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新冠疫情,無論是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還是普通大眾,都對醫學病毒學的教育和科學研究給予了殷切的關注。在此背景下,《醫學病毒學實驗》應時而生,作為《醫學病毒學》配套實驗教材,在讀者學習醫學病毒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為其開展醫學病毒學實驗提供參考。
本書緒論主要介紹醫學病毒學實驗技術的發展歷程,以期讓讀者了解實驗技術的進步對醫學病毒學學科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主體內容分為兩篇。第一篇首先介紹了實驗室生物安全規范。鑒于醫學病毒學實驗的對象均為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突出實驗室生物安全規范的重要性理所當然,也是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和臨床工作的實驗室和個人所必須遵守的。第一篇的第二章從總體上介紹醫學病毒學實驗中經常使用的實驗技術。
本書第二篇分為八章。每章針對單一主題或單一病毒,通過案例將相關的主要實驗整合在一起。前七章包括消毒方法,以及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輪狀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和漢坦病毒的檢測及研究方法;最后在新發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分離與鑒定這一章中以新型冠狀病毒為代表講述新發病毒實驗研究的基本流程。鑒于醫學病毒學實驗的實用性,各章涉及的實驗技術多與臨床工作密切相關。雖然臨床上這些方法常常已經有商用的試劑盒,甚至實現了自動化,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力的投入,但了解這些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親手設計和操作實驗,仍然有助于讀者了解這些實驗的內在邏輯和工作原理。
本書還配備了數字資源(微課視頻、教學課件、拓展閱讀等)和教材知識圖譜,以便讀者獲得更全面的認識。
本文節選自《醫學病毒學實驗》前言
《醫學病毒學實驗》
謝幼華 彭宜紅 陳利玉 主編
書號:9787030795175
出版時間:2024年9月
01
主編簡介
謝幼華,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主任、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衛健委/醫科院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微生物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上海醫學會理事、上海市醫學會病毒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公共衛生優秀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乙肝病毒感染和致病的機制及抗病毒藥物研究,以及新發傳染病病原的鑒定和模型構建。曾承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或子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等。在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Hepatology、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Virolog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6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4項。作為主要完成者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等獎項。
彭宜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學名師;兼任教育部重點領域教學資源及新型教材建設專家組專家及《醫學病毒學》知識領域首席專家、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北京市微生物學會監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基礎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高等醫藥院校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建設聯盟副理事長;為國家精品共享課《醫學微生物學》負責人、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負責人、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醫學病原與免疫基礎》課程負責人。主要從事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關系及其抗病毒靶標篩選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80余篇。2024年主編出版教材6部,其中“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1部、教育部基礎醫學“101計劃”教材1部,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一等獎1部。
陳利玉,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微生物學教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教育部重點領域病毒學領域教學資源及新型教材建設項目專家工作組成員,醫學病毒學首席專家;湖南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實驗室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教育科技學會實驗室生物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人類巨細胞病毒致病致畸機制研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胃和皮膚微生態與疾病關系研究,抗微生物制劑作用機制研究等。承擔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主編、參編醫學微生物學教材及專著40余本。
02
內容簡介
本書為《醫學病毒學》的配套實驗教材,全書除緒論外分為兩篇:緒論主要介紹醫學病毒學實驗技術的發展歷程;第一篇介紹實驗室生物安全規范和醫學病毒學實驗中經常使用的實驗技術;第二篇針對單一主題或單一病毒,通過案例將相關的主要實驗整合在一起,包括消毒方法,以及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輪狀病毒、人乳頭瘤病毒、漢坦病毒和新發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檢測及研究方法。
03
圖書特色
01
編寫團隊實力雄厚
02
內容體系完備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3
數字資源豐富
知識圖譜
微課視頻
音頻講解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精美課件
04
精彩樣章試讀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5
購書碼
病毒學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面對全球健康挑戰與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我國病毒學領域高等教育亟需一套系統全面、緊跟時代步伐的教材。為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北京協和醫學院王健偉教授牽頭,國內近7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編寫了一套旨在滿足新時代病毒學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高質量系列教材——“病毒學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本套教材全面覆蓋病毒學總論、醫學病毒學、動物病毒學、植物病毒學、昆蟲病毒學、微生物病毒學及病毒學實驗技術七大核心知識領域。本書為系列教材之一,其他教材陸續出版中,敬請期待。
醫學病毒學
彭宜紅 謝幼華 陳利玉 主編
書號:9787030795175
新形態教材
植物病毒學
周雪平 陶小榮 主編
書號:9787030793737
新形態教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