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笑薇讀書”關注并星標,和笑薇一起讀書成長,知識創富!
28歲的林夏在朋友圈寫下:"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配圖是堆滿未拆封書籍的飄窗。
這位互聯網公司HR白天被KPI追趕,晚上被育兒瑣事撕扯,收藏夾里積灰的30節付費課程,記錄著當代知識焦慮最真實的模樣。
這不是個例。
中國出版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人均閱讀量4.78本,但知識付費用戶中63%的人從未完成過課程學習。
我們正陷入"知識肥胖癥"的怪圈——持續輸入卻消化不良,渴求成長卻困在原地。
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
01.認知迭代:打破思維“回音壁”
什么叫認知迭代?
也就是你需要不斷地改變,更新和升級你的思維認知,以及對事情的看法。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每天會產生6萬個想法,其中95%與前日重復。這解釋了為何多數人總在相同困境中打轉。
真正的破局,需要像軟件系統般持續升級認知版本。
具體怎么做呢?
比如說,想要提升學習能力,我們日??梢韵驎緦W、跟老師學。
笑薇在2017年開始讀書寫書評之后,發現要完成一篇優質的書評非常困難,于是就開始尋找解決和突破的辦法。
當時我找了大量的相關書籍閱讀,通過主題學習,我發現自己之所以在寫書評方面遇到問題,是因為我的閱讀效率出了問題,因為我沒有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
于是,我開始鉆研如何提高閱讀效率, 還養成了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當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后,寫書評就更順了,而且相繼成為了多個平臺的簽約作者,后來做自媒體賬號也都非常順利。
薇安說,“大腦絕對是你這輩子最值得的投資項目,只有學習,你才能夠讓自己成為專業人士,只有不斷的學習,你才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strong>
這些年的讀書寫作經歷讓我切身地體會到,遇到問題去看書學習,不僅快速迭代了我的認知,還有效幫助我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高階的認知躍遷發生在圈層迭代中。
哈佛大學社會關系實驗室追蹤發現:加入高能量圈子的人,目標達成率提升47%。
因為人是環境的產物,你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當你加入到一個高能量的圈子之后,即便有時候想懈怠,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在奮勇向前,你也會被大家推動著前進的。
有時候,改變自己最快的方式,不是和自己的弱點較勁,而是為自己篩選對的圈子,因為你所處的小環境每天都會影響你。
薇安在《線上賺錢》中有句話我特別喜歡:
最低效的學習方式是一個人埋頭苦學。最高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群人的同頻共振。
上周六,我們給讀書IP營的學員舉辦了線上讀書會。
參加分享的井蛙讀書、軒、太陽姐姐、張景,他們真誠用心地分享了讀書寫作帶給自己的改變,每個人都是那么富有能量和光芒,讀書會的場域也滋養了每一位參與的伙伴。
02.主控系統:構建人生“操作臺”
什么叫主控程序呢?
也就是你主動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自律”。
《深度工作》中揭示了一個殘酷真相:碎片化時代,普通人日均深度思考時間不足23分鐘。
所以,要奪回人生掌控權,需要像工程師設計操作系統般搭建個人管理系統。
比如,根據你的目標進行自我管理,優先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其他工作中的瑣事都放在次要位置上,這是一個主動的自我管理的過程。
從做自由職業開始,我就意識到,必須要自己管好自己。當時我養成了寫工作計劃的習慣,這個習慣讓我非常受益,并且保留至今。
每天早上起來,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工作清單。
我會把當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一項一項地列在日程本上,攤開、放在書桌上,我只要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把必須要做的事情優先完成,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每完成一項就在后面打√,非常有成就感。
除了寫日清單,我還會寫月度的OKR計劃,明確每個月的核心工作。然后拆解拆解到每一星期每一天,把最重要的事全部列出來。
作為一名自媒體人和讀書IP,看似自由,沒有人管,卻是需要高度自律的。
德魯克曾說,真正的自由源于系統性自律。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各種各樣的瑣事,如果不懂得制定目標和落地,將會造成時間和生命的大量浪費。
03.行動優化:打造成長“加速器”
一個人能力強不強,除了迭代認知學習力和超強的主控程序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他能否反復思考和總結經驗,然后采取優化行動。
亦如薇安說,
如果你發現了別人成功的方法,你要做的不是把經驗和方法寫在筆記本上,而是要思考我的產品該如何借鑒?我要采取什么行動來測試?什么時候行動?
行動,遠遠比學知識更重要。
很多人當下陷入了一個怪圈:學了很多東西,卻都沒有用起來,導致越學越迷茫,越學越焦慮,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卻因為沒有看到結果和變現,最終選擇了放棄,甚至錯誤地認為學習沒用。
其實,不是學的知識沒有用,而是你沒有去行動,或者行動得不夠。
不行動,即使聽再多的方法和成功的案例,你的人生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MIT行動實驗室追蹤5000名學習者發現:采取"測試-反饋-迭代"模式的人群,技能掌握速度是傳統學習者的3.8倍。
知識轉化的黃金公式是:最小行動單元×快速反饋循環。
實操路徑:
72小時法則:學完新方法3天內必做應用測試
錯題本經濟:建立行動復盤數據庫
成果物思維:每個學習周期產出可視作品
比如,讀完《左手閱讀,右手寫作》立即寫5篇賣書文案,分享到朋友圈和公號收集反饋,看看轉化效果如何。
經濟學家塞勒曾說,即時反饋,是破除拖延的最佳疫苗。
站在知識經濟的十字路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成為"知行合一的煉金師"。
那些凌晨在書房亮起的燈,終將匯成破曉的曙光。
當你合上書本的剎那,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因為世界這本大書,永遠在等待行動者的批注。
笑薇,南方姑娘遠嫁西北,靠讀書自由生活,曾在企業打過工,也在體制內試過水,當過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執著追夢。著有《左手閱讀,右手寫作》,當當第十屆影響力作家,高級數字心理咨詢師,天賦解讀師。
作者丨笑薇
排版丨傾晨
圖源丨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首發公眾號丨笑薇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