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703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來源: 咖門
作者:靜子
最近,年輕人流行起“去豬圈喝咖啡”。四川、江蘇、云南等地,一批“豬圈咖啡”持續走紅。
你以為它們是一時博眼球,實際很多店都在穩定經營“悶聲賺錢”。據悉,南京的“豬圈咖啡”前年10月開業,至今穩定經營;都江堰的豬圈咖啡,自2017年開業以來,年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Kitsch小魔仙
01
“豬圈咖啡”各地走紅
開在南京郊外老母豬溝的一家“豬圈咖啡”熱度就很高,不僅有瓦房、農舍、院墻,還有一個豬圈。豬圈里真的有豬,甚至有4只。 如此“畫風炸裂”吸引了許多人打卡光顧,有不少人拖家帶口驅車前往。
顧客或端著咖啡在豬圈旁圍觀,或和跑到腳邊的豬一起共享院子。此情此景,反差中竟透露出一絲和諧。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Metric Void
一則近萬贊的熱門探店視頻顯示,這家店內還貼著“豬仔解剖圖”和“豬八戒”的圖片,應景的同時又有一點“惡趣味”。
網友調侃:“是不是過完年又要換一批豬了?”不過該店主理人表示,店里的豬是寵物豬,不會長得過大,也不會被做成食物,網友們可以“放心”。
本以為如此的豬圈咖啡只是一時的引流“噱頭”,沒想到這并非個例。 四川都江堰、云南麗江、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昆山、南京等地都涌現了一批豬圈咖啡,而且不少豬圈咖啡都穩定存續多年。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ionicbond007
為什么要開一家豬圈咖啡?南京這家咖啡店的主理人表示,其所在的老母豬溝自然風光很好,自然徒步路線上有許多休閑、徒步的游客。
“在這里開一家咖啡店不愁客流量,而且叫豬圈咖啡也算應景。”這或是許多豬圈咖啡經營者的初衷。但究其根本,豬圈咖啡之所以“遍地開花”,持續吸引顧客,還有許多秘密可挖。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ionicbond007
02
“豬圈咖啡”的經營之道
深入觀察這些受歡迎的“豬圈咖啡”,我發現它們的一些經營之道。
1、遠離都市,放得下“豬圈”
“豬圈咖啡”多選址于鄉村或景區周邊,通常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或旅游資源,能提供區別于城市的環境體驗。比如都江堰的豬圈咖啡位于石羊鎮七里詩鄉景區,景區占地面積220余畝,綠植覆蓋面積達51%,川西林盤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游客。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Kitsch小魔仙
西江千戶苗寨的豬圈咖啡位于山頂,在店里就能俯瞰苗寨全景。游客到店喝咖啡,順道也是一次登山體驗。
去年“公園20分鐘定律”火爆網絡,背后是都市打工人親近大自然、短暫逃離當下的強烈需求,遠在鄉村的豬圈咖啡由此成為目的地。此外,店鋪 淡旺季比較明顯,周末和假期的生意好于工作日,登山、徒步和親子群體成為常客。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ionicbond007
既然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最大賣點,那空間就得足夠大,大到放得下“豬圈”。
2、越有“豬味”,越受歡迎
在豬圈咖啡,“豬味”(豬的元素)也成為差異化賣點。
裝修普遍會保留豬圈的原始風貌,營造“原汁原味”的自然感,并以此作為門店風格。
比如都江堰豬圈咖啡把豬 食槽、瓦罐、石磨等老物件作為裝飾,泡菜壇做成小豬形狀。 在店里不僅有豬擺件“伴讀”,還能看到“母豬上樹”; 而 麗江豬圈咖啡設計則 成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專門劃出小香豬活動區域,網友調侃“連豬都變得古色古香”。
圖源小紅書博主@八九不離食
南京豬圈咖啡保留鄉村建筑外觀,門口有一頭豬抱著“我在豬圈里很想你”的牌子歡迎顧客,店內的幾頭豬時常走出豬圈四處溜達,十分“原生態”。
豬圈咖啡一般都會豢養一只或多只小豬,供顧客“擼豬”。店里的寵物小豬一般性格溫順,會被定期認真清洗,保持衛生,為顧客提供情緒價值的同時,也會格外注意避免食品安全問題。
“但畢竟是豬,再干凈也會有豬味。顧客也有一定預期,有的甚至就是奔著豬味來的。”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Kitsch小魔仙
寵物豬不能吃,但豬圈咖啡提供可以吃的“豬產品”。幾乎每家豬圈咖啡都會推出以豬為主題的特色飲品,比如豬豬拿鐵(小豬圖案拉花),可愛又出片。
都江堰的豬圈咖啡甚至推出“生態咖啡豬”,號稱食用綠色食品和咖啡豆長大,肉質細膩、口感鮮美。網友辣評“豬聽了都要瑟瑟發抖。”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Kitsch小魔仙
3、高客單價,堪稱“咖啡界的農家樂”
雖然叫豬圈咖啡,營收方式卻不局限于咖啡。總的來說,以咖啡為主,結合當地特色推出特色飲品和簡餐。
都江堰豬圈咖啡除了咖啡,還提供川西蓋碗茶、特色中餐、火鍋等;麗江豬圈咖啡則以云南特色茶飲和高品質咖啡為主,同時提供甜點和小吃;南京豬圈咖啡則以咖啡和輕食為主。
客單價普遍在30~60元之間,既考慮到大眾消費能力,又保證了利潤空間。 餐食之外,“豬圈咖啡”還將多元業態相融合,拓展消費場景。
來源于小紅書博主@Kitsch小魔仙
比如都江堰豬圈咖啡設置了戶外親子運動場、田園民宿、網紅甩橋等設施。
有網友曬出玩攻略:購買108元的“套票”,讓孩子體驗叢林探險和蹦床,48元購買15分鐘卡丁車,28元體驗射箭,再買1把2元的菜喂小豬,不到200元盡情玩一天。
豬圈咖啡大多通過復合業態拉高客單價,增加營收。 這樣集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自然體驗,更像是“農家樂”。
03
從豬圈咖啡看“村咖”
遠離都市卻活出精彩的豬圈咖啡,是“村咖”的一個縮影。
伴隨星巴克“進村”,咖啡不斷下沉,“村咖”正成為行業不容忽視的一波“新勢力”。
中國青年報近期報道顯示,截至2024年,全國共有4.4萬余家咖啡館位于村里,“村咖”數量較多的省份有云南、廣東、安徽、河南、浙江。
農村正在成為咖啡的新型試驗田。除了豬圈咖啡,農村還吸納了許多熱愛咖啡的年輕創業者。
比如90后體制內工作5年的趙倩,辭職后2023年10月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汀溪蘇紅上漕村開了一家名叫“宇宙是個糧倉”的咖啡店。 小店面積28平米,由牛棚改造而成,前期投入12萬元,“剛開始生意一般,后來經過自媒體宣傳,加上鄉村旅游興起,以及本身處于皖南川藏線,客流量漸漸大起來,月營收12萬元,單日最高出杯量800+。 ”
趙倩說,當地政府很支持“村咖”項目,在“宇宙是個糧倉”開業后,當地又開了60多家“村咖”。
“村咖”火熱的背后,與鄉村旅游的熱潮有很大關系。這波熱潮中,鄉村咖啡館不僅成為游客體驗鄉村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人的咖啡文化。在這里,一杯咖啡脫去了小資屬性,也不再是打工人的提神飲料,而是鄉村閑適生活的一部分,將情緒價值具象化。
激烈的咖啡競爭格局之下,遠離都市是一個好出路嗎? 包括趙倩在 內的多位“村咖”主理人認可“村咖”的差異化定位,但也依然清醒地看到了問題。
“村咖數量的增加會削弱其稀缺性,如果不做好產品服務,回歸咖啡店本身,大部分村咖的前景堪憂。”趙倩表示。
文章來源:咖門(作者 | 靜子)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READ MORE
寵物相親市場也悄然興起了
2-21
價格下來后,醫院還能買到進口原研藥嗎?
2-21
“閑魚”成了年輕人輕松賺錢的“新神器”
2-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