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提示:規范合同條款,警惕隱性收費
近日,貴州貴遵律師事務所代理了一起挖掘機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案,法院認定銷售公司收取的多項不合理費用應當扣減,從而判決扣減銷售價款26余萬元。
據介紹,2021年2月,恒某公司與陳某、李某簽訂《分期買賣合同》,約定陳某、李某以總價230萬元購買徐工牌挖掘機一臺。合同履行期間,陳某、李某因資金問題多次逾期付款。2023年6月,恒某公司以違約為由取回設備,并向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38余萬元及違約金。
貴州貴遵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紹明、王爽接受被告陳某、李某的委托代理該案,并在調查收集相關證據之后,提出有力抗辯,稱挖掘機銷售公司除了收取正常的買賣合同價款之外,還將運費、債權管理費、保險費及保險服務費、資信調查費、GPS 費,貸款利息等多項不合理的費用計入銷售總價,但銷售方并未舉證證明該款項已經實際發生,且該案尚未辦理貸款,不可能產生貸款利息,部分費用屬“巧立名目”收費,應當予以扣減。
法院開庭審理后,采納了貴州貴遵律師事務所2名律師提出的部分抗辯意見,認定原告主張的總價款中包含多項不合理費用,并最終判決扣除了尚未實際發生的資信調查費、超額保險、貸款利息等相關費用合計約20萬元,切實維護了被告合法權益。
貴州貴遵律師事務所表示,本案的判決揭示了分期買賣合同中常見的“捆綁收費”風險。代理律師張紹明指出:“企業在簽訂類似合同時,應明確約定費用明細,避免被不合理條款捆綁。若遭遇高額違約金或虛增費用,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該所將繼續關注中小企業融資及買賣合同糾紛領域,為市場主體提供專業法律支持。王爽律師表示,本案的判決不僅為類似糾紛提供了裁判參考,也警示市場主體在交易中,需規范合同條款,審慎約定合同條款內容,避免因隱性收費陷入法律風險。
(貴州貴遵律師事務所:令狐鎮、彭曉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