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冬季,萬物蟄伏,人體陽氣亦內藏,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節。
飲食養生乃冬季養生之基石。應遵循 “秋冬養陰” 原則,多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羊肉性溫,能御風寒、補氣血,是冬季餐桌上的佳品,可做成鮮嫩的蔥爆羊肉或香濃的羊肉燉胡蘿卜,為身體提供充足能量。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入腎經,有助于滋養腎臟,可煮成營養豐富的黑米粥,或制成香甜的黑芝麻糊。此外,冬季氣候干燥,適當進食百合、銀耳、雪梨等潤肺食物,能緩解干燥,如冰糖燉雪梨,清甜可口又潤肺止咳。
冬季雖寒冷,但適度運動不可或缺。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晨練不宜過早,待陽光初照、氣溫稍升時出門為宜,如散步、慢跑等,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自然之生機。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室內溫暖環境下,通過各種體式伸展經絡、調和氣血,如貓牛式舒展脊柱,三角式拉伸側腰,讓身體在靜謐中積蓄能量。運動后要注意保暖,及時更換汗濕衣物,以防寒邪入侵。
保暖防寒是冬季養生關鍵。頭部為諸陽之會,寒邪易侵,外出應戴帽子,如柔軟的毛線帽或保暖的皮帽,護住頭部陽氣。頸部連接頭部與身體,一條溫暖的圍巾能有效預防頸椎病,抵御風寒。足部穴位眾多,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加入艾葉、生姜等中藥,可促進血液循環、散寒除濕,泡腳后穿上厚襪子入睡,暖身更暖心。居家時,室內溫度保持在 18 - 22℃較為舒適,可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緩解干燥。
冬季養生亦需注重情志調養。晝短夜長易使人情緒低落,應多曬太陽,補充陽氣,振奮精神。閑暇時可與家人朋友相聚,聊天品茶,舒緩壓力,保持心情愉悅平和,讓身心在溫暖的情誼中得到滋養。
遵循冬季養生之道,從飲食、運動、保暖到情志,全方位呵護自己。讓我們在這個寒冬,開啟健康溫暖之旅,養精蓄銳,以待來年春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