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助力中醫藥教育教學?7月24日,全國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聯盟成立大會暨2025年工作會議在重慶市璧山區開幕。會議以“數智賦能 融通創新”為主題,來自全國40余所中醫藥高校、相關學院等單位的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加快推進中醫藥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展開交流研討。
開幕式現場
本次活動由全國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聯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浙江中醫藥大學主辦,重慶中醫藥學院承辦。開幕式上,全國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聯盟正式成立,并舉行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單位聘任儀式,同步啟動了中醫藥案例庫建設,標志著資源共享邁出實質性一步。
全國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聯盟啟動儀式
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二級調研員李天罡就建設工作提出四點期望:一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多元化的數字中醫藥教育教學體系和評價體系;二要始終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一體化推進學科專業課程教材數字化建設;三要注重強化數字化建設應用導向,推動新興數字技術融入中醫藥教育全鏈條各環節多維度;四要主動對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融合學術交流、師資培養、國際合作等路徑共同“駕船出?!?。
全國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聯盟理事長侯衛偉表示,“聯盟成立對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實現中醫藥教學資源‘融通互聯、共建共享’具有重要意義?!?/p>
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單位聘任儀式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二級巡視員陳渝在講話中強調,希望各聯盟成員單位加強資源共享,聚焦數字轉型,深化產教融合,以守正創新的開拓精神,敢為人先的進取姿態,共同打造全國中醫藥發展的新高地,推動千年岐黃之術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重慶中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周建軍在致辭中表示,重慶中醫藥學院積極融入數字重慶“1361”建設,以數字化為引擎,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三端融合”的全場景教學生態,實現課前備課、課中互動、課后評估的全流程數字化覆蓋。借此聯盟成立契機,學院將大力推進中醫藥教育數字化轉型改革探索,推進學科專業優化升級、前沿科學研究創新以及中醫藥文化傳承。
中醫藥案例庫建設啟動儀式
主旨報告環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泉在《以高等教育數字化重構教育教學新生態》的報告中提出,以“六新”推動教育數智化轉型。即新環境、新教學、新評價、新資源、新培訓、新治理,比如構建數字空間+物理空間的雙空間一體化模式,因材施教進行智能化教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溫川飆以《AI大模型重塑教學模式》為題,分享了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西部13所高等中醫藥院校發布Agent9個智能體協同工具,自研“掌上金課”,與企業研發AI針灸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等,用AI助力提升課程質量。
此外,浙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吳飛、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黃建波、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副社長張峘宇等,分別圍繞數智化賦能教材體系、中醫師承平臺及AI課程應用、中醫藥數字產品實踐探索等主題作報告,為中醫藥數字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實習生 牛祉禎 重慶中醫藥學院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