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人生中注定會有很多早行,曉風殘月,晨霧迷蒙,每一次早行的目的地不同,當時懷揣的心情也就不同??捎行┞罚K究是要一個人走。
在很多人眼里,杜牧是一位孟浪灑脫之人,他當年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掌書記的時候,也確實有過一段放浪形骸的生活,正如其詩中所說:“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其實,很多東西表面現象和實際情況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在外人看來,杜牧一生俊朗豪健,風流倜儻,殊不知,他在夜夜笙歌把酒盡興的背后,卻是生不逢時、抱負難舒的悲涼。
晚唐時期,黨爭成為一大毒瘤,牛李黨爭持續數十年,政治昏暗,政局動蕩,杜牧也深受其害。某一天,杜牧早早的就去趕路,面對變幻莫測的時局,寫下一首《早行》。詩作原文如下:
垂鞭信馬行,數里未雞鳴。
林下帶殘夢,葉飛時忽驚。
霜凝孤鶴迥,月曉遠山橫。
僮仆休辭險,時平路復平。
這首詩的大意是:
上馬啟程后,無力地垂著馬鞭,任由馬兒自由行走。
走了數里路,還沒有聽到雞叫聲。
從夢鄉中被喚起來上路,走在林間,依然夢思縷縷。
時不時地還會忽然飛落幾片樹葉,驚醒對夢境的回憶。
晶瑩的白霜已凝結,一只孤零零的野鶴越飛越遠。
清晨的殘月掛在天邊,遠山仿佛橫阻在眼前。
雖然長路漫漫、路途艱險,童仆們也不要抱怨。
時局如果好了,路也就好走了。
杜牧這首《早行》是一首紀事抒懷五言律詩。
整首詩開篇緊扣標題,描繪了早行時的情景,因為起的太早,人還處于不是很清醒的狀態,垂著馬鞭,放任馬兒隨便行走,走了幾里路,還沒聽到雞鳴,突出了早行時環境的清冷孤寂。
接著,通過“林下”和“葉飛”互文對照,采用互文的手法,把行旅者早行時睡意綿綿的情景,真切生動地描摹了出來。
然后,結合自己身處的環境來寫早行,進一步描繪早行所見情景,巧妙地用 “孤鶴”兩字,恰如其分地描摹了自己的狀況,表達了自己早行時孤獨、悲愴、哀愁的心理感受。
最后,筆鋒一轉,一問一答,用一種近乎玩笑般的對話作結,既是安慰童仆,也是自我安慰,反映出了自己對于時局的憂慮和擔憂。
全詩語言凝練,簡潔流暢;既有敘事,也有寫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法奇特,寓意深遠;言外有意,意蘊深厚。
突出特點是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通過描繪早行時的情景,以及眼前所見情景,還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極力渲染早行時的蒼茫氣氛和早行者的悲苦情懷,使整首詩意蘊更加深厚。
通過學習杜牧這首詩,不僅感受到了他當時所處的困境和心中的悲苦,也悟出一個人生哲理,人生路曲折漫長,越抱怨越是心緒不寧,反而不如放下執念,勇敢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