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根據金地發布的前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1到9月,金地實現營業收入410.03億元,同比下降21.59%,歸母凈利潤為-34.1億元。
昔日房地產行業的輝煌黃金時期,業界曾盛傳“招保萬金”的佳話。
1998年,金地集團在深圳應運而生,同年,凌克出任董事長,引領公司步入飛速發展的軌道。
在穩固深圳市場的基礎上,凌克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揮師北上。2000年,金地成功拿下北京郎家園地區一塊七萬多平方米的土地,標志著其全國布局的序幕正式拉開,成為粵派房企中的先行者。
那些年,在金地的發展歷程中,盡管偶有步伐錯亂之時,但總體來看,公司始終保持著穩健前行的態勢。
在房地產行業的狂飆突進中,金地一直在立的人設是內斂、穩健的理科生形象,而“平衡術”曾經是金科外宣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如凌克所言:“我們始終堅持規模和效益平衡,不希望在哪個方面過于激進”。
然而,在追求規模的道路上,金地也難以保持定力,一改其一直追求的理性氣質,作風相當激進。
當對千億俱樂部還是很多房企奮斗的目標之際,在2016年金地就成功躋身千億房企行列,此后更是勢如破竹,2019年銷售額便突破了2000億大關。
不過,那些年在追求規模與效益的同時,金地并未因此忽視潛在的風險。
凌克曾經說過,“長期以來,金地集團總資產負債率在70%左右,扣除預收賬款后的實際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凈資產負債率在30%到60%之間,不能把負債率抬的太高,太高的話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凌克說。
相較于彼時行業平均93%的凈負債率,金地持續把負債規??刂圃谙鄬侠矸秶詢取?/p>
在行業初現下滑態勢,已有房企暴雷的時候,金地仍舊蓬勃向上,生機一片。
2021年的上半年,金地實現簽約金額1,628億,沖進了克而瑞房企銷售榜單的第十名。銷售前十的房企中,大多房企的增速在30%以下,而金地同比大增60%。
但是,為了沖到銷售榜的前列,金地一貫重視的利潤與規模之間的平衡開始被打破。
凌克判斷,“合作開發為目前行業發展的趨勢,合作方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公司將合理選擇合作方,努力發揮協同優勢?!?/p>
所以,在銷售上規模和快速完成規模擴張和城市布局的同時,金地祭出了降低權益比例的大招,造成銷售金額與利潤增長及其盈利能力之間的背離。
盡管銷售數據在增加,但在2021年和2022年,金地連續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到了2023年,營收和凈利則雙雙下滑。
到今年前三季度報出爐的時候,金地的凈利潤同比降幅已經達到5978.05%。
凌克說過,“在公司的經營上,我們追求業務規模的不斷壯大,但不唯規模。講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平衡,講求利潤與規模的平衡,講究效益與責任的平衡”。
華南和東南大區的多個城市公司相繼進行了優化調整,合并裁撤了一些公司,免去了一些總經理的職位。至于一些普通員工的命運,可想而知。
也難怪,看看負債,恐怕就能明白金地為什么不得不這么做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地總負債為2236.66億元。
而且,雖然自2023年6月開始,金地就未在公開市場獲取土地,但其存貨仍超千億。截至2024年9月30日,其存貨為1096.44億元。
過多的存貨占用了大量資金,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以及未來的銷售潛力,讓金地不得不想方設法從別的地方降低成本。
這種失衡不僅體現在利潤與規模上,也同時體現在效益與責任上。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經歷了房地產市場的起起伏伏,追憶這些年走過的路,金地會不會百感交集地感嘆一句:少年子弟江湖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