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5年,廈門人居設計生活節,以“涌動”為主題,寓意著力量的積聚與釋放,象征著行業內部涌動的活力與潛能。作為其中的重要板塊,人居空間設計展既是設計與石材結合的成果展示,更是相互學習、借鑒與啟發,共同推動行業發展的創新動力,為未來的人居環境提供了諸多可能性。
基于此,我們特別發起設計師與石材品牌的深度對話。訪談將圍繞策展主題、設計呈現、石材表達、人居環境等多個維度展開,我們將聽到設計師們如何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行業中的新趨勢,如何運用創新的思維打破傳統束縛,將創意轉化為令人驚嘆的設計作品。同時,石材品牌代表也將分享他們如何緊跟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策略,推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產品。這些新穎的視角將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理解設計與石材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推動行業的變革與發展。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 。
海中的巨浪,皆源自微風輕拂下的小波瀾,而偉大的思潮也往往萌芽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嘗試。空間被賦予了海洋的靈魂,以流暢的曲線勾勒出巨浪滔天的壯麗形態。取自自然之饋贈,天然石材獨特的漸變色系拼貼,自入口處悠然鋪展至翻騰的巨浪,引領著觀者一步步深入探索。石材的天然紋理與色彩變化,從深邃的藍至淺藍,再由青灰過渡到純白,營造出一種流動不息、洶涌澎湃的視覺感受,創造出豐富的展示層次和視角,讓觀者仿如置身于浩瀚的大海之中,與海浪共舞,與自然對話。
《風起浪成》承載著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對每個微小付出的致敬。每塊石片如同細小的浪花,匯聚成壯闊的巨浪。我們相信,正是每個微小的力量,匯聚而成推動世界前行的巨大能量。
《風起浪成》效果圖
卡慕白以簡潔線條和墨色變化為主要表現手段,通過不同濃淡墨色來表現質感與立體感,注重意境營造,通過留白和虛實的處理,讓觀者在有限畫面中想象無限空間,從而達到情景交融、余韻無窮的藝術表現效果。
卡慕白
藍金沙來自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表面紋理自由飄逸,風格多樣,充滿瑰麗想象。
內含天然石英與金點亮眼點綴,在光線照耀之下熠熠生輝,用于地面裝飾時,似漫步星河之上,打破沉悶帶來靈動空間體驗;裝飾于墻面時自成一景,以天然藝術名作致敬藝術大師。
藍金沙
今年廈門人居設計生活節的主題為《涌動》,其中天然石材作為落地的主材,黃老師是如何看待這兩者之間的碰撞與融合的?能否給您帶來一些設計上的思考和啟示?以及本次的策展主題靈感來自哪里?
《涌動》展現出一種動態,充滿流動、變化和生機;相比之下,石材則給人以直觀的靜態與固定之感。這兩者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十分有趣。但同時,我認為“涌動”也可以解讀為設計與石材行業的活躍態勢。天然石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且不斷發展的材料,其豐富的品種、紋理和色彩,正體現了行業的多元與活力,與“涌動”主題相呼應。因此,《涌動》與天然石材,不僅形成了視覺上的對比與融合,更在深層意義上體現了設計與石材行業的活力與變革。
這是我們 SLD連續參與空間展的第5年,這5年間紀錄著我們的成長與蛻變。今年的主題《涌動》,再一次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用作品去傳達。這次的作品《風起浪成》,是我們對過往的一個回顧,也是思考與沉淀后的成果。
今年的主題是《涌動》,從石材品牌的角度來看,鄭總有什么期待和預期?為什么決定參與本次策展,如何讓石材《涌動》起來?
“涌動”這一狀態,它呈現著無限活力與生機,還有蓬勃可能。本次參展,我們希望與設計師一起做有趣的原創性項目,不是模仿過去,而是忠于現在、忠于科技、忠于材料,將“涌動”的創意,進行具象化表達。
對于策展主題,黃老師有哪些想要著重表達的?在設計過程中,您如何平衡創意的前衛性與實用性,確保展覽既引人入勝又能引發行業內的深刻思考?
本次策展著重表達對自然力量孕育發展的敬畏與哲思。從細微起始到盛大呈現,如“風起浪成”,借作品的寓意,揭示宏大源于微小的規律,引發觀眾對生活的深度反思,感悟積累與成長的意義,這是核心的情感與思想傳達。
為了跳出石材應用的框架,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并非想著如何去展示石材,而是先思考想要表達什么,以何種形式表達,最后才考慮石材的應用和展示。這樣才能讓石材的設計無界限地延伸,不受規模及應用場景的限制,既保證視覺震撼力,激發大眾興趣,又為行業提供獨特視角,引發探索石材設計的思考與創新發展。
設計追求的是創意與實用的平衡,石材品牌也有需要平衡的東西,鄭總怎么看待平衡“感性的、先鋒性的完整表達”和“理性的、現實的做好生意”?
我們一直在努力讓石材應用變得富有吸引力、富有樂趣,希望通過形式上的創新和美觀,能夠在情感上與觀者產生共鳴。人們會選擇他們真正喜歡的東西,先去思考人們想要什么,再回溯到我們能做什么,做能夠匹配這種需求的生意,它一定不會差。
在黃老師的設計中是通過哪些具體手法或元素來體現《涌動》這一主題,使觀眾能夠直觀感受到這種動態與活力?比如色彩、形狀、材質等方面是如何體現的?
在設計中,我們以翻涌的海浪為主體,通過流暢且富有韻律的曲線模擬海浪的動態,波峰高聳,波谷低伏,引導觀眾視線隨形游走,仿佛置身于浪濤起伏的海面,簡潔而有力地呈現“涌動”的主題。色彩采用從深至淺的藍白色系漸變,從深藍的綿延海面到浪涌時的淺藍與白色,強烈的色彩遞變展現了波濤涌動的活力。而天然大理石獨特的紋理如水流漩渦與浪花飛沫,質感細膩,真實可觸。拼接時注重紋理走向與色彩分布,使整體效果自然連貫,從觸覺與視覺雙重維度彰顯主題的動態之美,令人沉浸于“涌動”的氛圍之中。
《風起浪成》效果圖
那從鄭總的角度,石材是如何幫助設計師完美表達空間和意向的?請說說最有代表性、或者最有挑戰性之處。
經過設計師的精心挑選,本次策展使用的產品藍金沙與卡慕白,卡慕白是一款非常具有東方文化自信的產品,它的山水紋理與留白意韻,能夠很好的呈現水流狀態,而藍金沙的藍色系色澤與自然閃耀的金點,就像是陽光鋪滿海面時波光粼粼的狀態。將二者的特質相互融合,再結合石材自身獨特的可塑性優勢,很好的呈現海浪涌動的自然狀態。
那對于黃老師來說,除了視覺上的展示,您如何通過空間的設計、展覽的氛圍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能否針對設計中的亮點展開說說?
空間設計與氛圍營造上,通過模擬自然情境,打造流暢靈動的海浪形態,形成沉浸式空間,配合環繞音效如海浪聲、風聲,喚起觀眾對大海的記憶與情感,使其仿佛置身其中,親身感受海浪涌動的力量,激發對自然的敬畏與向往。動線上采用曲線引導,路線寬窄變化,觀眾隨路線移動,情緒隨空間起伏,在變化中感受涌動的力量與生命的律動,最終實現情感的起伏與共鳴。
《風起浪成》效果圖
鄭總從石材人的角度來解讀這個空間,情感共鳴點在哪里?
所有宏大的作品,都是細節的堆疊與澆筑,正如風起浪成這一過程。在一片片小石塊凝聚成洶涌澎湃的建筑主體的過程中,通過設計的力量,將石材人身邊那些隨處可見原本不起眼準備丟棄的邊角料,通過二次設計加工,打造成了極具視覺沖擊力與表現力的藝術作品,將它們再次激活涌動。
在本次展覽中,黃老師又如何將石材與策展主題相結合,展現其獨特之處?在這個過程中,石材是否被賦予了新的設計語言或功能?能否分享一些創新的使用案例或思考?
我們精心篩選并拼接石材,依據其天然色澤差異,使顏色由深到淺,再由淺到深的過渡契合海浪從微瀾到洶涌的動態。這種創造性的色彩編排賦予石材敘事性,講述著“浪起”的過程。
在形狀塑造方面,我們利用先進的切割工藝,將石材打磨成流暢起伏的曲面,營造海浪形態,使原來硬朗的石材呈現出靈動、柔軟的視覺效果,拓展了石材在造型方面的邊界,賦予其全新的雕塑語言,讓觀眾直觀感受到石材也能詮釋靈動的“涌動”之態。
《風起浪成》效果圖
我們知道方案初創階段,雙方就材料和設計大方向進行了很多討論,也對方案細節展開了很多討論和推敲。最終方案得以成型,在鄭總看來,石材方和設計方成功配合的關鍵要素有哪些?有什么好的經驗分享?
真誠是第一前提,我們在初步溝通時,雙方非常真誠的提出了自己的訴求與期待,設計師們在進行創作時,也將我們的商業需求融入了進去。
關于方案的專業性方面,我們對設計師團隊報以絕對的信任與支持,雙方不斷地互相分享、碰撞,設計老師以專業視角引領,讓我們對這個方案本身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有信心去完美地呈現。
站在設計師的角度,黃老師如何確保雙方創意的有效融合,共同推動展覽項目的成功?這種跨領域合作帶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此次的設計理念,旨在將石材藝術化,而不僅僅視其為建筑裝飾材料。與品牌方多次溝通交流后,我們得到他們極大的信任與支持,反復打樣和調試的過程,既是創意的碰撞也是信任的積累,雙方致力于將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態呈現。
這種合作方式不僅讓我們探索了新型石材及加工工藝的無限可能,更激發了全新的設計思路。跨領域的合作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設計與材料之間的關系,更可以實現設計的最大潛力。
基于當前的設計趨勢和您的觀察,梁老師認為未來設計將如何演變?石材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將扮演什么角色?有哪些新興的設計理念或技術可能與石材相結合,推動石材領域的創新?
未來的設計將展現出多元的發展方向,包括注重可持續發展,追求與自然和諧共生。此外,設計將融合數字化與科技,使設計過程更加精準和高效,為設計師提供更多創意空間。同時,設計將更關注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并促成更多跨界與多學科的合作。
作為有限資源的天然石材,隨著科技的進步,開采和加工過程將變得更加環保和可持續。此外,科技還將賦予石材更多功能和表現形式。混合材料的應用亦正推動石材設計的創新發展,為設計帶來更多可能和活力。這些變化不僅拓寬了設計的邊界,也為設計注入了無限創意。
鄭總又如何看待石材在人居空間應用上的未來前景,是否存在新的藍海?
石材近幾年的技術革新不斷涌現,“預排板系統”、“智能制造設備”、“石材線鋸”、“肌理面工藝”、“AI/AR生成應用場景”等技術還在不斷地進化,這些技術在進一步減少石材進入人居空間應用的“摩擦”,讓更多人能夠放心、安心、舒心的應用石材。
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石材品牌從材料商、制造商,轉換為提供一站式的人居空間應用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鏈接設計力量、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管理,會贏得更多青睞。
作為策展設計師,梁老師對未來設計與石材結合的愿景是什么?您認為石材在未來設計中將如何繼續發揮其獨特價值,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未來設計中,石材與創新技術融合,將賦予石材新生命,展現藝術、功能與可持續性的無限潛能。從日常走到藝術表達,石材都能以耐用美觀、低碳環保之姿,融入生活各個層面,提升品質,傳承自然文化之美。
作為石材品牌,鄭總覺得當下石材應用方式是否已經得到了充分探索?未來的石材設計將如何演變?在石材行業與設計師的合作模式上是否還有應該優化、加強的方面?
首先是“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對石材設計應用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石材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其次,未來的石材設計會越來越“個人化”,更關注個人的感受與體驗,專注于人居這一具體的生活場景;最后,新設備、新技術的引入,會為石材設計帶來更多靈感與空間,也會讓石材設計涌動出無限可能。
用藝術致敬天然,藝術離不開設計,我們一直在探索,石材行業如何更好地服務與支持設計師:在前端為設計師提供石材應用設計支持,提供設計產品貼圖、為方案落地提供專業性建議、分享石材的特性、加工工藝與應用技巧等;在中端利用數字化協作工具,例如智能預排板系統、實景建模軟件等提高協作效果;在后端建立反饋和評估機制,確保合作過程的順暢運行,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不斷優化合作流程。
在商業模式上,通過跨界合作、共同營銷、聯合開發等方式,以長期發展視角推動更加成熟高效的合作模式,從而推動雙方及行業共同成長。
我們期待與更多設計師進行深入交流,建立更加頻繁的溝通機制,讓設計走進石材,也讓石材進入設計。
由梁志天先生創立的梁志天設計集團,為全球領先的室內設計企業,現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室內設計公司之一,雙總部位于香港及上海,并在北京及廣州設有分公司。逾500人的團隊精英擁有豐富的設計及管理經驗,項目遍布全球超過130個城市,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設計方案。公司在2018年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股份代碼:2262),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純設計公司。
漢榮石業是意大利高端大理石應用一站式服務商,集石材礦山運營、進出口貿易、生產加工、裝飾工程、奢石產銷于一體的綜合性石材企業。
追求天然、藝術、空間與商業的平衡,以天然石材為基點,為其注入藝術活力。專注石材現代宜居空開發與應用,構建具有活力的漢榮商業生態系統,讓更多客戶享受到天然石材應用帶來的極致體驗。
廈門石材展 掃碼預登記
尊享VIP禮遇
2025廈門國際石材展
一起釋放吧
策展 | 謝柯 × 凡希 它山之石
策展 | 莊瑞安 × 英良 巋然獨存
策展 | 黃永才 × 新鵬飛 從石頭中解放“生命的跡象”
策展 | 唐忠漢 × 金石源 空間中的空 · 間
涌動丨2025廈門人居設計生活節官宣
本文由廈門國際石材展授權轉載,城市建造家保留原創觀點
轉載請聯系授權!
| 約稿合作 |
Mor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