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季度,在新會計準則的加持下,交銀人壽交出了一份靚眼的業績單,10月30日,據其發布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高達164.99億元,凈利潤達到11.11億元,綜合投資收益率攀升至5.25%,較去年同期的3.91%上漲1.34個百分點。
然而隨后一天,交銀人壽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披露的報告中,盡管保費收入與償付能力報告中的164.16億元基本相符,但凈虧損卻高達10.87億元。
從凈利11億到虧損10個億,僅僅用了一天,其根源則在于會計準則的不同,根據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非上市險企應于2026年1月1日前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兩個新準則。
新金融工具準則和新保險合同準則的實施,使得更多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增加了凈利潤的波動性。新準則的切換為交銀人壽帶來了償付能力報表上的亮眼業績,但舊準則下的虧損卻暴露其負債端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而2024年,則正值新舊會計準則的切換期,部分非上市險企因準則切換而出現利潤數據明顯波動,交銀人壽則是其中一家。
雖然三季度在會計準則的切換下,交銀人壽的成績表現十分亮眼,但在四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便馬上被打回原形,報告顯示,四季度新準則下的凈利潤為9.97億元,較三季度披露的10.87億元,這也意味著交銀人壽在新準則實施的情況下,僅在2024年第四季度便虧損達到1.15億元。
伴隨著其凈利潤的不斷下滑,交銀人壽在四季度的凈資產收益率及總資產收益率也從三季度的4.78%、0.23%直接降至負數,分別為-1.75%及-0.07%。
此外,在2024年交銀人壽的退保率也正逐季度增加,從一季度至四季度分別為,0.44%、0.74%、1.14%及2.36%。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第四季度的償付能力下滑,其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21.88%,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09.42%,均較前一季度小幅下滑。
將視角拉長來看的話,2021-2024年末,交銀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53%、109%、110%以及12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29%、197%、200%以及209%,雖然在償付能力方面較為充足,但依舊不能掩蓋其不斷下滑的趨勢。
對此,2月18日,交銀人壽發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公告,計劃發行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行距其上月獲批27億元額度不足一月,速度之快,折射出公司迫切的資本補充需求。
在投資方面,交銀人壽全面投資收益率達到4.25%,略低于近三年均數的4.63%,在綜合投資收益率則沖到兩位數,達到11.92%,雖然從投資收益率方面來看確實為交銀人壽的盈利做出了極大貢獻,但依舊出現虧損則揭示了早期產品結構在利率下行環境中所暴露的利差損風險。若非投資端的強勁表現以及會計準則的切換,交銀人壽的業績表現毫無疑問將極為嚴峻。
在投資資產質量方面,交銀人壽近年來面臨資產減值損失逐年攀升的挑戰,2022年和2023年資產減值損失均超過5億元,2024年得到了顯著降低。不過,其債券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存量投資資產中仍出現了一筆違約事件,涉及“光大永明-中信國安棉花片危改項目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賬面余額為1.98億元,已計提減值1.24億元。
目前,法院已裁定相關融資方的重整計劃草案,基于不豁免原有債權的原則,部分債權通過“現金+股權”抵償,剩余債權通過棉花片地塊重新規劃建設化解。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已通過現金清償及以股抵債累計清收1.02億元,并將繼續跟蹤項目進展。
總體來看,交銀人壽正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其傳統壽險的規模保費已經超越以往的分紅險,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險種,躉交保費也由過往的40%以上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5.17%。雖然不能馬上改善其營收上的數據,但對于產品的改善也足以表明公司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