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在線上找咨詢師,咨詢師在線上呈現(xiàn)自己的途徑無非就是寫文章和視頻,那確實很多來訪會不自覺的認(rèn)為“你文章寫得好,那你做個案就做得很好,你講得好,那你就做得一定也不差”。
從行業(yè)內(nèi)的一個視角來看,文章寫得好和你做得好不好那是兩回事情,因為它其實是處在不同的領(lǐng)域,一個是會寫文章,一個是會講課,另外一個就是會做個案,意味著什么呢?
其實文章寫得好,不一定做得好;講課講得好,也不一定做得好。
反過來講,做個案做得好,文章也不一定寫得好,也不一定會講課。
所以這是三個領(lǐng)域,它不一定是相通。
我經(jīng)常會舉一個例子就說我們個案咨詢師就像是做一臺手術(shù),我們天天站在手術(shù)臺上面對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但讓我站在講臺上成為一個講師,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所以之前我想起幾年前和一個編輯在探討的一個問題,他當(dāng)時也是在說,“難道咨詢不就是在那里聊天講話嗎?如果咨詢就是這么一種訪談形式、聊天形式,能講得好,那能做得差嗎?”
聽起來還是蠻合理的,就是我們不就是坐在線下聊聊天嗎?你說一句,我說一句。
做個案和閑聊天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方式,咨詢師天天在做的、所面對的其實是來訪背后的一個個細(xì)微的問題,咨詢師不僅是在聽、在感受,大腦也在飛快的去運(yùn)轉(zhuǎn)、去分析,去從不同的角度去聽、去看,然后再找切入點,怎么去談,要把來訪帶到何處,要讓他看到什么......
做咨詢就是像一個主刀代夫拿著手術(shù)刀一樣,很細(xì)很慢的在做也許就是一件很細(xì)小的一個事情,很微小,你沒辦法讓一個站在講臺上的講師馬上就要做這樣一個事情。
所以你如果一個人生病了,需要手術(shù),你是找一個講得好的人給你做手術(shù),還是找一個天天拿手術(shù)刀的人做手術(shù)?
結(jié)果肯定是要選擇一個天天站在手術(shù)臺上拿手術(shù)刀做手術(shù)的這樣一個人。
其實這就是做個案和講師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做個案天天面對的是一些具體的問題,然后要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做個案就像工匠一樣,其實是屬于不同的領(lǐng)域,所以這個是不能說寫文章寫得好,做個案就一定做得好;講課講得好,做個案就做得好;會做個案,你就一定會講課;或者個案做得這么好,那你肯定會寫文章;絕不是這樣的,它就是在三個不同的領(lǐng)域。
所以來訪者如果要去選擇咨詢師的話,仍然需要了解到這個咨詢師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做什么。有些寫文章的咨詢師可能他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寫文章上,做個案的咨詢師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個案,這個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需要去了解這個咨詢師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做什么,就決定了ta是哪個身份。
(陳珂含老師口述,心小愛編輯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