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作為農業大市、加速邁向現代農業強市的濰坊,奮力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一批“青”字輩新農人懷揣深情與憧憬,憑借創新思維、先進技術和堅定信念,書寫濰坊農業發展新篇章。這些新農人中,有放棄城市繁華和高薪的博士碩士,有在農業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企業家,還有學成歸來的海歸學子……他們在腳踏實地的耕耘中,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為濰坊農業注入變革新活力與創新因子。
濰坊為什么涌現出眾多“青”字輩的新農人?即日起,山東商報聯合濰坊市農業農村局推出《有“濰”新農人》系列主題報道與主題活動,深入濰坊各縣市區,探尋這些“青”字輩新農人的創業歷程及其背后故事。一同見證,這些優秀的濰坊新農人,用青春力量讓夢想照進現實,以“新質生產力”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采訪:胡偉
撰文:王越
編輯:王緒松
山東濰坊,壽光市。
“種大棚追求的不僅僅是高產,更要看重的是蔬菜的精品度,只有做到蔬菜的高質量,才會有競爭優勢,也就有更多的選擇權。”在壽光市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會客室內,合作社理事長孟祥佳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娓娓道來。
成立于2018年的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現有固定社員115戶,蔬菜種植面積1300畝,蔬菜大棚500多個,年營業額 2億元。
大學生回鄉做賣菜人
2018年,孟祥佳召集了同為大學畢業生的兩位伙伴,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做大學生賣蔬菜的事業。當年11月,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立。“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覺得我們傻乎乎的,家人花了那么多錢供我們讀書,最后我們還是回村賣菜。”孟祥佳談到創業的困難時提到,“他們覺得沒前途這不算什么,只要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從小接觸農田、大棚,并經常觀察父老鄉親種植、銷售蔬菜,對農業有著切身理解和濃厚情懷。”孟祥佳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投身農業,是因為2018年蔬菜經濟內外貿易出現新的變化,壽光菜農的蔬菜生產銷售出現不穩定性,部分菜價起伏不定,菜農收入堪憂。。作為新時代的菜鄉人,看到這一幕的孟祥佳更加確定農業市場的廣闊和自己的使命。“或許我可以通過我的努力,增加農戶賣菜渠道,增加收入減少損失;打造壽光蔬菜品牌,讓壽光的蔬菜更好地走向國內外市場。”
三個從沒從事過農業的大學生,剛開始回村就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首先村民不相信你,既不相信你懂蔬菜,也不相信你能結款。”孟祥佳三個人靠著沖勁,遇到困難解決困難,沒想過放棄。村民不相信他熟悉蔬菜,他就見縫插針地學習、請教、調研市場行情;村民對結款有顧慮,孟祥佳就在門口掛起“現金交易,一把一落”的標語,開創了當地當天上午收購了蔬菜,下午就準時付款的現金交易模式。“相當于我們沒找到客戶就墊付了農民的菜款。這些資金,除了我之前積累獲得,還有跟銀行貸款獲得。”孟祥佳解釋,“而且,我們當時的收購價比市場價要略高一些。”他要農民真正放心合作社。
廢寢忘食、以勤補拙,他漸漸成了蔬菜通;言而有信、誠懇可靠,他也按時收足了蔬菜。
有了蔬菜,銷售給誰呢?
合作社銷售環節就運用到了大學生的開放靈活的思維,孟祥佳登錄能想到的各種農業有關網站和APP,在上邊留下企業介紹和聯系方式。“首先讓客戶看到你,再讓客戶因為你的專業信任你。”孟祥佳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有客戶主動聯系他,他就分享各品種蔬菜適合當季市場的經驗,給出專業建議。客戶有了合作意向后,孟祥佳從訂貨環節、驗質環節、包裝環節、裝車環節、到收貨后的售后環節都一一跟進,處處為客戶考慮,節省客戶時間和精力。一來二往,祥佳合作社積攢下了一定的口碑和客戶群。
分散的種植戶凝聚起來了
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各鎮街都有自己的主打蔬菜蔬菜品類。
孟祥佳組建合作社后,不斷優化蔬菜資源的整合能力,結合壽光蔬菜種植面積大、品類多、分布廣的特點,堅持下沉一線扎根于各個鎮街,將分散的種植戶凝聚起來,大大提高當地種植戶的組織化程度,讓他們告別了以前“單打獨斗”的日子。
于是,分散農戶搭上了規模經營的快車,形成了統一檢測、統一包裝、統一品牌銷售的經營管理模式,有效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
從2018年在紀臺鎮成立第一個長茄市場開始,孟祥佳先后成立了祥佳黃瓜、苦瓜、辣椒、西葫蘆、絲瓜、彩椒等7個專業化收購市場,蔬菜品類不斷豐富。
“當時剛起步,就什么都是我干,像銷售、打包、裝車,常常半夜還在裝車。‘累’‘繁瑣’‘退堂鼓’是當時的熱詞,現在一想,還挺充實的。”回憶過往,孟祥佳緊抿嘴唇,目光里滿是堅定。
市場的真理叫銷售為王,孟祥佳深刻明白銷售關乎初創企業的生死存活。“我對員工的要求和我對自己的要求一樣,要求他們會溝通、足夠專業,像當時的我一樣,或者超越我。”孟祥佳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現在專人專職,公司越來越好,分擔了他不少壓力。打造銷售團隊,一定要嚴格,“我第一考慮的是人品,其次是能力。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才能形成力量,能力可以后天培養。能力我比較看重溝通能力,你得尊重別人、平等溝通。再次就是專業能力,雖然排在最后,但也必須培養達到。”他也給予員工高要求下相應的福利待遇。“我最怕的事是員工累著。他們都特別投入地工作,看得我都想說歇一歇。那咱最起碼不能虧待這些伙伴。”
2019年七月,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合作社第一次統計整體財務數據時,孟祥佳驚喜地發現,重重阻力下,公司也盈利了。這第一桶金,給了孟祥佳和他的團隊更多的動力。
科技賦能“孟祥佳”品牌
“只有做到蔬菜的高質量,才會讓競爭優勢更明顯,才能在市場中先聲奪人。”孟祥佳說,面對近年來消費者對蔬菜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他帶領合作社堅持品牌質量先行,以科技賦能和創新思維不斷推動硬件、軟件“雙提升”。
2021年,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孟祥佳”商標,致力于打造果蔬類專業品牌。合作社花重金購進了眾多專業檢測設備,配備了產品自檢室,把控各種蔬類產品品質。合作社員工會對收進來的蔬菜進行檢測,檢測農殘等指標,確保蔬菜健康且優質。注冊了“孟祥佳”商標后,合作社開始專注設計專屬包裝,讓產品有辨識度。“合作社精心設計不同場景下的不同包裝,讓客戶和消費者可以識別、認同‘孟祥佳’品牌的蔬菜。”
在孟祥佳帶領下,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在生產基地大力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自動放風系統、日常監控系統等現代科技成果及先進設備,讓種植的蔬菜不僅比傳統種植模式產量高,品質和口感也更好。在產品自檢室后,還配備了自助過磅系統,菜農帶蔬菜前來過磅,只需輕輕刷卡就能得到相關銷售數據,實現了“云”上交易。
為暢通蔬菜銷售渠道,孟祥佳積極推進“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的銷售新模式。在線下,發揮好各蔬菜銷售市場作用的同時,合作社安排專人積極與商超、社區團購群體對接,依托規模優勢,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大型商超、市場一級批發商、蔬菜供應鏈公司等簽訂農產品訂單。
在線上,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依托互聯網積極推進網絡銷售,通過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和自有網站訂購等方式進一步拓寬了蔬菜銷售途徑。不僅解決了種植戶銷售難題,也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活力。同時,孟祥佳組建了合作社自營的電商部,利用各大電商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進行銷售推廣,不僅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速度,而且增強了廣大社員的認同感和關注度。
勇拓海外市場
“濰坊壽光菜走俏大灣區”如今成了聯結“中國蔬菜之鄉”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熱詞。近年來,包括農業農村局在內的濰坊相關部門進一步拓寬與粵港澳市場的產銷對接渠道,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生產基地執行標準。得益于此,2024年,壽光市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進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新一批認定名單。
對海外市場,孟祥佳早已虎視眈眈。孟祥佳通曉俄語,有海外留學經歷,這是他拓展海外市場的基礎優勢。“海外市場也不是誰都能進的,就比如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產品保護政策、當地還有不少競爭對手......”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出口蔬菜品類已達100種,遠銷俄羅斯、泰國、新加坡、迪拜、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年銷售數量2萬噸左右。
在孟祥佳的帶領下,如今的祥佳果蔬專業合作社現已發展成為年營業額 2億元的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壽光市級示范合作社、濰坊市級示范合作社、山東省級示范合作社,孟祥佳也被評為“壽光市五一勞動獎創建工作突出個人”、“壽光鄉村之星”“十佳新農人”等榮譽稱號。
1987年出生的孟祥佳不僅是“夢想家”,更是“實干家”。讓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感受頗深的是,祥佳合作社年銷售額由起初百萬元到現在的二億多元,公司員工也由最初的4人發展到40余人,其中留學生3名,碩士5名,本科生若干。“有想法就立即執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是這位濰坊80后新農人在面對記者采訪時的反復感悟,這些年里,孟祥佳變的是經驗、閱歷,不變的是沖勁、恒心。
“從政策扶持到資源協調,各級政府在我們創業過程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為合作社的發展保駕護航。真的非常感謝,這也給了我們堅定發展的信心。”孟祥佳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下一步,合作社將立足長遠,籌備種植基地,從源頭把控安全,做好老農人與新農人的銜接。我也要做一個更合格的新農人,傳承和弘揚濰坊‘三個模式’創新創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社會共贏。”孟祥佳的話語鏗鏘有力。
年青的力量,擔當的情懷,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這些優秀的新農人,和孟祥佳一樣,必將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他們的創新創業故事將激勵著更多年輕人廣闊天地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共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轉載自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