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發表在北美放射學會《放射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特別是那些曾經出現嚴重癥狀的患者,他們的冠狀動脈斑塊增長速度可能比未感染者快得多!這個發現再次提醒我們,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呼吸系統,它還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長期威脅。
新冠病毒如何偷偷"侵襲"心臟?
新冠病毒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肺部,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病毒似乎有一個"隱藏技能"——它可以悄悄地通過血液"侵襲"心臟。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心臟病科研究團隊,在一項長達五年的追蹤研究中發現,新冠病毒能夠引發全身性的炎癥反應,這種炎癥在感染后的一個月內會對心臟產生顯著影響。
研究團隊使用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CTA)技術,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進行了詳細檢查。他們發現,與未感染者相比,新冠患者的冠狀動脈斑塊增長速度明顯加快。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些斑塊大多屬于"高危類型"——非鈣化斑塊,這種斑塊一旦破裂,會直接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數據背后:感染新冠病毒或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
為了得出這個結論,研究團隊分析了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間接受CCTA檢查的患者數據。最終納入研究的有803名患者,其中47.6%的人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接受的檢查。在這組人中,研究人員發現:
斑塊體積增長更快: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患者的斑塊體積年增長率顯著高于未感染者。高危斑塊比例更高:新冠感染者的冠狀動脈中出現高危斑塊的比例為20.1%,而未感染者的這一比例僅為15.8%。炎癥發生率更高:新冠感染者的冠狀動脈炎癥發生率為27%,顯著高于未感染者的19.9%。 更令人不安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新冠感染者在檢查后的一年內,出現心臟病發作、急性冠脈綜合征或中風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三倍多。這種風險甚至與患者的年齡、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無關,也就是說,無論你原本的身體狀況如何,感染新冠病毒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長期影響:新冠后遺癥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影響可能是長期且深遠的。即使患者在急性感染階段康復了,病毒似乎已經在他們體內留下了"隱患"。這種隱患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內慢慢顯現出來。
對于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來說,這項研究無疑敲響了一個警鐘。我們不能僅僅關注于新冠對呼吸系統的短期影響,更要警惕它可能給心血管系統帶來的長期傷害。
科學應對:如何降低心血管風險?
既然新冠病毒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定期體檢: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心臟和血管的檢查。控制危險因素:即使沒有感染過新冠,也要注意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時就醫:如果出現胸痛、心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這項研究再次提醒我們,新冠疫情的深遠影響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對于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來說,他們的心血管系統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作為個人,我們需要提高警惕,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作為社會,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監測和管理體系,幫助感染者度過這個特殊的康復期。
病毒雖然無形,但它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面對這場全球性的健康危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保持高度警覺,用知識和科學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參考資料:Dai, N., et al. (2025) SARS-CoV-2 Infection Association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t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Radiolog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