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凌晨四時,朝鮮半島三八線附近數千門大炮發出急風驟雨般怒吼,炮擊過后數十萬北朝鮮人民軍在200多輛蘇制T34中型坦克及自行火炮的掩護下越過邊境向南韓軍隊發起突然進攻,朝鮮軍隊一路勢如破竹:6月28日奪取漢城;7月20日占領大田;7月24日占領木浦;7月31日則占領了晉州。韓國國防軍和美軍被一直逼退到沿海城市釜山一隅。美韓聯軍已經無路可退,如果堅守不住這最后一道防線,他們將面臨二戰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式的境地。直到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后才扭轉了戰場頹勢,那么我們就好奇了,朝鮮人民軍戰斗力為什么這么強大,竟能發起如此凌厲的攻勢,若沒有美國大規模介入說不定就統一朝鮮半島了。
朝鮮人民軍坦克團
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作戰理念就是快速突破南韓軍隊步兵防線,然后在其防線后方制造混亂,引起韓國軍隊的恐慌,令其無心戀戰,同時派出部隊進行大范圍迂回穿插,達到圍殲韓軍的目的。對此朝鮮軍隊集中大量火炮、坦克、裝甲車,沿著三八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了韓國軍隊的防御陣地,僅僅三天就攻陷了韓國首都漢城。朝鮮軍隊使用的戰術方法如同二戰初期德軍使用的閃電戰如出一轍,只是軍隊及裝備規模較小,屬于迷你版的閃電戰。令世界各國聞風喪膽的德軍閃電戰就是充分利用飛機、坦克、裝甲車、摩托車等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達到預期作戰效果。閃電戰的核心元素就是,速度、奇襲、集中,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的巨大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德軍閃電戰始者古德里安
德軍裝甲部隊
朝鮮軍隊之所以能發起如此規模的閃電戰進攻,這與朝鮮戰前的精心準備是分不開的。在蘇聯的秘密扶持下,開戰前夕朝鮮已經擁有十個步兵師,其中包括兩個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直接改編而來的朝鮮族步兵師,一共十萬余人,2個獨立團約8000人,5個警備旅共18600人。一個105裝甲旅配備了120輛蘇制T-34坦克。一個獨立裝甲團裝備了30輛蘇制T-34坦克。T-34坦克大家都很熟悉,被稱作二戰時期最優秀的中型坦克,性能在當時世界領先。裝備火炮各型火炮近千門。飛機180架,其中戰斗機40架,轟炸機70架,偵察機10架。總兵力約13.7萬人。朝鮮軍隊軍官很多在解放軍部隊中服役,戰場經驗豐富。蘇聯還向朝鮮軍隊派出了大量軍事顧問及訓練人員,蘇聯經過二戰洗禮對于大兵團作戰戰法可謂是使用得爐火純青,朝鮮軍隊當然也從中學到了先進的軍事理論及經驗。總體而言,戰爭初期朝鮮軍官和士兵戰斗素質較高。
行進中的朝鮮人民軍T-34坦克
朝鮮人民軍在行軍
而朝鮮的對手韓國一共有9個師,每個師的兵力都不一樣,其中以第1師和7師為最多,每個師約9600余人,其次是第6師9112人,第2師約8000人,其余的3、5首都師均為7000人左右。而第8師不足7000人,只有6866人。裝甲車約27輛。火炮約129門。火箭筒約1900具。飛機共30架,包括10架戰斗機,10架聯絡機,10架教練機,無轟炸機。總兵力約9.8萬人。從上面可以看出,韓國軍隊武器匱乏,沒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隊,空軍部隊和坦克部隊。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滿洲國軍事學校出身,如后任總統的樸正熙,歷任師長、軍長、參謀總長的白善燁等。軍隊素質遠遠不如北朝鮮軍隊。
南韓軍隊士兵
南韓炮兵部隊
由此可見朝鮮無論在軍隊數量上還是裝備質量上都碾壓韓國軍隊,那么開戰之初韓國軍隊一潰千里也在預料之中了。
被擊毀的美軍坦克
雖然朝鮮戰前軍事實力遠遠強于韓國軍隊,但是戰爭初期人民軍之所以取得如此驕人戰績,與朝鮮軍隊使用的迷你版閃電戰戰術是分不開的。在人民軍凌厲的攻勢之下險些讓敦刻爾克在亞洲重演,只不過主角換成了美韓聯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