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食品和飲料中食用人工甜味劑(ASWs)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ASW相關CVD的分子機制仍然未知。
2025年2月19日,澳門科技大學CaoYihai、山東大學張澄、ChenYuguo、張運共同通訊在Cell Metabolism(IF=27.7)在線發表題為“Sweetener aspartame aggravates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insulin-triggered inflamm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表明甜味劑阿斯巴甜通過胰島素引發的炎癥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該研究表明食用0.15%的阿斯巴甜(APM)顯著增加了小鼠和猴子的胰島素分泌。雙側膈下迷走神經切斷術(SDV)消除了APM升高的血液胰島素水平,證明了副交感神經激活在胰島素分泌調節中的重要作用。
不停地給ApoE-/-小鼠喂食APM通過胰島素依賴機制加重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生長。在ApoE-/-小鼠體內植入胰島素緩釋泵加劇了動脈粥樣硬化。全基因組表達譜發現CX3CL1趨化因子是胰島素刺激的動脈內皮細胞中上調最多的基因。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CX3CL1受體Cx3cr1基因的特異性缺失完全消除了APM加重的動脈粥樣硬化。該發現揭示了APM相關動脈粥樣硬化的新機制,內皮細胞CX3CL1-巨噬細胞CX3CR1信號軸的治療靶向提供了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CVD的方法。
人工甜味劑(ASWs),也稱為非營養甜味劑(NNSs),作為熱量糖的替代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阿斯巴甜(APM)是一種常用的甜味劑,比蔗糖甜約200倍,其在添加食品和飲料中的熱值幾乎為零。根據FDA的規定,歐洲APM的最大推薦日攝入量為40 mg/kg體重,美國為50 mg/kg體重。遺憾的是,成人和兒童無意中攝入的APM通常超過FDA當局建議的水平,并與各種健康并發癥有關。根據已發表的報告, APM與各種疾病有關,包括肥胖、二型糖尿病(T2DM)、癌癥、心血管疾病(CVD)、過敏、神經障礙和行為障礙。然而,APM消費的健康影響,特別是其長期消費的后果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積累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表明,通過調查高血壓、血管功能障礙、炎癥、體重增加和腸道微生物群擾動等因素,ASW 消費是 CVD 的潛在危險因素。然而,幾項研究表明對體重或葡萄糖體內平衡沒有不利影響。最近一項基于103,388名人類參與者的前瞻性大型隊列研究表明,較高的ASW攝入量(尤其是APM、乙酰磺胺酸鉀和三氯蔗糖)與CVD的高風險之間存在潛在的直接聯系。因此,大多數公布的數據通常支持ASW攝入量參與導致CVD。
機理模式圖(圖源自Cell Metabolism)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ASW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一些新的機制見解,包括(1) APM增加嚙齒類動物的血胰島素水平,(2) APM加劇實驗動物中APs的形成和生長,(3)發現APM觸發的動脈粥樣硬化的胰島素依賴機制,(4)發現內皮CX3CL1-單核細胞/巨噬細胞CX3CR1信號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機制,以及(5)在靈長類動物中證實APM增加血胰島素。該研究為ASW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提供了新的機制見解,并為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潛在治療確定了幾個新的治療靶點。
參考消息: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5)000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