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雅典娜”號于當地時間3月6日12時30分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的Mons Mouton地區?!把诺淠取敝懫鞒晒Υ畛薙paceX的“獵鷹9”火箭于美國東部時間2月26日19時16分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次任務標志著美國私營航天企業與NASA在月球探索方面的又一次合作。這是該公司繼去年“奧德修斯”號傾覆后,第二次嘗試月球著陸任務。
美航天局(NASA)隨后確認,著陸器已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開始其前往月球的旅程。這次任務的主要目標可能包括月球表面探測、技術驗證或為未來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鋪路。著陸后不久,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阿爾特穆斯表示,“雅典娜”號可能未能處于直立狀態。這一消息引發投資者擔憂,導致直覺機器公司股價在盤中暴跌超過20%,創下一年來最大跌幅。
“雅典娜”號著陸器攜帶了包括鉆探設備、質譜儀和激光反向反射器陣列等多種科學儀器,旨在深入探測月球表面,測試通信系統,并部署可在月面跳躍的無人機。此次任務的成功與否將對直覺機器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若能解決當前問題,任務的成功將為公司贏得更多商業機會和聲譽。
美國探月:從阿波羅到阿爾忒彌斯
美國的探月工程自20世紀以來一直是全球航天探索的核心之一。自阿波羅計劃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到近年來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推動人類重返月球,美國在月球探索方面試圖保持領先地位,并不斷推動技術創新。
阿波羅計劃:人類首次登月
20世紀6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推動了美國的探月進程。1961年,時任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在10年內實現人類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首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員,標志著人類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阿波羅計劃總共進行了六次成功的載人登月任務(1969-1972),采集了大量月球樣本,并建立了至今仍在運行的激光測距反射器。然而,隨著冷戰背景的變化和高昂的預算壓力,阿波羅計劃于1972年終止。
阿爾忒彌斯計劃:重返月球
經過近50年的沉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9年正式宣布阿爾忒彌斯計劃,旨在將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并為未來的火星探索奠定基礎。該計劃的主要目標包括:
載人重返月球——最早可能在2026年進行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送宇航員登陸月球南極地區;
建立長期月球基地——在月球表面建設可持續的科研和生活設施;
推動商業航天合作——與SpaceX、Blue Origin等公司合作,降低探月成本;
測試火星探索技術——利用月球作為跳板,為人類前往火星做準備。
2022年11月,阿爾忒彌斯1號成功發射,進行了繞月無人測試飛行,標志著該計劃邁出了關鍵一步。
私營企業與探月合作
近年來,NASA加強了與私營企業的合作,推動商業航天發展。例如:
SpaceX負責開發“星艦”作為月球登陸器;
藍色起源(Blue Origin)研發登月著陸器“藍月”(Blue Moon);
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研發的“奧德修斯”(Odysseus)和“雅典娜”(Athena)等月球著陸器,執行科學任務和技術驗證。
這些公司不僅為NASA提供支持,也推動了月球經濟的發展。
美國的探月工程正邁向一個新時代。從阿波羅到阿爾忒彌斯,美國不僅希望再次登陸月球,還計劃在月球建立可持續的基地,并利用月球作為跳板,為未來的火星探索奠定基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商業航天的興起,人類或將在本世紀實現深空探索的更大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