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DoNews爆料,從東風日產內部消息人士處獲悉,英菲尼迪品牌或將退出國產,東風日產將不再生產英菲尼迪品牌車型。接下來,英菲尼迪或將由日產中國全權接手,重新變成純進口品牌。進入東風日產2年后,英菲尼迪已成為東風日產的“包袱”?
汽車行業無風不起浪,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各個車企都在加緊布局,整合優勢產。吉利集團旗下極氪和領克將整合,比亞迪也傳出了收購造車新勢力的傳言,其他車企都在緊鑼密鼓的行動。
作為日產旗下的高端品牌, 2010年7月英菲尼迪中國成立,開啟國產化的進程;2014年9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按50∶50股比共同設立東風英菲尼迪,一度立下10萬輛的小目標。
國產之后,東風英菲尼迪迎來了一個發展小高潮,2017年銷量達到了4.8萬輛,然而這不到5萬輛的高光時刻,只是曇花一現后逐年下滑,在二線豪華品牌中逐漸掉隊。到2020年時,銷量下滑到了2.5萬輛。
到了2022年1月,東風汽車有限公司(DFL)宣布將東風英菲尼迪(DFI)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DFN)的管理體系,與日產和啟辰品牌一起,英菲尼迪將成為DFN的第三個品牌。
進入東風日產渠道之后,東風日產的產品線擴展到8萬-60萬元之間,幾乎可以覆蓋到90%的市場。同時,英菲尼迪導入了全新QX60(參數丨圖片),試圖在豪華車市場有所作為。事與愿違,2023年,英菲尼迪全年累計銷量僅5824輛,今年前10個月銷量還不到2000輛。
此前,業內多次傳出英菲尼迪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英菲尼迪事業總部副總部長王保軍曾對流言進行回應。而此次流言傳出的背景正是,與王保軍成為東風日產啟辰事業總部總部長有關。
王保軍調任啟辰后,東風日產英菲尼迪事業部的相關員工,或是尋求內部轉崗,或是在尋找外部機會。從本屆廣州車展一些專訪可以看到,對于王保軍的介紹是東風日產啟辰事業總部總部長、英菲尼迪事業總部副總部長。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王保軍表示“英菲尼迪深耕中國不動搖,將持續投入,用好產品及好服務豐富用戶的用車生活。”今年北京車展上,英菲尼迪推出了全新純電動概念車Vision Qe,宣布在華開啟電動化轉型,本次廣州車展推出了QX60共創概念版。
從最近的動作來看,英菲尼迪并不像是要束手就擒,放棄中國市場。王保軍在擔任啟辰事業總部總部長同時還兼任英菲尼迪事業總部副總部長,當然不排除兼任只是權宜之計。可以預見的是,英菲尼迪在電動化上短期內很難有所作為。
今年10月份,東風日產(包括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銷量為57,323輛,東風集團的產銷快報實際銷量為5.67萬輛,同比下滑高達25.1%。總銷量嚴重縮水,跌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東風日產全面承壓,當家花旦軒逸銷量達到31942 輛,但只有巔峰時期的一半。天籟銷量僅7709輛,同比下跌了24%。逍客的銷量只有8167 輛,同比下跌了39.76%,東風日產各車型都面臨的巨大壓力,英菲尼迪反而成了一個束縛。
有著三十多年歷史的英菲尼迪,在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顯得力有不逮。進入中國市場晚,又遇到了電動車快速發展的大變局,英菲尼迪顯得動作慢,車型少,很難吸引消費者關注。再加上,東風日產也是自身難保,此時甩掉英菲尼迪這個“包袱”,有利于輕裝上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