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
要買車的朋友注意了,最近的車圈各種大消息接連不斷,建議大家多看看再做決定。
特別是對于那些買車還不算剛需的消費者來說,近幾年可以說是國產車的高速發展期,往后看永遠有更好的車在等著你。
近日,老牌強者上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終于傳來了新的進展。
據多位行業人士透露,華為與上汽的合作模式正式敲定,將采用智選車模式,而新品牌的名字初步定為“尚界”。
天眼查 APP 顯示,上汽集團近日新提交“尚界”、"上汽尚界"等多枚商標,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
圖源:天眼查
華為和上汽作為各自領域的巨頭,他們的聯手無疑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討論這一新品牌之前,不妨先回顧一下華為鴻蒙智行的前四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
這四個品牌分別是華為與賽力斯、奇瑞、北汽藍谷、江淮汽車合作的結晶。
其中,問界憑借其豪華的定位和出色的產品力,在高端市場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智界則以科技感和性價比著稱,吸引了眾多追求智能體驗的消費者;
而享界、尊界主打高端豪華轎車品牌,兼顧商用和家用,尊界更是定位為超高端百萬級豪華新能源乘用車,可惜目前還未有實車上市。
這四個品牌各有特色,價格覆蓋了從25萬到超100萬的中高端市場,看上去似乎并沒有給“第五界”留出一個合適的價格區間。
難道說華為終于考慮要進軍下沉市場?要把華為優秀的智能駕駛技術做到更低的價格?
事實好像確實如此。
據悉,多方爆料稱新品牌“尚界”將主攻年輕化中高端市場,定價在17萬到25萬元之間,這一細分領域在鴻蒙智行的原有四界中尚未被充分覆蓋。
尚界或者說上汽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滿足他們對智能化、個性化和性價比的追求。
而此次華為與上汽的合作采用的是“智選車模式”。
這種模式意味著華為將深度參與到整車的定義、設計、研發和銷售等環節,而不僅限于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稱,尚界的首款車型將基于上汽飛凡汽車的現有產品進行改造,核心在于華為電子電氣架構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
雖然外觀設計可能保留飛凡汽車的原有風格,但智能化升級將成為這款車的最大亮點。
飛凡 F7 | 圖源:小紅書
華為的智能駕駛系統鴻蒙座艙等先進技術將為這款車注入全新的靈魂,使其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鴻蒙智行此前雖然只有四界,但與華為合作的車企并不只有4家。
華為與車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種:零部件供應模式、HI模式和智選車模式。
零部件供應模式相對簡單,華為為車企提供標準化的零部件,如激光雷達、智能駕駛芯片等,車企自行進行整車集成。
HI模式則是華為提供全棧集成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與車企聯合開發,共同打造具有智能化特色的車型。
這種模式下,華為的技術優勢和車企的制造能力相結合,能夠快速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不過,智選車模式則更進一步。
該模式下,華為不僅需要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還要深度參與產品的定義和設計,甚至在銷售渠道上也與車企共享資源。
其優勢在于能夠充分發揮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同時結合車企的制造優勢,打造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智能汽車產品。
此前,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系列就是智選車模式的成功范例,問界M7和問界M9等車型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在最初的消息中,外界都以為上汽會選擇和華為車BU團隊合作,即采用華為的HI方案。
畢竟,這種模式已經有不少車企在使用,例如長安汽車的深藍、阿維塔等,產品和銷量都還算不錯。
但出乎意料的是,上汽最終選擇了智選車模式,還主動申請了有關商標。
據知情人士爆料,華為智選車相關業務團隊已經入駐上汽集團,雙方的合作正在快速推進。
銷量下滑,上汽“幡然醒悟”
為什么說上汽此次的選擇出人意料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上汽集團前董事長陳虹。
此前,他曾明確表示,“上汽很難接受由單一一家供應商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這樣它就會成為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團不愿意出賣靈魂”,這在當時被外界解讀為上汽拒絕與華為進行合作。
圖源:微信
然而,最后人們才發現誤解了這段話的真實含義,所謂的“靈魂論”實則被斷章取義。
陳虹并非完全拒絕與華為合作,而是拒絕接受無法進行算法修改、調整、數據共享的整體解決方案,即所謂的“黑盒”模式。
上汽希望保留自主定義產品和技術路線的權利,這在當時也得到了不少車企的共鳴。
只不過,市場的變化給上汽開了個小玩笑。
上汽想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點無可厚非,可最終換來的結果卻是:2024年,上汽集團的凈利潤同比驟降80%以上。
業績的下滑讓上汽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戰略方向。
與此同時,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問界系列車型在2024年實現了42.69萬輛的年銷量,這一成績不僅讓賽力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也證明了與華為合作的巨大潛力。
傳統車企加速智能化轉型已成一股大勢,上汽自然不甘心落后他人。
而在上汽與華為的消息公布后,上汽集團的股價在單日漲幅超過7%,資本市場的強烈反應也充分印證了市場對此次合作的看好。
投資者們看到了上汽與華為合作帶來的巨大潛力,也對上汽未來的轉型之路充滿了期待。
畢竟,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地位已經不容小覷。
就不久之前,廣汽集團還發布公告,宣布要與華為合作,但其選擇的是華為車BU,即Hi合作模式,斷然不如上汽這番果敢。
不過,廣汽的選擇也從側面反映了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多元化合作能力。
圖源:廣汽集團公告
事實上,華為的智駕發展到今天,既離不開華為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投入,同時也離不開深圳這座城市的大力支持。
深圳的高校,如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與華為聯合培養AI人才,為華為的智駕算法優化提供了強大的科研支持。
華為智駕系統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和深度學習能力,正是依托深圳的科研資源得以不斷進步。
此外,深圳的國際化環境吸引了全球頂尖工程師,他們為華為構建了“人機交互友好、算法高效可靠”的智駕體驗,提升了華為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并且深圳“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也在華為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種精神推動了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突破傳統車企的思維模式,率先開放技術平臺,與多家車企展開靈活合作。
總的來說,上汽與華為的合作,不僅是上汽應對市場壓力的必然選擇,更是雙方在智能駕駛領域優勢互補的結果。
有趣的是,雖然這一次合作看上去是上汽終于妥協,選擇擁抱新時代,但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尚界”這個名字里還帶有上汽的“上”的讀音,上汽集團在這次合作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被動。
至于上汽的驕傲又會和華為摩擦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