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藏著一處民國時期的莊園。該建筑始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過不斷的修繕和擴建,最終成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民間建筑,落成至今已有77年歷史。
就是這樣一個藏在偏遠鄉鎮中的莊園,卻讓人意想不到的豪華,只因為它原來的主人名為劉文彩,是四川地區有名的大地主。他修建的這座莊園,即便是現在看來,也是奢華無比。
地主劉文彩為何會有如此豪宅?這座莊園里又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
?大地主劉文彩的崛起
劉文彩一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邑縣安仁鎮,一家人世代以務農為生。劉文彩出生于晚清時期,當時他的家里尚有幾十畝良田,而且劉家人丁興旺,雖不至于大富大貴,但在當時也算是有一些家資。
如果按照晚清時期的時局發展,劉文彩家要么在土地兼并中喪失所有土地,要么就老實本分的一直耕種自家土地。但是,因為他家里的兩個人,劉文彩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是劉文彩的弟弟劉文輝,另一個則是他的侄子劉湘。
盡管劉文輝是劉湘的叔叔,但其實兩人相差不了幾歲,甚至作為侄子的劉湘還要比劉文輝大七歲。所以說在影響上,劉文輝其實是受劉湘影響比較大。
劉湘少年時正趕上清政府廢除科舉,并在大邑縣設立文武學堂,為創立新軍做準備。劉湘渴望建立一番功業,于是瞞著家里報考了四川武備學堂,從此踏上軍旅生涯。
劉文輝一直是最受父親寵愛的小兒子,他要走的路原本也是讀書考科舉,但有劉湘這個“榜樣”,他也不再拘泥于父輩給他設定好的人生路線。劉文輝的父親遠比劉湘的父親開明,當即同意劉文輝報考成都陸軍小學。
作為兄長的劉文彩,當時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因為這兩個人發生怎樣巨大的轉變。此后的十幾年時間里,劉文彩一直在家鄉經營家業。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劉文彩將自己的那一份家業操持得有聲有色。
很快十幾年過去,劉文輝已經成為一名國軍旅長,并率部駐扎在宜賓。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的階段,劉文輝也有了自己的勢力,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想到了仍在家鄉操持家業的兄長劉文彩。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文彩面對劉文輝的邀請欣喜若狂,趕忙將家里的事情安排妥當后,就帶著家眷到宜賓投奔劉文輝。
一家人抵達宜賓之后,劉文輝安排劉文彩掌管川南一帶的稅賦大權,并且為了收稅方便還給了他一定的軍權。原本老實務農的劉文彩,終于嘗到了執掌大權的滋味。
當時的軍閥無一例外,都在拼命的壓榨底層百姓,不遺余力的擴充自己的地盤,劉文輝也不例外。本著“給自家人幫忙”的想法,劉文彩在征稅方面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在川南一帶,劉文彩巧立名目進行橫征暴斂,煙苗稅、煙土稅、經紀稅、紅燈稅等收稅名目五花八門,甚至就連不種植罌粟的農民都被征收懶稅。與此同時,劉文彩幾乎壟斷了川南地區的毒品買賣,僅大煙生意就讓劉文彩賺得盆滿缽滿。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劉文彩對那些反對勢力實行了殘酷的鎮壓,無論是拒不交稅的農民,還是領導農民抗捐的共產黨人,在劉文彩這里都絕不手軟。
正當劉文彩在宜賓混得風生水起之際,劉文輝與劉湘叔侄倆卻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四川自古都是天府之國,為了能夠獨霸四川,劉湘與劉文輝互不相讓,上演了一出“二劉爭川”的戲碼。
在這一過程中,劉文彩堅定的站在了自己弟弟劉文輝的一邊,不僅加緊搜刮民脂民膏,更派出殺手殺害自己的侄子劉湘。
1931年,劉文輝最終敗下陣來,劉文彩也不得已回到了老家大邑縣。但是多年來,劉文彩兄弟已經搜刮了大量財富,僅銀元就多達800多萬。正是憑借這些財富,劉文彩在自己的老家安仁鎮修建起了無比奢華的劉文彩莊園。
?劉文彩大莊園的命運
劉湘與劉文輝、劉文彩畢竟是一家人,他將劉文輝趕到雅安后也并未對其趕盡殺絕,對劉文彩回到大邑縣也不再過問,這就給了劉文彩成為當地有名惡霸地主的機會。
劉文彩并不是個坐吃山空的人,他回到大邑縣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購買周邊農民的土地,即便有不同意賣的,他也會用各種方式巧取豪奪,最后短短數月之內,他名下的土地居然多達12000余畝。
有了土地之后,劉文彩認為自己偌大的家業必須要有人來保衛,于是又大量收編周邊的土匪惡霸、地皮流氓,并與當地幾個袍哥會勾結,購買了大量槍支,建立起了擁有“十萬兄弟伙,一萬多條槍”的龐大地主武裝,儼然已經成為大邑縣的土皇帝。
至此劉文彩已經成為川西最大的地主之一,安全也有了保障,于是他便就此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劉文彩莊園便是其奢靡生活的縮影。
事實上在二十年代,劉家的祖宅占地范圍就不算小,1932年起,劉文彩在原有祖宅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截止到1942年劉文彩莊園新公館建成,劉文彩莊園總占地面積達到700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
建筑的整體布局上采用了南北對稱式的布局方式,莊園南邊是劉文彩修建的老公館,雖然名為公館,但卻是一片規模宏大的建筑群。
這里不僅有供劉文彩一家生活起居的小洋樓,更有專門用來打牌、吸大煙、看戲娛樂的建筑,其中竟還有小姐樓這樣專供劉文彩淫樂的場所。
劉文彩共娶了五位夫人,但他卻依然與許多女人有染,其中不乏舊社會的娼妓以及那些交不起租被迫用自家女兒抵債的,劉文彩驕奢淫逸,在這里禍害了不少良家婦女。
在劉文彩的老公館里,還有一些標榜劉文彩闊氣的場所,比如內花園、后花園、海味室、瓷器室、年貨室、中西會客廳等,每一間房子都蓋得美輪美奐。
當然,在這里還有劉文彩“辦公”的地方,比如收租院,劉文彩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那些貧苦的佃戶來交地租和還賬。遇到不景氣的年份時,大量佃戶便會到劉文彩這里來借糧,而劉文彩則采用小斗借大斗還的方式,壓榨了不少錢糧。
若是遇到逾期沒錢還的佃戶,劉文彩還會用盡酷刑來逼迫他們,手段之殘忍,花樣之繁多,簡直令人發指。
這樣的“土皇帝”生活,劉文彩一過就是十幾年之久,可想而知川西人民在劉文彩的盤剝和壓榨之下過著怎樣水深火熱的生活。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宣告終結,劉文彩的大地主生活也宣告結束。雖然在大邑縣解放之前,1949年10月19日,劉文彩就已經病死,但在四川解放之后,劉文輝宣布起義,劉文彩莊園也被作為大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代表,而被收歸國有。
這座氣勢恢宏的大地主莊園,如今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飽經風雨卻依舊奢華
從1950年開始,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邑縣土地改革也開始進行,劉文彩所侵占的1.2萬畝土地被全部分給了當地的農民,他那極致奢華的大莊園也被劃定為國有資產以待分配。
1958年8月,文化部召開全國文物博物館會議,確定了“縣縣辦博物館”、“村村辦展覽室”以及“開展群眾性文物保護工作”等決議。
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大邑縣政府,將劉文彩公館莊園改造為地主莊園陳列館,對已經被破壞的部分進行修復,以達到階級教育的目的。
至此,劉文彩莊園終于找到了自己正確的定位,從一個剝削、壓迫農民的地主莊園,蛻變為教育后人、展現地主階級殘酷手段的教育園地。
60年代,以劉文彩莊園收租院為基礎創作的泥塑作品《收租院》開始展出,劉文彩莊園迅速火遍四川,無數勞動群眾來到這里參觀。
進入80年代后,隨著影視藝術的發展,劉文彩莊園這座充滿著民國風情的建筑群落,很快成為各大劇組的新寵,同時這里的教育意義也有相當的價值。
數年下來,《革命軍中馬前卒》、《海燈法師》、《哈兒軍長》等知名影視作品都在這里取景,劉文彩莊園儼然已經成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民國題材影視基地。
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劉文彩地主莊園陳列館被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更名為“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
如今,這座恢宏氣派的大地主莊園,依舊巍然屹立在大邑縣安仁鎮,向人們訴說著舊社會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壓迫,并驚醒著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革命的意義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