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一名即將離職的蔚來員工在蔚來內部論壇發長文,向公司提出十條建議,呼吁蔚來應盡快從務虛轉為務實,以市場為導向,拒絕幻想和口嗨,集中資源,直面現實。
報道稱,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將該員工的吐槽貼置頂并且全員推送,他還在論壇回復稱:“謝謝大家的建議,提升全員經營意識,從我自己做起。”李斌也在內部會議上告誡員工:“現在的挑戰非常大,別家孩子已經考上大學,我們還在復讀。”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在小鵬春季發布會期間回應,如果蔚來李斌是在復讀,“我也在復讀”。他表示,再等三年也許就能知道誰能“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再花三到五年或許有人能夠脫穎而出,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目前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敢說自己穩坐釣魚臺。
“新生階段”各有好成績
何小鵬所言,非常真誠,也很客觀。
汽車渠道專家安陽分析,包括理想、蔚來、小鵬、零跑在內的造車新勢力,都走過了0~1的“新生”階段,并且取得了各自的成績,現在進入到了1~10的所謂“復讀生”階段,開始向更高的銷量沖刺。
在“新生”階段,理想汽車憑借強大的產品定義能力,精準洞察家庭用戶需求,以“創造移動的家”為理念,打造出一系列契合家庭出行場景的產品。例如,理想L系列覆蓋30萬~50萬元價格區間,首創“冰箱彩電大沙發”標簽,深受消費者青睞。在銷售運營方面,理想更表現出出色的線上線下運營能力,在2024 年全年交付50.05萬輛,歷史累計交付113.39萬輛,營收突破千億元,成為首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蔚來汽車也在多個維度展現出強大實力。驚喜商城獨具特色,用戶能通過參與活動或日常用車積累積分,兌換從汽車配件到生活用品等多樣商品,還設有社區功能,增強了用戶間互動與對品牌的忠誠度,極強的用戶運營能力在汽車行業內獨一無二。蔚來還是全國布局充電樁和換電站數量最多的汽車品牌,“換電”成為蔚來的一大標簽。而蔚來的融資能力更是堪稱行業典范,成立至今累計融資超1150億元。
小鵬汽車通過多方面舉措實現發展突破。一方面,與大眾展開合作,借助大眾的供應鏈體系,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技術輸出,得到專利費用為企業發展補充了血液;另一方面,引入汽車業名將、長城汽車前總裁王鳳英,憑借其專業能力捋順直營店與代理商的復雜關系,優化銷售管理流程,鏟除了企業腐敗的毒瘤。同時,積極定義新產品,Mona 03成功拉動銷量增長。2024年下半年,小鵬汽車銷量開始快速增長,2025年勢頭更為強勁,前兩個月銷量均維持在3萬輛以上。
零跑汽車同樣成績斐然。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堪稱一大關鍵突破,借助Stellantis集團的經銷商資源,零跑在海外已積累超400家經銷商渠道,2024年外運出口1.4萬輛;銷量爆發式增長,2024年全年累計交付29.37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03.8%,遠超同年理想、小鵬、蔚來等車企的交付量增速。2024年第四季度成功“造血”,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標,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后,造車新勢力中第二家實現盈利的企業。
沒有一家新勢力穩坐“釣魚臺”
經過幾輪殘酷的大浪淘沙,如今依舊能夠留在舞臺上的造車新勢力,無一不是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在競爭的洪流中闖出了一片天地。但安陽也直言,每家企業也都經歷過至暗時刻,目前還未有一家造車新勢力擁有絕對勝出的優勢。
蔚來汽車自創立以來,在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卻長期受盈利與資金問題困擾。從財務數據來看,2018~2023年,蔚來累計虧損超86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凈虧損約155.3億元。在安陽看來,蔚來沒有將技術資本和充換電積累很好地轉化成銷量。其旗下三個品牌獨立、分網銷售,在營銷效率和銷售網絡上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我建議,蔚來將樂道和螢火蟲轉變為蔚來品牌旗下的不同產品系列,同時借鑒問界的集約化銷售模式——將尊界高端品牌和問界品牌在同一4S店銷售,分別設立不同的銷售團隊。”安陽說。
小鵬汽車在Mona 03上市前,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銷量相當慘淡,可以說是Mona品牌拯救了小鵬汽車,但Mona的后續產品還能延續爆款路線嗎?這相當關鍵。安陽認為,小鵬銷量取得了飛速進步,但整體銷量還不夠大,后續在10萬~20萬元價格區間內能否產生新的爆品,與Mona 03和小鵬G6、P5、P7形成10萬~30萬元價格區間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著實重要。“這其實非常難,因為今年除比亞迪之外,國產品牌和合資品牌在10萬~20萬元價格區間會投入更多純電和增程產品。”他說。
零跑汽車近來風頭無兩,產品定位和性價比都相當能“打”。但安陽介紹,從去年8月到今年3月,零跑的渠道門店退網約100家,又新增約300家,總體來看,渠道尚不穩定。零跑應聚焦讓渠道經銷商真正賺到錢、穩定下來、把小門店經營成長期穩定的大門店。而零跑的另一個長期隱憂則是上升空間問題,零跑的產品定位固定在10萬~25萬元價格區間,這使得其沖擊高端存在一定難度,當銷量達到一定頂點后可能走下坡路,是否在合適的時機沖擊高端,是零跑需要提前思考的問題。
從銷量和資金實力來看,眼下最穩健的莫過于理想。然而安陽指出,蔚來、小鵬和零跑都有國資背景或者大型車企兜底,惟獨理想沒有這樣的“靠山”。此前,理想推出MEGA產品陷入巨大的輿論風波,可謂電動化轉型出師不利。現在,理想似乎已經將所有目光聚焦到AI,但AI是長期投入,短期內不會幫助理想大幅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理想的下一個目標是沖擊百萬輛銷量,這就需要15萬~20萬元價格段的產品幫助走量,理想能否做好這一價位產品,并且將推遲的電動化之路走好,非常關鍵。
“復讀生”的狹路求生
強調自己“復讀生”身份的背后,是汽車行業淘汰賽加速帶來的緊迫感。與跨國車企在中國銷量不佳可以通過海外市場彌補不同,造車新勢力的主戰場就在國內,國內銷量和財務表現直接決定著市場信心。
事實上,以國資背景和汽車大集團為背景的造車新勢力,短期內“死不掉”,最壞的結果可能是變成某汽車集團的子品牌。但如果再遭遇至暗時刻導致資金緊張,造車新勢力能否在淘汰賽階段挺住,盡可能少地被國有資金或者其他集團輸入資金、侵占股比,保證原始股東依舊保持公司的決策權和運營權顯得尤為重要。
在安陽看來,造車新勢力“復讀”階段完成的標志是實現年銷售50萬~60萬輛,因為只有達到這一銷量水平,才有能力養活兩個工廠;只有擁有一定的規模效應,才能支撐企業向上發展。理想、蔚來、零跑、小鵬目前都擁有2個甚至3個工廠。但令人擔憂的是,未來3~5年并非造車新勢力沖擊銷量的黃金期。
從2016年至今,國內汽車市場的年銷量漲幅不超過5%,偶爾還出現負增長。在整體市場容量沒有大幅增長的前提下,造車新勢力想要搶占其他車企的市場份額存在難度。因為其他車企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比如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已經下定決心保住現有的市場份額,造車新勢力似乎只能搶奪豐田、本田、日產、現代起亞、福特等外資品牌的蛋糕。然而這些品牌也并非坐以待斃,其相應的增程、插混和純電產品也在規劃當中,1~2年內會陸續投放市場。換言之,留給造車新勢力提升銷量的空間并不大。
不過,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可見今年國家層面促消費的決心之大。安陽判斷,或許后續汽車金融領域會推出8~10年的長周期貸款,或者地方政府甚至國家層面給予利息補貼,如果能促進汽車銷量大盤上漲2%,就多出40萬輛左右的銷量。“這時,就看哪家造車新勢力能憑本事抓住這樣的機遇了。”安陽最后說道。
文:郝文麗 編輯:黃蓓 版式:李沛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