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店老板的兒子試探李時珍醫術:“我肚子有點疼,您能看出是什么問題嗎?”李時珍診脈后,惋惜地說道:“可惜你年紀輕輕,卻活不過三個時辰了!”
李時珍出生于醫學世家,祖父是走街串巷給人治病的“鈴醫”。
到了父親李言聞這一輩,就開始在道觀開設診所,因醫術精湛被薦入太醫院。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李時珍自幼便展現出對醫學的濃厚興趣。
少年時期的李時珍常常隨父坐診,在協助父親診治病人的同時,也如饑似渴地研讀醫書。
每日清晨,他在父親診所的紫檀木藥柜前辨識百草,午后則端坐書齋苦讀。
即便是在準備科舉考試的時候,他也常常放下四書五經,轉而鉆研《黃帝內經》、《傷寒論》等醫學典籍。
這些經典著作,他不僅能倒背如流,更能融會貫通。
《素問》、《靈樞》,那些經絡穴位圖在他眼中,比八股文章更顯生機。
14歲中秀才之后,等待他的是三次鄉試落第的苦澀。
但在科舉失意的同時,他始終沒有放棄對醫學的追求。
23歲那一年,他終于說服了父親,棄文從醫。
這個決定不僅成就了一位醫學巨匠,更預示著中醫發展史上一個重要轉折點的到來。
從此,那個在道觀診所學徒的少年,正式踏上了醫者之路。
憑借過人的天賦和勤奮,李時珍很快在醫術上嶄露頭角,尤其擅長診治疑難雜癥。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秉持醫者仁心,常常為貧苦百姓免費診治。
關于李時珍的傳奇故事,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其中“開棺救母子”一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據說有一日,李時珍與弟子王廣和路遇送葬隊伍。
細心的他發現棺材中滲出了鮮血,因此斷定棺中之人尚存生機。
經他苦口婆心地再三勸說,家屬終于同意開棺。
只見李時珍施以針灸,竟使假死產婦蘇醒,還順利產下了一男嬰。
這一次奇跡般的救治,不僅挽救了兩條生命,更讓“李一針”的美名傳遍四方。
李時珍“死人斷其活”,而“活人斷其死”的故事同樣令人稱奇。
據說就在李時珍開棺救人的事跡傳開后,許多人都慕名請他診病。
一天,一家藥店老板的兒子正在柜臺上,胡吃海喝大快朵頤,忽聽聞李時珍路過此地。
李時珍“一針救兩命”的事,他此前就聽說過,卻總覺得是人們把李時珍吹得神乎其神,不可相信。
于是,他便生出了想要試一試李時珍醫術的想法。
因害怕趕不上,他一下子就從柜臺后翻了出去,一路跑到了李時珍面前。
他身上原本沒什么不適之處,可或許是剛才吃了太多肉,此刻真覺得肚子不舒服。
于是,便捂著肚子問道:“先生,我肚子有點疼,您能看出是什么問題嗎?”
李時珍見他面色不佳,立即為他診脈。
很快,他面色變得沉重起來,惋惜地說道:“小兄弟,可惜你年紀輕輕,卻活不過三個時辰了。現在趕快回家吧。”
那藥店老板的兒子聽了,頓時破口大罵:“你是什么庸醫!我不過是肚子疼而已,你卻咒我活不成?”
他罵罵咧咧地鬧了好一會兒,李時珍也不多理會,只是勸他快些回家去。
圍觀的眾人見了,紛紛上前勸解,他才終于憤憤離去。
不少人都覺得,李時珍是氣這藥店老板的兒子存心試探,才故意說了這樣的話。
可沒想到的是,不到三個時辰,那人果真一命嗚呼了。
原來,他因為吃得太撐,又在飽食后劇烈運動。
縱身一跳翻過柜臺時,導致腸子斷裂,內臟受損,最終不治身亡。
此事一出,人們對李時珍的醫術更是驚嘆不已。
參考資料
《醫界英才的濟世傳奇》:李時珍醫德美名傳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