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補貼延伸到手機市場時,我們就預感到電子產品廠商會迎來一波不小的紅利。對于很多長期使用老機型的用戶來說,隨著新春來臨之際開啟自己的設備迭代會成為一次極好的刺激消費的風口。
預計手機、平板、智能手表以及一些小家電設備都會涌現出極大的機會。由于這次消費補貼涉及的范圍和廠商品牌都很多,因此誰能得到用戶的認可,配合此次消費刺激獲得更好的出貨量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甚至一些第三方平臺也在積極地籌劃著如何讓用戶能夠更加專注于在自己的平臺購買消費。
1月20日,消費補貼正式啟動,相信很多用戶也在憋著勁兒等著這項補貼的實施。這一次,購買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等產品的用戶都能享受到國家補貼。為了能夠地讓用戶知道這次國補的相關內容和政策,有一些媒體和平臺甚至給用戶總結出了如何更好地用好這次國補,相應的“攻略”也開始露頭了。
這一次國補主要涉及到三個數字:6000元,15%和500元。也就是說,購買的手機等電子產品單價是不能超過6000元,超過6000元沒有補貼。這也是為何當下很多國際和國內品牌紛紛調整自己的售價,都是奔著6000元這道門檻而來的,因為只有進入到這個門檻內的產品才能享受到國補的紅利。有一些廠商,甚至把部分次旗艦產品也列入到6000元以內,而以前這部分價格基本都是7000以上的價格定位。
為了能夠享受到這波紅利,很多電子產品廠商也是拼了。本次國補是按照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值得關注的是,銷售價格是指具體的零售價,也就是說,如果用戶想買的手機標價是8000元,但是廠家、商家給的優惠價是6000元,也就是最終零售價是6000元,那么用戶就能夠享受到補貼。換句話說,為了能夠接到這波紅利,很多廠商和第三方商家攜手降價,把零售價直接打到了6000元以內,就是為了讓用戶接到這波紅利,進而帶來銷量的增長。
對于符合價格要求的產品的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也就是說,在價格符合標準的情況下,用戶最高享受的補貼是不超過500元。即使用戶買的是6000元的手機,按照15%的標準計算,補貼好像應該是900元,但實際上能享受到的補貼是500元。也可以說限高是500元,這個不能超越。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這波紅利,有攻略認為:500元除以15%是3333元,也就是說購買這個價位的手機是基本享受到最高折扣比例的紅利,如果低于這個價格,享受就會少于500元。高于這個價位,就會有一定的溢價空間,沒有足額享受到。不過,恰好買到這個價位的手機,一方面估計會有廠家和商家聯合推出這個價格區間的產品,另一方面也可能用戶不會太在意這個恰恰好的價格產品,極大可能還是購買自己真正心儀的又能享受到一定紅利的產品,比如5000多元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有用戶擔心商家會先漲價后補貼,這樣用戶實際享受到的補貼也不高。對此,商務部明確表示,商家不得變相漲價,也鼓勵企業繼續優惠讓利。如果真有平臺先漲價后享受補貼,相信也會被網友挖出來,畢竟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不會輕易就滑過去的。這一點,我們觀察,商家也不會就此得到惡名吧?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點贊的是:商務部要求商家要以方便消費者申領購買為目標,以操作簡便、好用快捷為原則,以支付立減為主要方式,合理設計補貼申請流程。
因為,此前在以舊換新的時候,有不少消費者吐槽領取補貼比較復雜,特別是對老年人很不友好。很多地方都要求先登錄市民服務類小程序獲得資格,然后再關聯到電商平臺上使用。這樣不僅繁瑣,而且對于手機操作不熟練的用戶一點兒也不友好,尤其是對老年用戶更是如此。
還有一點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那就是此前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主要是對耐用性產品的一種消費刺激,這次的補貼加入了數碼產品,而這部分產品本身屬于快消產品,是消耗性非???,普及和迭代也非常高頻的產品,國家補貼也考慮到這部分用戶的消費刺激,這也是對消費需求的一種轉變,刺激的手段和方法更加多元,而且,這次補貼是不分品牌的,不分型號,也就是說,基本的品類都符合要求,只要用戶認可的品牌和產品都有機會享受到這次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