曹操。備一路顛沛流離,帶著流民百姓,被曹兵打的丟妻棄子,幸得二弟三弟和子龍護佑,我們逃出了重圍。”
“對了先生,”劉備猛然想起,“我二弟三弟何在,他們可有失否?”
司馬徽扭了扭頭,將目光瞥向窗外,“云長翼德正于門前喂馬,使君不必憂心,二位平安無事。”劉備這才松了一口氣,“那勞煩使君,繼續往下說吧。”
“及至赤壁之戰,備聯吳抗曹,與孫權大破曹軍,遂與孫權二分荊州。張松獻圖,言蜀中劉璋暗弱,雖同為漢室宗親,但卻早晚有投曹之意。備遂進軍益州,留二弟云長守荊州,以水計打破曹軍于樊襄,威震華夏。全軍將士苦戰三年,蜀中大定,逢西涼馬孟起來投,冊封關、張、趙、馬、黃為‘五虎上將’,備自任漢中王,后聽取軍師的意見,備稱帝以保全漢室血脈,三分天下遂有其一。”說完,劉備遲疑了片刻。
“后來呢?”司馬徽問道。
“備想之簡矣甚,竟認為漢室中興,假以時日,必能唾手可得!”劉備重捶了一下桌子,不無悲憤地說道。
劉備的眼神逐漸失焦,表情變得有些復雜。“備自忖以德待人,然漢祚將終,天命難違。二弟云長被小人算計,里通外合,失了荊州,敗走麥城;三弟翼德也被自己的脾性所害,得罪了軍士,在帳中遇刺。痛失二位義弟,備悲憤交加,一時暴怒,失了理智,興全國之兵伐吳,不料卻兵敗夷陵,終病逝白帝城。”
“備方大夢初醒,再一恍惚,便又回到先生這里。驚覺這蒼茫一生,不過是虛驚一場。”
司馬徽起身,為劉備倒茶,壺中的水流傾瀉而下,驟然,茶香撲鼻,杯中茶色潤澤,剔透見底。劉備低頭看向杯中,自己的倒影在茶杯中浮現。
“玄德公,”司馬徽的神色變得嚴肅,“我必須要告訴你一件天機。”
“先生請講。”
“我想憑使君之才智,也應猜到大半。在下確實是施了些不入流的小法術,方才使君所言之夢,確如玄德未來之人生。”
劉備并無驚詫之色,只是低頭看了一眼杯中的茶。風從窗外吹來,杯中茶水微蕩,就像是在劉備的倒影上起了一層漣漪,茶上的倒影霎時變得模糊不清。
看來正如司馬徽所想,劉備在醒時便已經發現,此夢非夢。
“我再告訴使君一事,實不相瞞,使君身前的清茶,也另有玄機。” 司馬徽指向茶杯。“使君如若飲下這杯茶,過不了多久,今天之事你會忘得一干二凈,你的記憶里只會留存下我向使君推薦諸葛孔明之景象。”
“如若我不飲呢。”劉備問道。
司馬徽哈哈大笑,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我早就料到使君入夢后會產生厭惡塵世的退隱之心,使君如若不飲這茶,便是認同與吾一同歸隱山林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之命運,自由上天定奪。漢家的國祚已經終了,使君出山與不出山,以一人之力,而阻天理運行之道,又能改變得了什么呢?無非是讓那曹家早幾年一統天下罷了。”
見劉備微微點頭,司馬徽又趕忙言道“吾實在是不忍心讓使君蹉跎人生。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其中滋味,使君盡已嘗之。使君雖能位及人君,繼承漢統,實現一方霸業。然就算如此,云長翼德相繼殞命,兄弟皆失。人生,不過一夢耳,使君如若下定決心,可攜云長翼德一同歸隱,縱情山野,好不自在。百年之后,我等皆是一捧黃土,何苦再追求世間這無意義之事呢?”
劉備不語,只是靜靜地與司馬徽對視。片刻之后,劉備終于開口。
“先生可知,我們兄弟三人為何桃園結義,聚集鄉勇,共拒黃巾?”
“在下不知。”
“先生可知,我為何同十八路諸侯起兵討董?”
“在下不知。”
“先生可知,我為何于孔北海困圍黃巾之時,伸出援手?”
“在下不知。”
“那先生可知,我為何答應陶謙做徐州牧,接下這個燙手山芋?”
“在下不知。”
“我兄弟三人投軍報國,卻被督郵索賄;共討董卓,無恩無惠;營救孔融,卻失平原;做徐州牧,得罪曹賊。備所干的這些事情,無一有利于招兵攬將、稱王稱霸,然備堅信,有一種東西重于備個人的利益,正是這種東西支持著備屢敗屢戰,先生可知這是何物?”
“在下實不知,望使君語諸。”司馬徽有些急迫。
“在先生眼里,備草莽半生,或許是在蹉跎年華。備并不在意到底是做天下君王或是一方小吏,榮華富貴或是一貧如洗,備只在乎愿跟隨我一起追尋此物的兄弟、將士和百姓們。”
劉備拿起茶杯,一飲而盡,隨即濡濕手指,在桌上只“倏倏”幾下,便起身告辭,“感謝先生賜教,備感激涕零。”說完,便推門揚長而去。
司馬徽連忙挺起身來,想看清劉備寫的是什么,只見桌上赫然一字:
“仁”。
作者:賈瑀恒(中國政法大學經濟系2301班)
關鍵詞:責任編輯:邢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