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學到了新的解決問題,含多余條件的應用題,是重點、難點,更是易錯點。
如果讓孩子解答和例題相仿的題型,大多能應付,但是一旦稍微轉換條件,孩子的出錯率直線上升。
因為暴雪停課一天,陪孩子上了一次線上課,得以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課上,老師出了一題。
連續找了3個同學講題,全部錯誤。
有的說:多余條件是小母雞吃了8只。
有的說:多余條件是小公雞吃了5只。
直到找到第四名同學回答:多余條件是雞媽媽捉了14只小蟲子。列算式5+8=13(只),一共吃了13只蟲子。
老師說這才是正確答案,要求做對的舉手,只有零星幾個人。
為什么孩子們不能準確識別多余條件呢?
首當其沖的原因是,孩子的慣性思維。
當前的學習內容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課本上的例題是減法,做過的幾次練習也是減法,孩子則習慣性選擇減法。看到總數,找一個部分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列好一個減法算式,還美滋滋地以為自己做的又快又對。
但是這道題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求通常的一部分數,而是求兩部分的總和,應該用加法,讓孩子們思維轉換不及。
另外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能力問題了,牽涉到好幾方面的問題。
1、專注力問題
孩子被多個信息擾亂了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分析問題,或許連題目都沒有讀完,導致抓不住關鍵信息,忽略“一共”而自己想象成“還剩”。
2、閱讀理解能力問題
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明確多個信息之間的關系,甚至不理解詞匯的意思,只按照自己能理解的程度答題,抓不住重點,有連猜帶蒙的嫌疑。
比如,書店原來有故事書和漫畫書各15本,孩子不理解“各”是什么意思,告訴他就是“分別是多少”,還是不理解,換成“故事書和漫畫書數量相等”才明白。孩子詞匯量不足,理解題意會存在困難。
3、信息整合能力不足
題目的信息量較大,有捉蟲子、有公雞吃蟲子、有母雞吃蟲子,可能超出了孩子的邏輯整合能力,導致只關注部分信息,自以為是地轉化成了已經學過的題型,不能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思路。
所以,搞懂這類題型意義很大,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細心程度、閱讀理解能力、信息篩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文數學跨學科融合能力等多種能力。
怎么讓孩子準確找出多余條件,正確作答呢?
孩子學習新的題型,悟性特別高的孩子會在老師指導下透徹理解,但很多孩子都存在適應困難的問題,需要家長的輔助指導。我們不妨用下列步驟引導孩子。
第一步,讓孩子用手指指著文字反復讀題,3遍以上。
指讀文字會讓孩子全神貫注于題目本身,當口中念念有詞,口腔肌肉的運動會激活大腦,增強對題目的理解能力。
第二步,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是純文字題目,一般是題目的最后一句話。
如果是圖文結合的題目,常常是開頭的第一句話。
關鍵詞常常包括:還剩?還有?還要?現在有?原來有?一共?
明確問題后用橫線畫出來。
第三步,篩選關鍵信息。
找出和問題有關的數字、包括單位,圈畫出來
排除多余條件,用斜線劃掉。
第四步,分析解答
用圓圈等符號畫出找到的問題和關鍵信息,回到上冊反復強調、已經熟練使用的看圖列算式模式。
看圖列算式,求部分用減法,求一共用加法。
如果抽象思維較好,通過文字描述就可列算式,也可省去畫圖步驟。
第五步,驗證計算
計算完成后,把結果代入題目中,進行逆向運算,看是否和關鍵信息一致,如一致則解答正確。
以前文題目為例示范引導過程
一、讀題3遍。
二、明確問題:
提問:題目問的是什么?是“還剩多少只蟲子”?還是“一共吃了幾只蟲子?”
孩子答:一共吃了幾只蟲子。
確認:是的,題目問的是“一共吃了多少”不是“還剩多少”。
三、篩選信息:
提問:題目中“雞媽媽捉了14只蟲子”這個信息有用嗎?
孩子答:好像沒有用。
確認:對,這個信息是多余的,因為題目問的是“吃了多少”,不是“還剩多少”。
四、分析解答:
提問:那么題目問的是“一共吃了多少只蟲子”,應該怎么列算式呢?
孩子答:求總數用加法,把小公雞和小母雞吃的蟲子加起來,也就是5+8=13(只)。
確認:對,是5+8=13,一共吃了13只蟲子。
五、驗證計算:
角度一:13可以分成5和8,計算結果無誤。
角度二:13小于14,吃的總數沒有超過捉的總數,符合邏輯。
強化鞏固
一個新的知識點,需要通過多個例子示范,從共同練習過渡到獨立練習,孩子才能掌握規律,做到迅速判斷關鍵信息、提升解題效率。
我們可以尋找或者設計類似應用題,每個題目中包含一兩個多余條件,還要覆蓋不同的場景,比如購物、動物活動、學校生活等等,讓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靈活運用學到的方法。
比如下面的例題,是我和孩子一起練習的題目,從懵懂到豁然開朗,孩子很有成就感。
還有很多類似題目,大家可以自行選用。
含多余條件應用題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巨大的挑戰,孩子初次接觸會相當棘手,需要我們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雖然在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耐心和精力,但是孩子的收獲卻是價值連城的。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