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思考:不僅是法國,受到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不少地方的葡萄酒消費都受到了影響,法國作為世界上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受到的影響更為直接,使得法國葡萄酒在市場上持續受到挑戰,未來法國能否重新奪回其市場地位,還取決于其對當下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
法國在全球酒業版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不僅擁有眾多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法國酒莊也不在少數,并且產出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品牌。然而近年由于葡萄酒產業遭遇產能過剩,價格崩盤、酒莊倒閉、工人失業的連鎖反應持續發酵。
在這背后,經濟衰退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市場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伴隨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樣化,新興葡萄酒產區的崛起等均對法國酒莊造成了沖擊。
2024年法國酒莊破產案同比增加55%
根據調研機構Altares / Dun & Bradstreet發布的最新“法國商業破產和保護措施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破產酒莊的數量相較于2023年的136家,增長了55%,從具體數據來看,2024 年的酒莊破產數量相較于2023年增加了75家。
與整體企業破產率相比,法國酒莊的破產率大幅增長,2024年整個法國企業的破產率同比增長了17%,而酒莊破產率則高達55%,兩者對比鮮明,也反映了法國酒莊確實遭遇了經營困境。
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Altares研究負責人Thierry Millon特別指出,酒莊的破產狀況還在持續惡化,目前任何地區都未見改善的跡象。據了解,破產狀況在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進一步加劇,2024年最后三個月共發生62起酒莊破產案,與2023年同期的39起相比增加了59%。
傳統葡萄酒的吸引力不斷降低使得葡萄酒飲用量大幅減少,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1945年法國人均年消費葡萄酒高達136升,而最新的數據顯示這一數字已暴跌至38升,降幅超過80%。
法國酒莊的經營模式相對傳統,許多酒莊仍然堅持手工釀造、小規模生產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保證葡萄酒的品質,但也導致了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興葡萄酒產區的酒莊采用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方式,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份額。
比如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葡萄酒產量不斷增加,這些新興產區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先進的種植技術生產出了品質優良、價格親民的葡萄酒,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利潤、市場份額均受擠壓
法國酒莊破產潮的背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原本就面臨供過于求的局面之下,生產成本卻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使得酒莊經營負擔加大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處于劣勢。
過去幾年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以及能源費用的攀升給酒莊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就生產成本來看,由于氣候變化導致葡萄的產量不穩定,價格也隨之波動,法國南部的一些葡萄園在過去幾年里頻繁遭受干旱和高溫的困擾,導致葡萄產量大幅下降,價格上漲了30%以上。而釀酒所需的橡木桶、酵母、酒標等其他原材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相較過去十年增長了約40%的人力成本也是酒莊面臨的一大難題,同時酒莊還面臨設備更新和維護成本的壓力。
其他新興產酒國的興起也沖擊著法國酒莊的市場份額,法國海關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法國在全球葡萄酒貿易中的份額從35%萎縮至28%,而智利、南非等國的市場份額翻了一番。
以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為代表的新興產酒國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先進的種植技術迅速在全球葡萄酒市場中嶄露頭角。
在智利中央山谷的機械化莊園里,每瓶成本僅2歐元的赤霞珠正通過跨境電商涌入歐洲。據統計,智利葡萄酒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00年的5%左右增長到了2024年的15%左右,成為了法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勁競爭對手。
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業注重科技創新和市場推廣,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葡萄酒產品,其西拉葡萄酒以濃郁的風味和強勁的口感在國際市場上備受追捧,并且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逐年增長,對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造成了一定的擠壓。
除了新興產酒國的競爭外,其他酒類替代品也對法國酒莊的市場份額產生了沖擊。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一些低酒精度、健康型的飲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啤酒、氣泡水、果汁等非酒精飲料在市場上的銷量不斷增加,對葡萄酒的消費產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特別是在一些社交場合和餐飲場景中,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啤酒或氣泡水等飲品,而不是葡萄酒。
產業鏈受到沖擊
曾經法國酒莊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品質在全球葡萄酒市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產品供不應求,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依托酒莊生存的上游原料供應商和分銷商受到了直接影響。
特別是葡萄種植戶,一些小型葡萄種植戶長期與酒莊簽訂合作協議將葡萄銷售給酒莊,一旦酒莊破產,這些種植戶的葡萄失去銷售渠道就面臨著滯銷的風險。據當地農業協會統計,在酒莊破產較為集中的地區,約有30%的葡萄種植戶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銷售困境,收入大幅減少。
在分銷和銷售方面,由于酒莊破產,一些依賴法國酒莊產品的分銷商失去了重要的貨源,而尋找新的供應商又面臨產品線調整,耗時且成本高昂,同時市場上葡萄酒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想要找到具有競爭力的替代品顯得尤為艱難。銷售渠道同樣遭受重創,一些小型酒莊的葡萄酒由于酒莊破產無法進入市場,原本依賴這些酒莊產品的銷售渠道出現空缺,導致小型酒商和零售商銷售額下滑,經營舉步維艱。
另一個受到明顯影響的則是當地就業市場,酒莊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葡萄種植、采摘、釀造到銷售、旅游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酒莊破產后,這些崗位大量減少,許多員工面臨失業的困境。據統計,在酒莊破產較為集中的地區,失業率上升了5-10個百分點,在法國南部的一個葡萄酒產區,由于多家酒莊破產,當地的失業率更是從原本的8%上升到了15%。
除了酒莊直接的就業崗位減少外,與酒莊相關的產業也受到了沖擊,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市場的壓力。而酒莊作為當地的重要產業,對地方財政收入有著重要的貢獻,酒莊破產后,稅收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受到了影響。
法國作為全球知名的葡萄酒生產國之一,其酒莊在全球酒類市場中都有一席之地,在其酒莊破產后葡萄酒的供應量減少,短期內可能會推動葡萄酒價格上漲,尤其是一些知名酒莊的破產可能導致優質葡萄酒稀缺性增加,從而推動價格大幅上漲。比如2024年法國某知名酒莊破產后,其生產的一款頂級葡萄酒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上漲了30%以上。
隨著法國酒莊的破產,消費者偏好也可能發生變化,一些消費者對法國葡萄酒的信心可能會受到影響,轉而選擇其他國家的葡萄酒,而消費者的口味偏好也在不斷變化,更加注重葡萄酒的性價比、個性化和健康因素,一些新興產酒國的葡萄酒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較低的價格,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紅酒消費量在下滑
法國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近幾年呈現出顯著的變化,數據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紅酒消費量已下降約90%,自1945年以來,葡萄酒總消費量下降了80%以上,且這一趨勢仍在加速。
而在年輕一代中,飲酒習慣的轉變更為明顯,他們對葡萄酒的興趣遠低于老一輩。據調查,18-35歲人群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轉向啤酒和烈酒,2021年在35歲以下人群中,啤酒占酒精飲料購買量逾三分之一,而葡萄酒和汽泡酒的占比僅為27%。
就葡萄酒而言,大多數會進行配餐飲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一消費場景下的消費量有所下降。而且法國政府開展的防酗酒宣傳運動讓人們對健康飲酒的意識逐漸提高,使得消費者在選擇飲品時更加謹慎。
而國際市場中葡萄酒的消費量也在下滑,在美國、英國等一些傳統的出口市場,法國葡萄酒的份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美國對法國葡萄酒征收25%關稅的操作導致法國葡萄酒對美出口出現了高雙位數下降,價格競爭力也隨之下降。關稅實施后,智利、澳大利亞等國的葡萄酒則趁機擴大了市場份額。
在中國等新興市場法國葡萄酒的需求也同樣受到了影響,隨著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和需求逐漸多元化,雖然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仍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其他國家的葡萄酒也在不斷涌入,澳大利亞、智利等國的葡萄酒憑借性價比優勢在中國市場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一些消費者認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果香濃郁、口感醇厚,且價格相對較為親民,更適合日常飲用。
過去幾年,全球經濟動蕩調整,經濟形勢、消費觀念和文化等因素均影響著消費者的偏好變化,尤其是經濟不景氣時期,可能會減少對高端葡萄酒的消費,而且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求增加,一些小眾品牌、特色葡萄酒受到了關注。雖然一些高品質葡萄酒以及拉菲、拉圖等著名酒莊的頂級葡萄酒仍有市場,但整體來看,法國紅酒市場的需求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直接影響了紅酒價格?
葡萄酒投資公司Cult Wines2024年初的一份研究顯示,過去一年在wine-searcher上搜索量最大的葡萄酒中,只有12款在過去30個年份中的價格出現了正增長,與此同時,在2700款葡萄酒的數據庫中,將近90%的葡萄酒均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四分之一的葡萄酒均價下降幅度超過10%。
葡萄酒評分網站Wine Lister發布的《2023 Wine Leagues》年度分析報告中指出,在經歷了連續六年的增長之后,大多數產區的精品葡萄酒價格表現都相當低迷。
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是影響紅酒價格波動的因素之一,原本全球葡萄酒市場近幾年處于供需不平衡時期,屬于供過于求的階段,但隨著法國酒莊的破產可能會導致葡萄酒供應量減少,如果市場需求保持不變或增加,未來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隨著時間推移,其他酒莊可能會擴大生產填補市場空缺,從而使價格逐漸回落。
紅酒市場的發展受到全球經濟發展、消費者需求變化、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長期趨勢下,紅酒市場的價格調整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市場競爭促使酒莊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結構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些酒莊通過推出個性化的葡萄酒產品吸引了特定的消費群體,從而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反之消費者的反饋也對酒莊的價格策略產生影響,一些產品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可能會在性價比方面讓步。
投資的好時機?
無論是傳統的金融產品還是近來飛漲的黃金、抑或是如今各類實物資產,社會上的投資產品越來越多樣化,紅酒也是一個頗具價值的投資項目,法國波爾多的頂級酒莊酒、勃艮第的羅曼尼康帝等優質的投資級紅酒隨著時間推移和市場需求變化,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不過在紅酒世界中,并非所有紅酒都具備投資價值。比如法國波爾多的頂級酒莊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等釀造的葡萄酒品質卓越,口感復雜而迷人,這些酒莊的正牌酒產量相對有限,產品在市場上尤為稀缺。
勃艮第地區的羅曼尼康帝(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酒莊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紀之前,其出品的葡萄酒是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該酒莊的葡萄園面積不大,產量稀少,每年的產量僅450箱左右,稀缺的資源進一步提升了其投資價值。
常常被網友玩梗的“1982年拉菲”,在過去幾十年中價格不斷攀升,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不過紅酒市場受經濟形勢、消費者偏好、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口味偏好發生變化也可能使某些類型的紅酒需求下降。更重要的是,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相比紅酒的流動性相對較差,且對儲存條件要求苛刻,儲存不當可能導致紅酒品質下降甚至變質,使投資價值受損。
不過法國酒莊的破產潮中也蘊含著一些投資機會,在眾多破產酒莊中如何識別出具有潛力的投資目標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一些破產酒莊可能擁有獨特的品牌價值,盡管酒莊面臨破產困境,但品牌在市場上仍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比如波爾多地區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有著較好的形象,具有較強的市場號召力,投資者可以通過收購這些具有投資價值的酒莊,重新整合資源,利用品牌優勢開拓市場,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風險管理怎么做?
對于投資者而言,酒莊的知名度、紅酒品質、土地資源、釀造工藝等都是需要關注的點,投資者可以對酒莊的市場競爭力進行評估,分析其品牌知名度、市場份額、銷售渠道等因素,了解其在市場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
而破產酒莊的資產重估和市場價格波動也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當酒莊破產進入清算程序時,其資產將被拍賣,這一過程中涉及到的土地、建筑、設備、庫存葡萄酒等資產將被重新評估定價。由于酒莊破產往往是由于經營不善、市場競爭等原因導致的,其資產在拍賣時可能會出現價格波動。
無論在哪個行業,收購都是一項具有風險的投資,投資者需要制定科學的風險管理策略以降低風險,確保投資收益。因此收購前投資者可以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包括對酒莊的財務狀況進行詳細分析,了解其債務情況、資產負債表等信息,并且后續需要合理安排資金,確保有足夠的資金用于收購和后續的運營。
市場分析也是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投資者需要對葡萄酒市場的趨勢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競爭對手的情況等信息,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酒莊的產品結構,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葡萄酒產品。
政策法規的變化也需要時刻關注,葡萄酒是受政策法規影響較大的行業,稅收政策、貿易政策等都會帶來直接的影響。投資者需要及時了解政策法規的變化,調整投資策略,降低政策風險,如果政府出臺了新的稅收政策增加了葡萄酒的稅收,投資者需要考慮如何通過優化產品結構、降低成本等方式來應對稅收增加帶來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