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作為傳統手工藝中的璀璨明珠,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時代記憶,散發著別樣的魅力。為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1月13日,計算機學院掛靠團委中心青年發展部的實踐隊員們走進水韻社區,開展“紙鳶翩躚映華年,非遺傳承夢飛揚”寒假社會實踐風箏文化推廣活動。讓古老的風箏文化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煥發出新的活力,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之路增添青春足跡。
圖為實踐隊與孩子們的合影。劉豐勝供圖。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劉豐勝供圖。
在社區活動現場,實踐隊員田晨瑋向大家講解風箏的歷史文化、制作工藝以及放飛技巧,現場孩子們充滿熱情,氣氛熱烈非凡,大家全神貫注地聆聽,仿佛穿越時空,見證了風箏的發展歷程。隨后,實踐隊員們精心策劃了一場風箏制作活動。在隊員們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親手觸摸到了傳統手工藝的溫度,感受到了那份獨特的魅力。這一環節不僅是創意與傳統的完美交融,更是孩子們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極致綻放。他們拿起五彩斑斕的顏料,在風箏上自由揮灑,繪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制作完成后,便是令人期待的放飛時刻。大家紛紛來到戶外,在方言瑞、董仲凱等隊員的幫助下,孩子們手中的風箏緩緩升起,各式各樣的風箏爭奇斗艷,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風箏翱翔天際,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笑容,仿佛將自己的青春夢想也一同送上了藍天?;顒咏Y束后,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這些活動不僅讓風箏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傳承的種子,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他們表示將繼續努力,將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活動中,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熱愛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劉豐勝供圖。
圖為社會實踐現場。劉豐勝供圖。
此次“紙鳶逸韻,風鳶和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功開展,對于聊城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實踐隊員們來說,不僅是一次對風箏文化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青春的歷練與成長。在實踐過程中,隊員們深刻認識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并將這份責任扛在肩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風箏文化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他們將繼續在傳承文化的道路上前行,用青春的熱情和智慧,續寫風箏文化的嶄新篇章,讓這古老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