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篆刻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為進一步拓寬藝術視野,提高學員創作水平,3月5日,安寧市老年大學書畫系師生們走進市文化館近距離欣賞“吉金樂石——李文潔、李艷東收藏金石拓片題跋雙人公益展”,將“課堂教學”轉為“實踐教學”。
展廳內,129幅作品出自李文潔(安寧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李艷東(安寧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兩人收藏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精品。其中包括秦漢瓦當、漢代畫像石刻、唐代銅鏡、唐代墓志、碑帖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以拓片的形式,將其古代文字、圖案以最接近歷史原貌方式呈現出來。一件件題跋作品或篆或隸,或楷或行,隨勢賦形,與金石拓片相得益彰,置身其中,于方寸之間,倍感金石華彩。李艷東老師和學員們邊欣賞經典作品邊討論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運用課上所學知識進行賞析,對照經典作品反思自身學習的不足、解答困惑,于名家名作之中尋找創作靈感,沉浸其中,樂而忘返。研學是一節行走的課堂,是一場名作與心靈的共振,既拓展了學員視野,夯實了知識脈絡,也讓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金石篆刻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年來,安寧市老年大學積極探索“第二課堂”現場教學模式,努力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學習氛圍“濃”起來、學習內容“豐富”起來。本次書畫系師生們走進市文化館現場觀摩研學,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2025年,安寧市老年大學將繼續致力于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更多文化交流平臺,讓傳統文化之光,照亮更多老年人的生活。
注:金石,泛指古代鐫刻在各類載體之文字、頌功紀事的鐘鼎碑碣之類的器物,拓片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拓制出來,通過拓片這種載體,金石文字得以永久保存、欣賞和傳承。“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出自(宋代黃庭堅《殘句:孔廟虞書貞觀刻》詩句),道出了自古名碑拓片便千金難求。它是研究歷史的另一部文字,宛如一位歷經歲月滄桑的老人,娓娓講述著悠久的中華文明史;題跋,“題”,是在書籍、字畫、碑帖等前面的文字;跋,是在其后面的文字,總稱“題跋”,內容多為品評、鑒賞、考訂、記事、抒情等。金石拓片藝術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融合了文學、美學、歷史學、文獻學、考古學等眾多跨學科知識,在古器物的拓片上題跋則是文人墨客的一種雅好,書法家們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題跋的形式表達出來,使這些珍貴的拓片煥發出新的光彩。
(供稿:安寧市老年大學 王衛東 盧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