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
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是指經人工飼養,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及其科學實驗的動物。
常用的實驗動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小型豬、食蟹猴和恒河猴。此外,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還用到了羊、雞、鴨、田鼠、裸鼴鼠、沙鼠、樹鼩、雪貂、土撥鼠、狨猴等動物,以及斑馬魚、爪蟾、果蠅、線蟲等模式生物。
常見的實驗動物們
小鼠
Mus musculus
當今世界上研究最詳盡、使用最廣泛的
實驗動物
大鼠
Rattus norvegicus
最常用的實驗動物之一
用量僅次于小鼠
rabbit
醫學研究中常用的
實驗動物
比格犬
Beagle dog
常見的實驗用犬
小型豬
Sus scrofa
廣泛應用于醫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實驗動物
恒河猴
Macaca mulatta
生物學特性與人類接近
是重要的實驗動物
實驗動物是醫學研究的“活”工具,一代代科學家利用動物實驗不斷認識生命規律、揭示疾病本質、發現防治疫苗和藥物,星火燎原而點亮了現代醫學文明的璀璨星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驗動物資源的先進性和豐富程度,影響著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以實驗動物為基礎研制的疾病動物模型模擬病人的準確性,影響著疫苗和藥物轉化的效率;在突發傳染病等緊急時刻,實驗動物資源的供應速度,又影響到科技攻關速度及疫苗和應急藥物上市周期。
然而,實驗動物并非是盡善盡美的醫學研究工具,我們看到大量的醫學動物實驗結果無法準確反映人體真實情況,大量的藥物實驗結果無法在臨床試驗中再現,乃至出現了新藥臨床試驗“九死一生”的藥界難題。究其原因,是實驗動物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物種生物學鴻溝,醫學研究的工具是動物,而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研究工具和研究對象不一致,成為限制醫學發展和藥物轉化的工具性瓶頸。
如何正確選擇實驗動物?
國家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成立于2022年,國家賦予該中心的核心使命之一,是改進動物實驗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提高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結果可靠性,提升疫苗和藥物評價結果與臨床試驗一致性,從而整體提升醫學研究和藥物研發的效率。
國家動物模型技術創新中心出版本專著的目的,是系統梳理重大疾病中每種實驗動物和動物模型的特點,以及其與類疾病的相似性和區別,從而為基礎研究人員和醫藥研發人員正確選擇實驗動物和動物模型提供依據。
選擇決定命運,選擇決定成敗。正確的選擇實驗動物和動物模型,是醫學實驗結果準確可靠的前提,也是藥物動物實驗結果在臨床試驗中再現的前提。今天,依賴于實驗動物學科發展及應用過程中的知識與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重要疾病研究中每種動物的適用性和優缺點,再響應眾多學者的呼吁和初學者的需求,便有了《醫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一書的出爐。
ISBN:978-7-03-079760-5
本書共涵蓋15章,涉及14大類共計90種疾病,邀請了國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96位編委起草。本書以病種分類,進而闡述每種疾病研究中常用的實驗動物種類,以及每種動物造模的特點。本書的特點是絕大多數章節后面均有一個匯總的表格,將每種動物模型與病人進行對比,呈現動物模型與病人的異同。
本書適合于研究人員、研發人員、研究生和從事實驗研究的臨床醫生閱讀。
本文根據劉江寧主編《醫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一書撰寫。
如您對本書有出版方面的疑問或建議,請與本書編輯聯系。
郵箱yuemanyu@mail.sciencep.com
電話010-64002234
SciLife
賽拉艾芙
微信號 : Sci_lif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