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滕海清接到師部下達的命令,讓他去師部一趟。
走在路上,他心驚膽戰(zhàn),臉色煞白,因為就在前幾天,他剛剛犯了個錯誤,本以為蒙混過關(guān)了,卻沒想到如今東窗事發(fā)了。
到了地方,他得到了一個降職的調(diào)令,從連長重新變回了排長,此時他剛剛就任連長沒多久,屁股還沒坐熱乎就降職了,心里很是煩悶。
來到新的地方述職,看到自己的部下后,他郁悶的心情一掃而空,也立刻明白了上級的良苦用心。
為什么滕海清轉(zhuǎn)憂為喜?上級有什么良苦用心,這背后又有什么樣的故事?
一、童年滕海清
滕海清是我國開國中將,參軍近60年,戎馬一生,立功無數(shù),同時也受傷無數(shù),得到過一級功勛章,是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chǎn)黨將領。
1909年,滕海清出生于安徽金寨的一個小山村中,這個名字來源于成語“海晏河清”,代表著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和對這個社會的美好愿望。
他們家里一共有八個孩子,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擠在一個小農(nóng)家院里,雖然貧寒的家境導致大家總是挨餓,但一家人的溫情卻在這個動蕩的社會讓滕海清體驗到最后一絲溫暖。
冬天寒風刺骨,滕海清作為家里的老大,總是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幾個弟弟妹妹身上,自己凍得手腳冰涼卻從不埋怨,這就是哥哥的擔當,但也因此,他的腿從小落下了病根。
十歲的時候,滕海清就承擔起大梁,幫家里放牛拾柴,過了幾年,為了送幾個弟弟念書,他獨自跑到縣城里,找到一份木炭工的工作。
從早到晚燒一整天,老板人還算是個好人,從來沒有苛刻過他的工錢,他也就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四年,直到1929年的夏天,一切發(fā)生了改變。
那年7月份,紅軍來到了安徽霍山縣,百姓們夾道歡迎,就連正在燒木炭的騰海清也停下了手頭的工作,擠進人群里觀看,紅軍戰(zhàn)士們挨個和老百姓們握手感謝,和從小見到的軍閥士兵完全不一樣。
那年,紅軍在當?shù)剡M行了土地革命,地主相繼被除掉,各個農(nóng)村都分到了田地,滕海清的家里也拿到好幾塊,因為是按照人頭分地,一下子,家里的情況好了不少,父母再也不用為了溫飽生計而奔波。
自那以后,他辭去了燒木炭的工作,跟上了紅軍的腳步,老板聽說他要參軍,也沒難為他,結(jié)算工錢的時候還多給了兩塊大洋:“我老了,你還年輕,加油,國家就靠你們拯救了!”
那是他第一次被人寄予厚望,這年,他二十歲,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游擊隊員。
二、戰(zhàn)馬事件
加入革命的幾年里,滕海清從不喊苦喊累,積極參與訓練和戰(zhàn)斗,還加入過敢死隊,在班長的幫助下,他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并開始了升遷之路。
從班長到排長,在一次戰(zhàn)斗中,敵軍的子彈打中了連長的左胸身負重傷,他臨危受命,接過代理連長的職務和工作。
滕海清腦子機靈,干活也勤快,工作常常完成的很優(yōu)秀,還會幫其他人分擔一些,團長看在眼里,接下來,滕海清又打了一場亮眼的勝仗,團長直接請示上級讓他擔任三連的連長,去掉了“代理”二字。
這次戰(zhàn)斗最讓滕海清滿意的是他在戰(zhàn)斗結(jié)束后繳獲了兩匹棗紅駿馬,可按照規(guī)定一切繳獲物資是要上交的,馬匹這種戰(zhàn)略物資更不例外。
滕海清早就幻想騎馬揚鞭,縱情馳騁一次了,可一直沒有機會,這下機會送到眼前,他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先騎上兩天,等學會了騎馬,體驗一次縱馬的快樂就上交師部。
當天下午,他完成工作后,就牽著兩匹馬往外走,迎面碰上了倪志亮師長來慰問戰(zhàn)斗傷亡情況,心里慌得很,不斷祈禱對方?jīng)]注意自己。
這完全是想多了,倪志亮一行人剛一來到這里就看見不遠處有個人牽著兩匹戰(zhàn)馬,想不注意都難,他走上前,主動問起:“你是誰,干什么的?”
滕海清暗暗叫苦,腦子飛快轉(zhuǎn)動,回答道:“報告師長,我是三十二團三連的連長滕海清,剛帶隊打掃戰(zhàn)場時繳獲兩匹戰(zhàn)馬,正打算給師部送去!”
倪志亮哪能不知道這是托詞,要送馬的話,為什么不跟所有的繳獲物資一塊送?但他還是輕輕一笑:“你還挺機靈的。”
隨后叫人把馬牽走,本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可幾天后滕海清就收到了調(diào)任的通知,他去找團長商量,可團長卻說這是師部的命令。
他在前往師部的一路上都心驚膽戰(zhàn)的,還以為是師長要“秋后算賬”了,來到師部,師長倪志亮正在指揮室里。
“報告!三十二團一營三連連長滕海清前來報到,請首長指示!”滕海清大聲喊了一聲,倪志亮抬頭:“進來吧!”
滕海清頻頻抬眼觀察師長的神色,發(fā)現(xiàn)對方臉上帶著笑容,心里松了口氣,倪志亮用詢問的口氣說道:“我打算調(diào)你來師部通信隊的排長職位。”
三、特殊的通信隊
從連長降到排長,滕海清雖然失落,但也不至于特別傷心,但從團部到師部的轉(zhuǎn)變讓他有些無法接受:“師長,我錯了,降職我認了,能不能把我留在前線,我想戰(zhàn)斗在第一線!”
通信隊這個名字一聽就是遠離戰(zhàn)場的職務,滕海清還以為師長是因為他“貪墨”繳獲物資才這么安排的,趕緊表露心意,可倪志亮卻笑道:“放心,跟那件事沒關(guān)系,這樣吧,你先上任試試,要是還不滿意再調(diào)回去。”
這話給滕海清聽得云里霧里,不是說降職嗎?怎么還能隨時調(diào)回去的,有了師長的保證,他也不急著回去了,打算去這個所謂的通信隊先待兩天試試,看看有什么門道。
“王老班長?劉營長?你們怎么在這?”跟著帶路的人來到師部通信隊的工作間,滕海清當場就愣住了,一上來就看見幾張熟面孔,那是自己剛參軍時候的老班長,和老營長。
抬眼掃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周圍有很多曾經(jīng)部隊里的營、連級干部一下子懵了,這時候他的老營長劉根聲也驚訝的開口說道:“昨天聽說要空降個排長,我以為是誰呢?你小子運氣不錯啊!”
原來這是一個特殊的單位,里面只分了兩個排,但里面的戰(zhàn)士,不是從各個地方抽調(diào)的優(yōu)秀班長就是一些營、連、排級別的干部,是名副其實的加強部隊。
聽到老領導的解釋,滕海清的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這時候他才明白倪志亮的意思,這哪里是“降職”啊,明明是升職了,這下他也不考慮調(diào)回去的事情了。
之后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在戰(zhàn)場上不幸被國軍的手榴彈波及,負傷嚴重,在醫(yī)院的等待中,他才知道自己雖然只是一個排長,卻享受著團副級的待遇。
結(jié)語
因為倪志亮的看重,滕海清之后更加努力工作,英勇戰(zhàn)斗,1955年全軍大授銜的時候,他和倪志亮一同被列為中將軍銜,成就一段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