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消費,我的權益。
“月薪2萬元,吃不起面包”,這不僅是一句網絡自嘲,更是當下許多年輕人面臨的真實寫照。
不知何時起,那些曾經作為早餐搭配的平價面包,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讓人望而卻步的“奢侈品”。
而那些紅極一時的網紅面包店,更是用其魔幻般的操作和價格,讓普通消費者直呼“看不懂”。
這幾年,烘焙行業可謂是風生水起。
從街頭巷尾的小店到商場里的高端品牌,面包店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網紅品牌,更是憑借著獨特的營銷手段和精致的產品,迅速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目光。
還記得“虎頭局渣打餅”嗎?
這個以“國風、國潮”為賣點的品牌,曾在長沙的商業中心開出第一家店,排隊3小時起步,簡直火得一塌糊涂。
圖源小紅書用戶:國貨情報官
不僅消費者趨之若鶩,資本也紛紛拋來橄欖枝。
2021年7月,它還完成了近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一夜之間,烘焙行業迎來了新的春天。
還有“墨茉點心局”“ANGSI昂司”等品牌,它們打著“新中式烘焙”“潮輕奢”的旗號,迅速在全國各地鋪開。
這些品牌不僅產品精致,店鋪裝修也極具格調,仿佛走進去就能瞬間提升生活品質。
烘焙門店的數量在短短幾年內增長迅猛,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片藍海正等待著創業者們去開拓。
然而,就在我們以為烘焙行業將迎來持續繁榮的時候,卻突然發現,那些曾經火爆的網紅品牌,如今卻紛紛倒下。
這變化之快,簡直讓人措手不及。
2024年7月,定位高端的網紅烘焙料理教學品牌 ABC Cooking Studio 宣布倒閉。
3月份,被稱為“蛋糕界的海底撈”的 “熊貓不走蛋糕” 也傳出老板失聯的消息,千名員工工資未發,門店關閉。
再看看曾經風光無限的“虎頭局渣打餅”,2023年多地門店顯示停業狀態,公司欠薪欠款,最終不得不申請破產清算。
圖源:網絡
“墨茉點心局”也從紅極一時到門庭冷落,不得不關閉多個城市的店鋪,退回長沙市場。
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美團數據顯示,全國烘焙門店的平均存活時長僅為32個月,不到三年。
近六成門店在開業兩年內倒閉,能撐過三年的只有32%,而能存活四年以上的不到四分之一。
這說明,烘焙行業雖然看似熱鬧,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短命”的行業。
有網友調侃:“月薪2萬,吃不起面包”絕不是夸張,如今的面包價格,已經讓人望而卻步。
一塊普通的可頌面包,動輒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一款網紅芝士蛋糕,價格更是高達上百元。
這些面包,真的值這個價嗎?
小時候,2元的肉松包、4元的“毛毛蟲”,是許多人早餐的標配。
那時的面包,雖然種類不多,但價格實惠,味道也足以滿足味蕾的需求。
可隨著網紅經濟的興起,烘焙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
那些外觀精致、口感獨特的網紅面包店,開始用高價面包刷新了大眾的認知。
據統計,大部分面包的價格已經集中在10元以上,甚至在一些一線城市,有近四成的面包價格超過了20元。
這樣的價格,已經超出了許多人的心理預期。
面對高價面包,消費者們紛紛吐槽。
有人表示,本想挑幾個便宜好吃的面包,結果一結賬要六七十元,嚇得人不知道是該硬著頭皮買單,還是厚著臉皮放回去。
更有人直言,這些高價面包的味道并不值得如此昂貴的價格。
行業內卷的風潮早已吹到了面包界。
現在的面包,不僅要求外觀精致、口感獨特,還要堆砌各種時下熱門元素。
從內餡到外皮,從口味到形狀,都力求創新。
為了能讓面包貴得更名副其實,商家們不惜使用各種豪華用料。
如日式面包的日清山茶花粉、法式可頌的法國伯爵面粉、伊斯尼黃油等進口食材。
這些豪華用料最終都會轉嫁到面包價格上,由消費者買單。
近年來,面粉、糖等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都在加劇面包價格的上漲趨勢。
其中,糖的價格更是在2023年九月創下全球近13年來的新高。
這些網紅品牌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呢?
其實,它們的營銷手段并不復雜,但卻非常有效。
在社交媒體時代,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成為了網紅品牌營銷的主戰場。
這些平臺的用戶以年輕人為主,尤其是女性,而他們正是烘焙產品的核心消費群體。
品牌們通過邀請KOL探店、發布高逼格的店鋪裝修圖和面包實拍圖,迅速吸引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Dikka Bakery曾在小紅書上被捧為“魔都新晉烘焙頂流”,相關帖子瀏覽量高達數百萬次。
此外,一些品牌還會通過贈送禮品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在小紅書、抖音或大眾點評上發布相關帖子和好評,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這種“種草”模式,不僅讓品牌迅速走紅,還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品牌的“自來水”。
除了線上營銷,網紅面包店在線下的手段也相當高明。
最常見的就是“雇人排隊”和“限購”。
Butterful&Creamorous這家源自泡菜國的面包店,2021年在上海新天地開業時,排隊時間長達3小時。
20元的面包被黃牛炒到幾百元一個,甚至連綠色包裝袋都在二手平臺被炒到100多元一個。
類似的還有lady M,開業時排隊時間長達6小時。
這些品牌通過限購、降低結賬速度等方式,人為制造排隊氛圍,讓消費者誤以為產品非常火爆。
很多消費者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也會跟風排隊,生怕錯過“爆款”。
這種營銷手段看似很有效,但其實卻埋下了隱患。
消費者的新鮮感一旦過去,就會發現,這些面包其實并沒有那么好吃,性價比極低。
于是,復購率迅速下降,品牌也就逐漸走向衰落。
那么,烘焙行業的未來在哪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回歸本質。
面包的本質是什么?
是美味、健康、性價比高。
只有滿足了這些基本需求,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只有這樣,烘焙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褚墨有限,不盡欲言。愿每個在看的你,順頌時祺,秋綏冬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