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與業主雖然聯系密切,但是向來不對付,業主質疑物業只收錢不辦事,物業抱怨業主總是拖欠物業費。為了讓業主交納物業費,物業有時會采取促銷交物業費送大米之類的,有時也會采用其他方式反向催收物業費。
比如,有的物業會將業主拒交物業費的敗訴判決發到業主群,然后以此來催收其他業主趕快交納物業費,潛臺詞是你們趕緊來交物業費,否則也會像這位業主一樣被我們起訴到法院。在濟南便發生過這樣的案例,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王先生是濟南市某小區的業主,因為沒有按時交納物業費,王先生被物業公司起訴,法院判決王先生向物業公司補繳物業費,物業公司勝訴。物業公司勝訴之后自己偷著樂就行了,但是物業公司偏偏要在業主群里面炫耀,勝訴之后,物業公司在小區業主微信群內發不了這樣的群公告:
“某某小區某號樓某單元某室業主王先生,在與本公司的物業服務合同案件中敗訴,現通知業主王某盡快繳納物業費,感謝配合。某某物業公司某年某月某日?!?/p>
然后在公告后面,物業還特地將王先生的敗訴判決,物業的勝訴判決拍成圖片,發布在業主群里,然后對于判決書中出現的王先生的個人信息,包括王先生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都沒有被打馬賽克。
王先生認為物業公司的這一行為,隨意傳播自己的個人信息,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將物業公司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物業公司公開向自己賠禮道歉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
物業公司倒是直言不諱,答辯稱自己發布判決書的目的是為了督促王先生及其他業主按時繳納物業費,但是物業公司認為自己是合理正當使用判決書,沒有泄露王先生隱私的目的,不存在侵權行為。
那么,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物業公司公開判決文書時,沒有隱蔽王先生的個人隱私信息,造成王先生隱私信息泄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王先生的生活安寧和社會評價,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物業公司的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客觀上造成王先生個人信息的泄露,侵犯了王先生的隱私權,王先生要求物業公司賠禮道歉于法有據,法院進行了支持。
判決物業公司在業主交流群發布、在某小區公告欄張貼對王某的道歉信。如物業公司拒絕履行該義務,則由法院擇一市級發行報刊,刊登本判決主文內容,所需費用由物業公司承擔。
對于王先生主張的精神損害賠償,法院認為王先生沒有提交相應證據證明物業公司的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害,所以沒有支持王先生的該項訴訟請求,駁回了王先生的該項訴訟請求。
其實,物業公司將業主拒交物業費的敗訴判決發到微信群用于催收物業費并不是個例,在西安也發生過這種案例:
2024年11月10日,有網友發帖稱:西安一物業公司客服在小區業主群內催繳物業費,并將物業起訴不交物業費業主的法院判決多次發到業主群里。
根據網友提供的截圖信息。物業人員在一個擁有113人的業主群發出“溫馨提示”,并特別附上了業主拒交物業費敗訴的案例,言下之意很明顯,就是希望業主們趕緊交物業費,省得對簿公堂。
針對這件事,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網友認為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控訴物業,但自己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小心謹慎,并不像所控訴的那種強勢、不講道理。
有網友認為,不交物業費的業主是因為物業的服務不到位,是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交納物業費的業主不一定就是個好業主。
當然,物業服務是夠合格,不能一概而論,雖然每個人的標準不同,但是業主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實,如果物業公司能夠盡到相應的職責,履行相應的義務,大家都會看在眼里,即使不能排除個別拒交物業費的業主,相信大部分的業主都是愿意交物業費為物業的服務與付出買單的。
在物業糾紛中,有些物業公司為了催收物業費,在業主群公開、在公告欄張貼業主拒交物業費的敗訴判決書,但是,這種催收一方面侵犯了業主的隱私權,另一方面不利于糾紛的解決,還容易激化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