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孫大伯
我叫孫有慶,今年76歲了,退休前是廠里的技術工人。老伴走得早,膝下無兒無女,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退休后每天除了去公園遛彎,就是在家看電視,日子過得單調又冷清。
3年前,我到樓下買米,準備扛上5樓,結果在樓道一個沒走穩,摔了一跤。畢竟年紀大了,當時我覺得腿疼得厲害,忍不住“哎呦”一聲,結果引來了鄰居小伙,小陳。
小陳看見我摔倒了,旁邊還倒著大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說:“孫伯,您沒事吧?我扶您起來,你看看要不要去醫院?”
在小陳的攙扶下,我站起來,感覺腿有點疼,又在樓梯臺階上坐了下來。我說:“不礙事,就是磕著膝蓋了,你看,蹭破點皮,沒事兒。”
但是小陳還是不放心,他對我說:“孫伯,您先坐一會兒,我把米給你扛上去,先放我家,然后我帶你下去小區的衛生所看一下再說,不能大意。”
其實,我是想把鑰匙給小陳,讓他把米直接幫我扛到家里,但是他不接鑰匙,說家里沒人,他拿鑰匙進去不方便。
從這件小事,我看得出來,小陳人品不孬。
小陳20歲出頭,好像是做銷售工作的,工作挺自由,掙得也不少,所以我白天也經常看到他。我們見了面常打招呼,我做了好吃的也會給他送一些嘗嘗,他偶爾會幫我干點重活。
當然,我這人要強,一般也不麻煩鄰居,尤其是這個小伙子,我害怕招人煩。
小陳送完米上樓,很快下來了,然后不由分說,背起我就下樓了。
到了樓下衛生室,醫生看了看,說確實沒有傷到骨頭,真是萬幸,畢竟我都70多歲了。
然后醫生幫我上了點藥,又開了一些消炎的,還有每天需要涂抹的藥水,然后囑咐小陳:“小伙子啊,你爺爺年紀大了,你以后可看顧好啊,別讓老爺子自己一個人搬重的東西了。”
小陳一聽,連連點頭,并向醫生致謝。他沒有否定我是他爺爺,估計也是不想讓醫生對我這個孤寡老人有看法吧。
但是,從這件事中,我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既然小陳跟我是鄰居,又不反感我,還這么熱心,干脆以后就讓他“幫忙”照顧我吧。
說是幫忙,其實我也不想倚老賣老,欺負人家小伙子。我決定每個月給他2000塊錢,就讓他定期幫我換換桶裝水,采買米面,干一些重活,還有對老年人來說有些吃力的活。
還有,我病了的時候,他給我做幾天飯,或者買飯,照顧照顧都行。還有需要去醫院體檢的時候,他陪我做個伴,幫我掛個號什么的。
我知道2000塊錢不多,但是我這個人麻煩事很少的,我身體還算硬朗,能自己干的事情,堅決不麻煩人。
當然,后續我年紀大了,身體確實不行了,我會再加錢,只要小陳不嫌我麻煩。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小陳的時候,他一臉為難,他說:“孫伯,都是鄰居,我幫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點問題都沒要,但是要錢就不合適了。”
我說:“你要是不要錢,那我就不麻煩你了,總不能白白使喚你吧。一個月就給你2000塊錢,一點也不多,但是我事兒也少,你就收下吧,就當是可憐我這個糟老頭子了。”
小陳看我都這么說了,也不好再推辭。于是,我心里有底了,因為小陳每天只要在家,都會來看看我,問問我有什么事兒需要他做沒有。
我都是笑著說:“沒有,沒有,有了我就告訴你,不會跟你客氣的。”
可能是他覺得拿了我的錢,不干活不好意思吧,每天他上班走之前,都會問我有沒有垃圾要扔,幫我帶回去。
中午他下班回來之前,也會給我打電話,問我需不需要他帶點什么飯菜。如果我們都不想做飯,他要么幫我點外賣,要么帶著我一起下樓吃他們年輕人覺得很好吃的美食。
我這人雖然要強,但是愛嘗試新鮮事物,我喜歡跟年輕人交流,去嘗一嘗年輕人愛吃的東西。小陳看我這么開明,周末還會教我打游戲,刷視頻……
每天,有小陳的陪伴,我都很開心,覺得日子沒有那么單調乏味了……
放假的時候,小陳比較宅,我就會喊他來家里吃飯。而他,就陪我聊天,跟我講網上的新聞和趣事兒。晚上,他要健身,還會陪我一起下樓,他健身,我散步,然后一起回家。
而我,也會叫他學做一些美食,這小子一開始不想學,但是一想到我做的飯菜那么可口,萬一哪天我做不動了,他就吃不到了,就愿意學了。
漸漸地,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不再覺得孤單,每天都有盼頭。鄰居們都說:“孫伯啊,你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啊。”
我知道,這都是因為有了小陳的陪伴。
而小陳,因為我教他學做飯,還有讓他學養生,生活習慣也開始規律了,還交上了女朋友。
人家有了女朋友,我這個老頭子,自然也不愿意多打擾他了。小陳大概是看出了我的變化,后來竟然對我說:“孫伯,我干脆認您當爺爺吧?反正我爸媽走得早,我現在也算是孤兒了。”
是啊,我這才想起來,小陳的爸媽,前幾年相繼去世,這個小伙子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那段時間,我也沒少幫他,但他是個樂觀愛笑的孩子,我一直以為他很快走出來了。
沒想到,小陳也很介意自己“孤兒”的狀態,說自己夜深人靜的時候,一想起爸媽,也會抹眼淚。他之所以答應照顧我,其實也因為他經常一個人也很孤單。
通過跟我相處,他也體味到家庭的溫暖,所以就算不收錢,他也愿意照顧我。
如果別的孤寡老人遇到鄰居小伙子來認“爺爺”,估計會覺得他別有用心,但是我不這么想。
小陳的爸媽我都認識,是很正派的人,小陳也是個好小伙。我除了這套老房子,也沒有多少存款,只不過夠養老罷了。
而小陳,自己有兩套房子,一套這個原先跟爸媽一起住的老房子,還有一套準備結婚用的房,暫時出租出去了。他自己工資也高,根本不圖我的錢。
于是,我答應了小陳的提議,我們變成了“爺孫倆”。
自從他喊我爺爺開始,就開始拒絕我每個月給他2000塊錢,還說:“誰家大孫子照顧爺爺,還收錢啊?”
可是我執意給他,我說:“誰家爺爺給孫子零花錢,孫子拒絕啊?”
然后我們哈哈大笑,這每個月2000塊錢的來往,還是繼續了下去,到如今已經3年了。
去年年底,小陳結婚了,婚事是我幫著張羅的,“孫媳婦”也很懂事,不僅沒嫌棄我這個老頭子,還會跟小陳一起照顧我,陪我聊天,帶我玩游戲。
而且,小陳還會用我給他的那2000塊錢買了新衣服、新鞋子送給我,還帶我去旅游。我嘴上說著"浪費錢",但心里卻樂開了花。
從73歲開始,我每個月給這個鄰居小伙2000塊錢,到現在我已經76歲了。這中間我們經歷了很多,關系早已超出了普通鄰居的界限,我真的把他當親孫子看待了,而他也把我當作了親人。
現在,在小陳兩口子的照料下,我的身體依然硬朗,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鄰居們都說我有福氣,有個這么孝順的“大孫子”。
我聽了,總是笑瞇瞇地說:“是啊,我這是撿到寶了。”
而小陳也常說:“是我撿到寶了才是!有爺爺在,我也算有家,有親人了。以后,我給您養老!”
我聽了,心里暖暖的。我知道,自己雖然無兒無女,但晚年卻比誰都幸福。因為我不僅有了一個孝順的“大孫子”,還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和快樂。
孫大伯的故事,讓人很感動,覺得很溫暖。有時候,親情不一定要靠血緣來維系,真誠的付出和關愛,同樣能創造奇跡。
孫大伯無兒無女,老伴去世得早,一個人孤孤單單,一直覺得沒意思。而小陳父母走得早,也覺得自己是個“孤兒”。
兩個孤單的人為鄰,相互關心和幫助,慢慢成了一家人,確實讓人感動。
【原創生活故事,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采訪稿,如今熱衷生活故事寫作。
關注【檸果不是果】大家每天一起交流,相互取暖,共同進步。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