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最近很多讀者說,子木聊房的文章,不夠深刻和犀利。
主要是最近被刪的太多了,上一篇也沒了,所以得低調幾天,避避風頭,否則這個號就危險了。
問了朋友,大概是被盯上了,只要流量超過10W+,就要預警審核,而我又不愿意藏著掖著。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小號,「子說一點」,影響力小一些,基本都能寫。
最近全網“經濟學”這三個字很火,很多讀者后臺留言,讓我也講講這塊,其實前段時間,我已經在星球開篇更新了系列文章,今天就把星球的部分內容更新于此,這篇純干貨基本沒啥風險,先養養號。
全文5398字,以下為主要內容:
經濟學是我日常主要研究內容,它是一門深刻的學問,可以說,一些現象都可以被經濟學所解釋,一些現象的基礎又源于經濟學。
而普通人能學會它,既可以在人生中活得更通透,也可以在認知上有卓越的提升,尤其會領悟生財之道,這個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想得到的技巧。
曾經我研究過全球大多數經濟學的流派和論著。
比如古典經濟學的《國富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等。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純粹經濟學要義》、《經濟學原理》等。凱恩斯主義學派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貨幣主義學派的《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美國貨幣史(1860 - 1960)》。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學》;供給學派的《供給學派的經濟分析》;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經濟學原理》;奧地利學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人的行動》《通往奴役之路》等等。?
大家看到這些書,肯定懵了,難道學習經濟學要讀這么多書嗎?
別著急。
其實當初研究了一圈全球各大流派的經濟學后,我的腦子比較混亂,因為各個流派之間的觀點有時候是對立的,而且根本沒有現象去解釋它的合理性。
而我又在追求卓越的經濟學思維,就好比金庸小說里,我一直在尋找最高階的武功。卻總是求而不得,這時候往往會走火入魔。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那是一個深夜,我坐在臺燈下,夜深人靜,偶然翻開了《易經》,竟然發現,易經的很多學問,就是經濟學的本質含義……
沒錯,是易經,我頓時汗流浹背,原來從伏羲開始,他就已經在為華夏民族解讀經濟學的底層奧義,只不過我們被西方的后來文化影響了思維,被一些高大上看起來深奧的詞匯蒙住了雙眼。
對啊,當西方1600年,還在堅持神造論,把意大利哲學家布魯諾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時,我們的老祖宗伏羲在7000多年前,就用八卦推理出,這只是自然現象和宇宙規律的一個細節。
那時候他早開始通過夜觀天象,給人們做天氣預報了。而西方在很多很多年后才發明了天文學。這足以證明華夏人的智慧是引領全地域、全生物種的存在。
在我日夜研究《易經》后的幾年,終于一層層解開了心中的所有謎團,最后確定,我們根本不需要西方的經濟學思維,老祖宗留下的這本秘籍,才是經濟學的最高階武功秘籍。
然后我又研究孔子和儒學和老子的道學,然后把這套邏輯,應用于樓市和股市的判斷,基本精確性達到80%以上,又通過幾年時間的不斷論證,終于形成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經濟學邏輯。
那么接下來我也將斗膽開辟先河,結合老祖宗留下的國學大作《易經》,來解讀我們身邊的經濟學,從小白到高手,一本以形成。
今天講一講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周期。這也是理解經濟運營規律的核心要義。我們來看易經: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其中兩儀就是陰陽,陰代表著諸如黑暗、寒冷、柔軟、內斂、消極等特性;陽則代表著光明、炎熱、剛硬、外放、積極等特性。
陰陽二者相互對立,如白晝與黑夜、春夏與秋冬等,彼此界限分明。但同時它們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沒有陰就無所謂陽,反之亦然,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陰可轉化為陽,陽也能轉化為陰,這種陰陽的動態平衡和相互作用,是推動世間萬物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
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最終合二為一就是太極。所以陰陽進一步解釋了,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吉兇扭轉的宇宙規律。
在經濟學有一句名言,經濟衰退的唯一原因是繁榮。
其實陰陽對應著經濟學中存在的四個周期,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而且四個階段組成一個周期,為一個輪回。
任何個人、社會、國家、世界,都脫離不了輪回,脫離不了陰陽學說。其實這是一種內在的潛意識設定。
比如美國2008年,是何等的繁榮,結果突然間崩塌,盛極而衰,引發全球金融風暴。比如新中國在76年倒退了10年后,經濟疲軟無力,而終于在1978年出現否極泰來。
很多人說,這不都是人在主導嗎?如果美國當初不是缺乏對金融的監管,也不至于出現危機,如果當初不是鄧公提出“改革開放”,中國經濟也不會否極泰來。
沒錯,就是人在主導的。
經濟學并不是一臺無情的機器,而背后其實主要是人的行為和思想在起作用,人的思維主導了政策,政策影響了市場,市場出現反饋,又在影響人,這是一個閉環。
為什么美國會出現經濟危機呢?
人性。
一生二,而生三,三生萬物。
一個人的人性代表了一個行為,兩個代表兩個行為,當千千萬萬的人性一起發揮作用,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推力,達到改變歷史的作用,就會促發周期的輪轉。
當初美國其實很多金融機構都知道,問題很嚴重,讓窮人貸款買房是不健康的,垃圾貸打包成優質資產,也不對,但大家都想賺錢,人性的欲望無法遏制,機構已經停不下來了,只能隨著車輪滾滾向前,直到滅亡。
大量人口的集體人性的失控,決定了經濟學意義上的災難。
當初我成功預測了國內爛尾樓災難,和p2p暴雷和基金暴雷災難,救了不少人。
為什么當年爛尾樓會大面積爆雷?
因為當初打壓房地產,甚至用了銀行停貸的這種嚴重違反市場規律的舉措,造成了樓市的大腦休克。而且動用了三道紅線這種不計后果的措施。
那時候正是所有大型開發商的擴張時刻,熱火朝天,突然房子賣不出去了,怎么辦?只能拆東墻補西墻。
結果都補不住了,房子工程款都沒了,房子不爛尾等啥。
還有P2P和基金暴雷,那時候這些高利息的理財產品,底層邏輯都是房地產,因為整個市場上唯有房地產能支付得起如此高的利息。
房地產倒下,附庸在上面的所有空中樓閣都要倒下。
前些年炒房嚴重,房價泡沫歷史最高,肯定會盛極而衰,但我們在順勢而為的時候,用了最錯誤的一刀切方法,直接把房地產打到了ICU,這是不對的。
《易經》乾卦九三爻辭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這句話是說君子整日勤奮努力,到了晚上還保持警惕,不沖動、不極端、不情緒化,如此即使遇到危險也能無咎。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意思是,想要治理天下卻用強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天下是神圣的東西,不能憑主觀意愿去強行改變它,也不能將它據為己有。如果執意去做,就會招致失敗;如果執意去占有,就會失去它。
你看,人家早說了,不要動不動走極端,不要用強力治天下,但總有人不聽。但這在國內又是一種風格,之后我會在具體的“中國式管理經濟學”的篇章里解讀。
好,我們繼續往下走。
那么所有經濟體都是陰盛陽衰,否極泰來嗎?
其實并不是。
易經有乾卦與坤卦,乾卦象征天、剛健、陽剛,代表著強大的力量和進取精神。
其六爻從初爻的 “潛龍勿用” 逐步發展到 “飛龍在天”,展現了一個不斷上升、強大的過程,強者往往能在類似乾卦的發展軌跡中持續向上,借助自身優勢不斷強化實力。 而坤卦象征地、柔順、陰柔,若一味處于坤卦所代表的柔順、順應的狀態,缺乏主動改變和突破的勇氣,就如同弱者在困境中難以翻身,只能隨著外界形勢被動變化,進一步加劇自身的弱勢。 每一卦的爻位也有不同含義。
對于強者來說,可能處于高位爻且爻辭呈現吉利態勢,這意味著他們在所處情境中有更多的優勢和發展機會,能夠憑借這些有利條件繼續壯大。
而弱者可能處于低位爻且爻辭多有不利,象征著其面臨諸多限制和困境,難以突破,比如處在困境中的弱者可能類似處在坤卦的某些低位爻,受到諸多束縛,導致弱者越弱。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會存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西方稱這是“馬太效應”,而我們的老祖宗稱之為,卦爻變化,善利者上,不善利者下。
這應用到城市經濟學上,就是大城市越來越大,小城市越來越小,一方面是客觀因素主導,低位爻,受到諸多束縛,另一方面就是掌管這些城市的人,不思進取,缺乏主動改變和突破的勇氣。
那么周期可以人為地改變嗎?可以,但又不可以。
怎么理解呢?
我們讀歷史可以知道,每個朝代的壽命都不一樣。
最長命的周朝維持了791年,最短命的大順,從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到同年四月多李自成撤出北京,前后歷時不到一年,大約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我們采取中間值,唐宋元明清,也各有各的命途,你會發現都經歷了繁榮與衰敗,但有的就很長有的就很短。
這是因為命長的朝代,皇帝們的能力都很強,善待人民,軍事強盛,國泰民安,而突然到了某一任皇帝,天天就知道酒池肉林,沉迷后宮佳麗,對百姓苛捐雜稅,那么就走了下坡路,勢必會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選手掀竿起義,推翻政權,創造新的朝代。
理論上,如果每一代皇帝都好好的工作,那么朝代就可以永遠維持輝煌,但這是個概率問題,因為老有皇帝選不對下一任接班人,他們在客觀判斷的時候,參雜了主觀情感,而情感就是最大的變量。同時周邊的環境也在變化,有時候即使一個皇帝再矜矜業業,但是外強群起,天災頻落,也會被時刻吞噬。
所以我們在易經里又看到,天地人三要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元素決定了王朝的壽命,人只能主導人和,但決定不了地利,更決定不了天時,但往往人和,又會讓天和地向好的方向走。
這就是我經常講的,如果一個人要想有大成就,你選對好的城市,這是地利,你是一個很努力愛學習的人,有完備的人格和對其他人的相處條件,這是人和,最后就是等待天時,有時候天時來了,你就能抓住,從而改變命運。
而天時不可多得,需要你有非常強大的嗅覺,就在那一刻你就要下手,否則就溜走了。而天時沒有來之前,不要輕舉妄動,即使再動也沒用,反而會得到更差的結果。
這在我之前講投資經濟學里講過,不要頻繁買入賣出,不要手里有幾個錢就心癢癢,而是要伺機而動,否則操作越多虧得越多,天時未到,終是韭菜。這個后面專題會講。
那么從易經的陰陽學說里,我們是否可以得到很多關于經濟學周期的感悟。
比如我,非常敬畏周期的力量,所以當我生活變得很順的時候,我就很謹慎,思考哪里會出現問題,要不要及早預防,讓順的時間更多一些。在生意、股市和樓市很賺錢的時候,就會擔憂,是不是太順了,會不會盛極而衰?
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生意不好做的時候,又會想著,一定要扛住,遲早有一天會否極泰來。投資虧損的時候,先復盤自己的操作和思維問題,如果自己實在沒問題,那問題就是環境造成的,這時候要思考環境的周期,我是否能穿越周期,提前做出應對的措施。
老巴的,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邏輯上也是陰陽學問。比如之前股市特別好,我就擔心,是不是炒過了,股市特別差,是不是政策會出來救一波,否極泰來。
當你知道周期的規律,你就會跳脫出人性的限制,從上帝視角觀看市場的漲跌行為。當然前提是,你一定要有一定充分的認知,而認知,就是一個事情,為什么會發生,發生產生的效果是怎樣的,未來又會走向何處。
比如前些年,房價最好的時光,很多人缺乏基礎認知買了公寓,買了爛尾樓,買了城市畫的大餅遠郊區……結果可想而知。
而且買房子,每個城市的周期都不一樣,比如這波一線城市節后會漲起來,但二線城市會出現分化,因為二線城市比較多,有些很強,有些很差。而且有些城市回調到了谷底,也就是周期的轉折點,但有些城市還有一定的泡沫,還需要再擠一擠等等。
理論上每個人操的所有“業”都是波浪線,前期亂做一團,然后大漲小跌,最終突破認知限制和各方面的能量,達到一飛沖天。我們喜歡陽,但也要接受陰,甚至要在心態上喜歡陰。
因為沒有陰,就沒有陽,這也對應著沒有失敗就不會成功,但成功了就一定有失敗的時候,我們也要接受,但要想辦法讓失敗的概率和損失程度降地更低一些。
我們決定不了天地,但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盡量不出錯,讓繁榮的周期盡可能綿長一些,但同時也要做好對失敗的應對,這是人生哲學。
我也不是天天就讀書,有時候也會跟朋友打打麻將。打麻將也是一門學問,你贏多了就會輸,輸多了就會贏。你掌握不了輸贏的周期,但可以決定在牌運不好的時候,盡可能少輸一些,牌運特別順的時候,盡可能成大胡,多贏一些。
很多人就想著把把贏,這種人往往輸的概率最大,因為他們違背了自然規律,違背了邏輯,其實他們并不知道,一個人10把牌,胡的概率只有20%左右。
同時不要做事極端化,有時候在周期轉折點,碰上了你的極端,就會導致巨大的虧損。比如口罩那幾年,經濟大環境隨著周期往下走,結果我的一個大廠的朋友,因為加了一周班,把老板大罵一頓,然后裸辭,結果再也沒找到好的工作。
任何時候要理性,情緒穩定,要深度思考規律,規律大于情緒!你要想著整個事件的趨勢,演變結果,合理性,然后趨吉避兇,而不是由著自己的人性。
有人說,遵循規律,對抗人性,會不會很累,一開始的確會很累,因為人性是趨于享樂的,趨于暫時性滿足的,一開始境界未到,需要你抽筋剝皮,脫胎換骨,才能穩住人性。
但當你破境,也就是習慣了以后,你就會感到很輕松,而且當你一遍遍對抗過一些糟糕的人性,獲得正向反饋,用更多戰勝自我的成就感,投喂你的靈魂和大腦時,你就會達到更高級別的忘我境界,那時候你認為對抗人性輕而易舉,而逐漸得會悟道,會找到規律中更深刻的東西,助推你人生的變化。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里,經濟學最重要的關鍵詞,周期,希望大家去理解,而易經中的陰陽學,不止適用于經濟學,更是人生的哲學,幾乎可以應用于所有場景,你要在潛意識預設這個概念,就會時刻提醒著你,做對選擇走對路。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4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