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眾所周知,如今太空中只有兩個還在運行的空間站,一個是國際空間站一個就是我國的“天宮”空間站,這兩大空間站孰強孰弱一直是各路網友關注的重點。
據相關報道,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曾在一次任務中同時容納了13名宇航員同時工作,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至今為止最多卻只容納過6名宇航員同時工作,兩者懸殊的人數差距十分明顯,難道真的是我國技不如人?
“天宮”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容納13名宇航員同時工作
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起始于1998年,當時以包含美俄在內的十六個國家航天局共同參與建造,整個項目耗資巨大,它不僅僅是十六國科技的合作的產物,更是一座巨大的科研實驗平臺。
在此建造背景下,國際空間站便需要能夠同時滿足多個國家的試驗需求,因此國際空間站在建設時就考慮到了對相關模塊和接口的擴展性與兼容性。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的設計目標是使其能夠進行多種基礎的科學實驗和技術測試等宇宙觀測實驗,而為了能夠同時滿足多個國家的共同實驗,國際空間不得不建造多個實驗艙段并且還配備了足夠多的接口,以此來滿足各國的需求。
這一設計理念也使得國際空間站具備著同時與多艘航天器對接的能力,多國的航天器都能夠同時停靠在國際空間站,正因如此,國際空間站才會出現一次最多容納13名宇航員的尷尬局面。
信息來源:新華網2012-06-12《國際空間站首次容納13名宇航員同時工作》
之所以會將如此記錄形容為尷尬,那是因為這早已遠遠超出了國際空間在設定時的人數,在設計時,設定的國際空間站的常駐人員人數為6到7人,超出這個數字后就對國際空間站的資源配比造成很大的壓力。
國際空間站
因此當初國際空間站容納13名宇航員只是一種被迫形成的短期狀態,當時的13人中有部分宇航員需要將睡袋掛在墻上來騰出空間,同時空間站中的補給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便是國際空間站在建造時的國際合作復雜性導致的,雖然國際空間站的設計更加的靈活,但是卻也使得國際空間站在管理和協調上變得極其困難。
國際空間站
“天宮”空間站容納6名宇航員
與國際空間站的復雜建造背景相比,我國的“天宮”就簡單的多,“天宮”空間站完全由我國獨立設計并且建造而來,因此在管理方面就顯得格外的高效。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而來的空間站,其設計思路也完全按照我國自身的科研需求和技術實驗需求而來并沒有那么多的實驗艙段,因此便節省下來了大量的空間。
信息來源:光明網2024-11-04《太空“豪宅”!揭秘中國空間站的非凡性能→》
“天宮”空間站的基本構型為“T”字形,由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目前作為核心艙的“天和”主要負責提供宇航員生活保障和操作平臺,而“問天”和“夢天”兩大實驗艙則用于進行科研實驗、
在人員容納方面,“天宮”空間站的常規人員設計為3人,并且具備在人員交接時短期容納6人的空間配備,這樣的人員配備不僅充分考慮到了資源分配與空間利用的平衡,更是能夠長期任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天宮”空間站
在對接接口方面,與國際空間站相比,“天宮”空間站并沒有采用大規模的多對接設計,但這并不是我國技術能力的不足,而是因為我國并不需要這么多,我國對空間站的接口需求并不需要達到國際空間站那樣龐大。
不僅如此,我國的“天宮”空間站還具備著機械臂,宇航員在機械臂的幫助下能夠完成較為復雜的操作活動,并且如今我國空間站中宇航員的活動空間甚至達到了110立方米。
“”天宮空間站
容納人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單從人數上看,國際空間站曾在短期內容納過13名宇航員,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的容納人數卻只有6人,似乎我國的空間站遠遠不如國際空間站,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空間站的人口容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需要考慮到很多的綜合因素,例如資源的管理,安全的保障,以及相關的科研需求和長期的戰略目標。
空間站
雖然國際空間的多國合作模式為其提供了強大的靈活性和兼容能力,但這也使得國際空間站的設計模式較為復雜,這種復雜的設計模式下需要高昂的維護成本,據了解國際空間站的年均運行費用甚至大約需要30億美元。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2014-01-10《美國延長國際空間站壽命至2024年 每年耗資30億美元》
相比之下,我國的“天宮”就節省得多,其精簡設計不僅降低了建造和維護成本,還提高了運營效率。
不僅如此,我國的“天宮”空間站還可以根據需求來進行擴展,由“T”字形結構擴展成“十”字形結構,從而進一步增加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的活動空間。
小結
因此“天宮”空間站的容納人數不如國際空間并不代表我國的技術能力不如他們,無論是國際空間站還是“天宮”空間站,其設計理念和容納能力都反映出了各自不同的戰略考量。
并且我國還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擁有獨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的國家,想必隨著我國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空間站的功能和容量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信息來源
新華網2012-06-12《國際空間站首次容納13名宇航員同時工作》
光明網2024-11-04《太空“豪宅”!揭秘中國空間站的非凡性能→》
中國新聞網2014-01-10《美國延長國際空間站壽命至2024年 每年耗資30億美元》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