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譯文
“這君子為什么都喜歡水啊?”
“泉眼源源不斷涌出,不舍晝夜,這是有力量。水沿著河道行進,不留縫隙,這是講究公平。水從上游流向下游,這是有禮。奔赴萬丈深淵卻毫不遲疑,這是有勇氣。遇到阻礙就澄清自己,這是知道自己的命運。收納污穢卻能自己清理干凈,這是能夠教化污穢。大家都用水去做各種各樣的事,天底下的萬物,有水就能活,沒水只能去死,這是最大的德行。深淵深不可測,這是圣明。水的德行浸潤了天地之間所有的東西,國家也靠著水才能建立,這就是智者喜歡水的原因。詩經有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說的就是這個事。”
“仁者為什么會喜歡山呢?”
“這山啊,高聳入云,被來百姓所仰望。芳草樹木都飛禽走獸都生活在山上。山上還孕育著各種寶藏奇珍。山哺育萬物卻從來不倦怠,供給四方且毫無保留。正因為有山,所以連接了天地,國家也因此能夠被建立。這就是仁者為什么會喜歡山的原因。詩經有云:‘太山巖巖,魯侯是瞻。’說的就是這個事。”
02
原文
“夫智者何以樂水也?”
曰:“泉源潰潰,不釋晝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遺小間,其似持平者;動而之下,其似有禮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鮮潔以出,其似善化者;眾人取平品類以正,萬物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淵淵,深不可測,其似圣者。通潤天地之間,國家以成,是知之所以樂水也。詩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樂水之謂也。”
“夫仁者何以樂山也?”
曰:“夫山巃嵷?嶵,萬民之所觀仰。草木生焉,眾木立焉,飛禽萃焉,走獸休焉,寶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風通氣于天地之間,國家以成,是仁者所以樂山也。詩曰:‘太山巖巖,魯侯是瞻。’樂山之謂矣。”
03
思樂泮水:出自《詩經·魯頌·泮水》。這句詩的意思大概是因為魯國國君因為看到了泮水的景觀,激發了魯國國君的雄心壯志。
巃(long,二聲,龍)嵷(song,三聲,聳)?(zui,四聲,罪)嶵(zui,四聲,罪):主要是這四個字都是生僻字。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山高峰險。
04
論語有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不得不說,論語雖然短,但是水平卻高。比這篇的水平高出不止一個段位。不過,如果是作為教材為論語做解釋的花,那就有些道理了。
不過這些東西吧,都是文化人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就是君子喜歡的東西都是高大上的東西。
其實,就算是君子也不過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普通人喜歡的東西也不一定就非得是高大上的東西。這就是文化人就是喜歡端著,不接地氣。
我們雖然不是文化人,但是也得見不賢而內自省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