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又404了,今天這篇涉及一家頗有“實力”的房企,為“保命”暫且以字母代稱。
A房企發跡于南粵大地,前些年發展很迅猛,去年突然剝離了地產開發業務。
B房企,根植于華東沃土,其老板前些年因驚天丑聞鋃鐺入獄,企業一度風雨飄搖。
時間撥回2017年,那是樓市最瘋狂的"黃金時代",房企們恨不得把地圖都插滿自家旗子。
這一年,A、B兩家房企幾乎腳前腳后,同時將目光投向了西南重鎮——成都。
彼時的A房企銷售額突破500億,總裁更是定了個小目標:2020年進入“千億俱樂部"。
2017年底,A房企在成都青白江區拿下一宗地塊。或許是出于分攤風險或資源整合的考慮,不久后,A房企拉來了B房企入伙,為此出讓了項目公司30%的股權。
一紙合作協議,將兩家暫時綁上了同一艘船。
青白江區是成都的北大門,從市中心的地標天府廣場出發,驅車駛上城北高速,再轉京昆高速,至青白江收費站駛出,這41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耗費近一個小時。
作為成都老牌工業基地,人口不足50萬的青白江,是全市人口最少的區縣,在樓市版圖上,長期扮演著“價格洼地”的角色。
2018年5月15日,成都祭出史上最嚴限購令:限購對象從個人升級為家庭,新落戶得交12個月社保才能買房,外地父母掛靠落戶不算獨立家庭,每家每次只能搖一個盤。
青白江區,也未能幸免,被納入了限購版圖。本就依賴價格優勢吸引外溢客戶的青白江樓市,遭遇政策重拳,行情瞬間急轉直下,寒意逼人。
2018年7月,在限購高壓的窒息氛圍中,A、B合作的項目頂著壓力開盤。首推208套住宅,祭出了“前100名客戶免費送車位”的促銷大招。
結果慘不忍睹——只有36組客戶通過審核。
慘淡的開局,不僅讓雙方措手不及,更為日后合作關系的破裂,埋下了一顆尖銳的種子。
此后數年,中國樓市步入深度調整期,民營房企哀鴻遍野,A、B兩家亦難獨善其身。
B房企老板身陷囹圄,少帥倉促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猛踩剎車,收縮戰線。A房企同樣被行業下行拖累,最終在2024年將地產業務從上市公司剝離。
曾經的"最佳拍檔"逐漸從"互懟冤家"變成"互相甩鍋",矛盾在今年2月徹底爆發。
導火索是付款審批權之爭。
B房企憤然舉報:A房企在未與其溝通、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在其內部系統發起了多筆工程款支付審批。更要命的是,該付款系統竟設置了“24小時不操作即自動通過”的霸王條款!
這意味著,如果B房企未能及時發現審批流,錢款就會在“靜默”中被支付出去。
B房企立刻找到A房企交涉,強烈要求暫停所有付款流程,待項目最終結算時再一并處理。
但A房企斷然拒絕。并通過技術系統升級調整,完全繞過了B房企的審批節點,強行推動多筆款項支付成功。
B房企急了:"我是小股東沒錯,但付款得雙方一起決策啊!這操作跟剝奪我審批權有啥區別?"
更讓他們起疑的是,營銷費用收款方里藏著A房企關聯公司,懷疑有"利益輸送"。
按合作協議,營銷費用超支得A房企兜底,可到2025年3月,費用早超了上限,B房企要求返投,A房企倒打一耙:"數據有誤差,不認!"
疑慮一旦滋生,便迅速蔓延。
B房企開始懷疑項目資金使用存在嚴重違規,強烈要求引入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項目開展專項審計,矛頭直指營銷費用支出和工程付款的真實流向。
對于審計要求,A房企的回應是:“項目處于施工關鍵期,事務繁忙,無暇他顧”。
這徹底點燃了B房企的怒火,矛盾也持續升級,今年6月,在當地法院的組織下雙方就審計事宜進行調解,并達成一致:
選定審計機構,月底進場!
眼看真相即將揭開,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就在審計機構進駐前的一個周末,A房企突然在系統中集中發起了多筆大額付款申請,總計金額近千萬之巨!
B房企警覺發現后,火速向項目資金托管銀行發出緊急風險提示函,申明這些付款未經雙方同意,懇請銀行暫停支付。
但A房企棋高一著,利用其與銀行建立的“銀企直連”系統通道,完全繞過了銀行的人工審核環節,錢"唰"地轉走了。
經B房企追查,這筆巨額資金最終流向了3家企業:
其中兩家是A房企母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另一家則由A房企前高管持股。
B房企痛心疾首地指出:這筆錢本是項目后續施工和支付農民工工資的關鍵資金!被劃走后,項目已瀕臨停工邊緣!
資金去向成謎,項目文件更是疑竇叢生。
B房企在核查中,竟翻出一份從未見過的《債權轉讓協議》,上面赫然蓋著項目公司公章!
協議內容是將項目公司對某材料供應商的500萬債權,轉讓給了A房企的關聯公司。
B房企立即報警,在警方的見證下,雙方檢查存放項目公章的保險柜,發現存放公章的保險柜鎖被暴力撬壞,監控還被刻意遮擋。
要知道,合作項目公章、執照這些寶貝,向來是雙方共管,得兩人一起才能開。
B房企當場拍桌:"A房企為了補資金轉移漏洞,連撬保險柜盜公章都干出來了!"
至此,"兄弟情"碎成渣,B房企把A房企告上法庭,罪名包括商業違約、職務侵占、非法轉移資金、故意毀壞財物,要求還錢加賠損失。
這些年地產圈"搶公章"戲碼沒少演,融創和中融信托互撕,石榴集團創始人搶公章,廈門國際信托和正榮、中梁為公章"掰手腕",還有李國慶把公章別褲腰上招搖過市。
都2025年了,商戰的方式居然還是這么樸實無華。
聲明、聲明、再三聲明:文章A、B房企請勿對號入座!!!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