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全年成交二手住宅21.72萬套,同比增加7.86%。
2024年上海二手住宅市場呈現量增價跌走勢。年初延續2023年年末行情波瀾不驚,三月并沒有出現小陽春行情,市場信心受挫,此后市場一直維持低迷。5月迎來“5.27政策”但成交沖高僅維持1個月,7、8月是淡季,9月也沒有出現“金九”。好在9月底迎來了“滬七條”,四季度迎來暖冬,并且成交量逐月攀升,11月、12月連續創出自調控以來的單月新高。
圖:上海二手住宅成交量走勢
數據來源:網上房地產、上海中原整理
Point 1 價格單邊下挫 四季度實現止跌
雖然2024年月均成交量上升到了1.8萬套的水平,比2023年約1.5萬套/月明顯增加,但這一交易量不足以讓房價出現上漲。國家統計局70城房價指數顯示,上海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大部分時間呈現環比下跌走勢,到了四季度開始出現止跌跡象。10月和11月連續2個月房價環比上漲。雖然統計局未公布12月房價指數,大概率上還會延續價格環比上漲走勢。
上海中原的二手房價格指數趨勢上和統計局相似,全年房價指數震蕩下行,四季度房價指數跌幅收窄,12月實現環比止跌,全年跌幅接近10%。指數從2022年開始下跌,這輪房價調整跌幅大約29%,換而言之,當前的房價差不多是2016年年初水平。
基于掛牌量多,拋壓大,想要促成交易勢必要在價格上進行讓步。房東想要成交,參照物則是小區此前成交的房價,并且必須比這一價格還要低。這個月的地板價很有可能是下個月的天花板。房東信心上的失衡使得房價下行特別明顯。雖然年中有“5.27政策”但房東的心態也只是緩和了一個月。大部分議價幅度在8.5折左右,只有在“滬七條”后議價空間開始收窄,主流來到了9.4、9.5折。
Point 2剛需占主導 改善意愿有所提升
二手住宅中,總價低于300萬的剛需產品占比達到58.95%,繼續保持絕對主力地位。但是隨著“滬七條”出現,尤其是11月普宅非普宅標準取消,市場占比出現一些變化。前10個月總價700萬以上的中高端改善房源占比為9.06%,但是最后2個月這一房源占比提升到10.67%,可見稅費上的讓步提升了偏中高端改善的流通意愿。
此外,從成交前十榜單看出,也可以看出這一細節變化。此前成交套數前十榜單項目成交套均面積主要在70、80平方米,但是24年出現套均面積超過1百平方米的小區。可見即便是上車,買家也關注到居住舒適度。面積不能過小,小區要求有基本物業配套,停車不能有太大矛盾等。
表:成交套數前10小區
數據來源:網上房地產、上海中原整理
從成交量板塊排名來看,都是遠郊成熟板塊,奉賢新城是五大新城之一,也是“上車”房較多的地方。周康經過多年發展,配套等都相當成熟,不僅剛需,首次改善也會是關注的重點,區域內產品種類多,選擇面廣。而且板塊內新盤也多,不少房東是賣了房子,升級買新房。
從成交活躍的板塊來看,“新城”依舊是交易主力。五大新城所在區域新盤投放多,并且經過多年發展,最早的商品房和動遷配套房的業主也有升級換代需求。因此交易量比較大。此外,從板塊的套均面積可以看出,90平方成為交易重要主力,從使用功能性來看,90平方米三房實現價格和居住實用性較好的平衡。
表:成交前5名的板塊
數據來源:網上房地產、上海中原整理
Point 3 政策利好提信心 價格有望探底成功
2024年房產政策力度大,釋放很多剛需以及改善型需求。預計2025年還會延續這一寬松尺度,甚至為保證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還會有積極的政策出現。所以,成交量有望維持在這一水平,甚至有機會向2萬套/月邁進。
二手房成交活躍度高的一個根本原因是性價比高于新房,除了絕對市中心還有倒掛外,現在基本消滅倒掛。相反,二手房在房東價格讓步的背景下,有部分想買新房的買家轉向存量市場。畢竟10年左右的二手房,尤其是偏中高端的二手房有不少品質和地段上的優勢。
當然,目前二手房的掛牌總量仍在高位運行,去化壓力雖有減緩,但遠未到合理區間,所以,就按目前的成交量,價格只能短期止跌。若遇到月成交量跌回2萬套以內,那么價格勢必又會有調整空間。預計25年會持續筑底,房價反復拉鋸,最終形成本輪調整的階段性底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