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組織生活廢棄物分類全流程參觀活動
——沉浸式體驗生活環境“蝶變”之路
華聞之聲新媒體聯播網:為深入貫徹,全面了解生活廢棄物分類全鏈條流程,2025年3月19日,簡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江源鎮組織鎮村生活廢棄物分類工作骨干、志愿者代表及社區群眾,開展“全鏈條見證新生之路”主題實踐活動。參加人員通過實地走訪峰景里小區、筒車路社區、盡春意中轉站及成都簡陽環保發電廠,完整呈現生活生活廢棄物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流程閉環,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注入新動能。
智慧引領,前端分類見實效。首站走進簡陽市峰景里小區二期。進入小區,點位講解員帶領大家了解小區生活廢棄物分類設施分布情況、智能化回收設備的使用方法以及分類投放、分類收集與分類運輸環節。在這里,督導員們在高峰期定時定點上崗引導居民規范投放,志愿者定期開展“生活廢棄物分類、從我做起”等活動。講解員告訴參觀團:通過從投放環節加強督促和宣傳,小區居民生活廢棄物分類投放參與率已超過90%。
在筒車路社區分類科普教育基地,參觀團深入了解到社區如何從宣傳環節促進生活廢棄物分類工作有效開展。社區干部介紹:“每一個社交網站都是我們的宣傳陣地,每一位干部都是我們的宣傳志愿者。”筒車路社區不僅把宣傳工作做在線下,通過組織各種趣味橫生的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生活廢棄物分類的積極性,還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廣、流量大的優勢,將分類知識傳遞到每一位社區群眾的身邊。
科技賦能,中端運輸保閉環。在盡春意中轉站,對接式運輸車隊引發關注。在這里,工作人員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該站的設施設備基本概況和工作運轉情況:經轉運車輛收集后轉運至生活廢棄物收運站卸料,經壓縮設備壓縮后,再密閉轉運至成都簡陽環保發電廠焚燒,收運站每天要處理90噸—110噸,做到了日產日清。
垃圾
綠色蝶變,末端處理顯神通。活動高潮聚焦成都簡陽環保發電廠。生活廢棄物的一進四出讓參觀團見證處理“最后一公里”的華麗蛻變:經過庫內發酵后,投入焚燒爐中焚燒,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與余熱鍋爐的熱水進行換熱,余熱鍋爐的水蒸汽帶動汽輪機組進行發電,日均發電量達70萬千瓦時。
通過本次沉浸式參觀活動,參加人員不僅了解到簡陽市生活廢棄物分類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同時窺見“政府主導、企業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下一步,簡陽市將聚焦兩個維度持續發力:一是體系化建設:完善“戶分、村收、鎮運、市處理”四級網絡;二是社會化動員:開展多種形式的生活廢棄物分類動員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積極性。推動生活廢棄物分類走進千家萬戶,形成長效機制,共建環保、生態新圖景。
圖文內容來源于讀者投稿!如有侵權請向華聞之聲公眾號后臺提交證據后刪除
同步分發華聞之聲新媒體聯播網聚合媒體
責任編輯:胡宇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