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見山
編輯 | 西貝
01
腦白金需要新故事
咖啡界又迎來了一位新的參與者,這次是腦白金。
近期,一家名為“腦白金咖啡企業店”的線上店鋪在淘寶悄悄上線,售賣的產品是腦白金旗下零售條線的咖啡。商家營業信息顯示,該網店歸屬“上海豆你玩商貿有限公司”運營。網店內銷售的咖啡產品具體包括腦白金凍干咖啡粉、腦白金掛耳咖啡、腦白金咖啡豆3品類,目前共有9款產品在售。
天眼查APP顯示,上海豆你玩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其官網介紹表示,他們為巨人集團旗下腦白金品牌自營的一家專業咖啡經銷商,同時還自建有咖啡烘焙工廠,擁有完善的供應鏈。
也就是說,雖還未開設品牌自營的網店,但腦白金的咖啡已經在通過經銷商試圖慢慢向市場滲透。
實際上,腦白金要大肆進軍咖啡的勢頭在前陣子就有信號。12月份,巨人集團旗下的腦白金咖啡實驗室正式落戶巨人網絡園區,并舉行了首次內測會。值得注意的是,史玉柱親自參與了這次內測,并明確表示,腦白金咖啡的目標是成為互聯網公司園區咖啡的“天花板”。
在內測會上,腦白金咖啡實驗室展示了與腦白金旗下養生產品的創新融合,包括人參、黃芪、益生菌等元素,表示要“為消費者帶來一種獨特的健康咖啡體驗”。與內側會一起推出的是腦白金掛耳咖啡這一產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腦白金已將更多咖啡產品投入市場。
事實上這也并非腦白金首次跨界咖啡。去年11月,腦白金就聯合上海咖啡老字號“喬咖啡” 在上海的淮海中路開出了一家快閃店,當時打出了限期每天贈送50杯咖啡的營銷活動,并附送諸多周邊,但咖啡中并不包含腦白金成分。2022年11月,腦白金也曾在上海松江區開設一家“腦白金+cafe”咖啡館,提供6類咖啡飲品,價格基本不超過二十元。
上海豆你玩商貿有限公司的官網如今也能看到這些即飲咖啡產品。據其顯示,目前腦白金咖啡包含經典拿鐵、經典美式、經典濃縮、低因咖啡、低因拿鐵等多個選擇。
在“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廣告語的洗腦下,腦白金這一品牌形象與老年保健品緊緊綁定,也令其突然的跨界舉動看上去像是一場迷思。做咖啡,腦白金有沒有優勢?
從出發點來說,腦白金更像是在品牌老化之后迫切希望從咖啡身上找到新故事。
官網顯示,腦白金最后一次公布銷售數據是在2016年,彼時腦白金累計銷量為4.6億瓶,廣告覆蓋人群13億,總推及人次750億。往后幾年腦白金未曾公布過業績,其天貓旗艦店顯示,腦白金系列的產品銷量多在三位數。
腦白金在過去的火爆要多歸功于它的轟炸式廣告。在當年的宣傳中,腦白金被賦予“年輕態、健康品”、能讓人“腸道好、睡眠好、精神好”等特點,仿佛是一種功效強大、無所不包的高檔保健品。但隨著消費者變得越發“聰明”,大家開始發現,它的說明書上主要成分其實只有褪黑素與淀粉——這兩樣在眼下都不是什么稀罕物。
于是在過去,腦白金開啟了一場瘋狂的年輕化變革,例如聯合網易云音樂LOOK直播打造睡眠音樂;聯名熊貓商店和NOCAOproject,推出年輕人喜歡的聯名合作款服飾;還積極聯動網游,在等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合作推出各種活動,與年輕人互動等等。2022年,還曾試水過針對年輕人養生需求的“腦白金+”產品,但都沒在市場上激起足夠的水花。于是可以理解,咖啡成了這個品牌最新的期望。
02
多大勝算
咖啡雖是如今如火如荼的年輕消費品類,但是腦白金在這條路上究竟有多大勝算卻要打上問號。
近兩年,咖啡已經成為快消品類中競爭最為激烈的賽道。僅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國共有咖啡門店數約19.16萬家,一年中新增咖啡店9.5萬家,但同時也有4.4萬家店倒閉。大批創業者涌入咖啡賽道,由此也開啟了殘酷洗牌,門店之間到了貼身肉搏的程度,其中生命周期最短的僅有2-3個月。
頭部品牌仍在飛速狂奔。財報數據顯示瑞幸咖啡2024年第三季度凈新開門店1382家,環比增長6.9%。截至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數量為21343家,包括13936家自營門店和7407家聯營門店。緊追其后的是門店已經突破萬家的庫迪,與已超8000家店的星巴克。
中腰部咖啡品牌在過去已經受到擠壓。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連鎖精品咖啡品牌Seesaw逐漸關閉各地門店,已經波及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城市,門店規模今年1月初還有的130多家,到現在已縮減了三分之一。
Seesaw的創始人曾在回應媒體關店一事時表示,這屬于品牌的區域聚焦策略,公司打算精細化管理,此后還會繼續開店。但截至目前情況卻并不見好轉。今年3月至今,Seesaw先后被曝拖欠貨款與員工薪資,至11月,創始人吳曉梅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
此外,一年時間里,經典的老品牌“太平洋咖啡”門店也已經減少百余家,去年8月還曾傳出可能會被賣身的消息。
與此同時,咖啡連鎖化率卻在提升。據《中國咖啡產業報告2024》,當前我國前十咖啡品牌門店占比27%,其中瑞幸、星巴克、庫迪、幸運咖、manner等均在快速開店擴張,瑞幸在所有城市等級處于絕對領先位置——市場明顯呈現出馬太效應,更不用提小的咖啡品牌與咖啡店的生存空間。
實際上在腦白金之前,已經有不少品牌看到了咖啡賽道的新機會,中間也不乏以營銷博人眼球的品類,養生咖啡就是其中的一種。例如同仁堂曾推出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等產品。包裝咖啡上,也有試圖將產品營銷得更為精致、更容易出片的PH咖啡等新品牌出現,但目前的結果來看,這些都“劍走偏鋒”的定位都未能將產品捧向火爆。
03
跨界難,跨界咖啡更難
要打入咖啡市場,考驗的不僅是腦白金的營銷,還有供應鏈與渠道開拓能力。
加盟、價格戰成了頭部品牌強有力的跑馬圈地武器。2023年,庫迪咖啡率先發起“9塊9”的咖啡價格戰,隨后瑞幸應戰。這場低價戰改變了中國消費者對一杯咖啡的價格心智,不光大大小小的咖啡店被卷入其中,即使是最大的連鎖品牌也未能逃脫由此帶來的“焦慮”。最為明顯的就是,入華已經20余年的星巴克,也開始向消費者派發優惠券。
但即使是在萬店規模下,要做到這樣的低價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庫迪方面對外披露的咖啡成本結構為,咖啡豆在3元多,加上牛奶,一杯拿鐵的成本就變成4-5元,房租、人工的成本都在不到2元。因此該品牌對外表示,一杯咖啡在9.9元以內可以做到不虧。
然而,實際情況則可能并非這樣。從財務數據反映來說,低價戰已經令頭部品牌流血。2024年第一季度,在經歷連續八個季度的持續盈利后,瑞幸咖啡再次出現虧損,整體經營虧損6510萬元人民幣。瑞幸的首席財務官安靜把這一點主要歸因于持續開展的“9.9 元咖啡”活動,稱其導致了瑞幸產品的平均售價降低。也正因此,從2024年初開始,瑞幸開始縮水9塊9的活動范圍。
絕對的低價要求咖啡品牌在極大規模之下實現對成本的極致壓縮,為了攫取更大利潤空間,頭部品牌拋出一低再低的門檻吸引更多加盟商入局,例如庫迪最新推出的店中店模型,加盟費用已經低至3萬元。從市場范圍來說,這些品牌正保持著在高線城市加密、下沉市場持續滲透的策略,但能保證加盟店盈利的優質點位越來越稀缺。
相對成功的跨界選手實際上是餐飲品牌,例如肯德基旗下的KCOFFEE,去年4月開出它的第一家門店,今年7月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宣布,門店數量已經達200家,并預計在年底該數字可突破300家。此外,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也受到消費者歡迎。
這些跨界選手成功的原因來自于其強大的供應鏈與成熟的門店網絡。窄門數據顯示,肯德基與麥當勞目前在中國分別擁有11208家與7377家店,而KCOFFEE與麥咖啡都在其餐廳中出售。借助兩者強大的品牌效應與廣泛的餐廳分布,順利在消費市場扎根。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頭部咖啡品牌也早在凍干咖啡等零售領域有所布局,并已擁有良好的消費者心智基礎。除了“養生”這樣的包裝外,腦白金咖啡難言有更為有力的競爭條件。而它對自己未來的預期,“互聯網園區咖啡天花板”,也可能困難重重——在這類工作區域,已經集中了瑞幸、庫迪、manner等品牌,腦白金要在層層包繳之下突出重圍,有著相當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