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一口春天 一口鮮
陽春三月的到來,春菜成為菜市場和電商買菜品臺的香餑餑。香椿芽、面條菜、蒲公英、花椒芽、馬蘭頭、芝麻菜……近來春菜品類特別多,常見的就有一二十種。而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最火的春菜品種變了,一款“板藍根青菜”,在全國各地都成為春菜屆當之無愧的頂流。
@尋味星球 takumi、steven愛騎車
春筍
經典春菜
俗話說:“食過春筍,才知春之味”,春筍因其鮮嫩、口感清脆、營養豐富而備受喜愛。古人亦然,李商隱說它:“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李漁說它:“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詩經·大雅·韓奕》中曾提到:“其蔌維何?維筍及蒲”,早在商朝時期,鮮嫩的筍子,就已是著名山珍。
春筍的做法也很多,油燜春筍是一道經典菜肴,新鮮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粗暴的工序,濃油赤醬包裹,明明是素材,卻有肉食的口感,配上一碗米飯,那滋味,絕了!
若是搭配肉,又是另一番風味,肥美的五肉與春筍一同燜,春筍吸飽肉質的同時,保留自身的清甜,是老饕們的限定偏愛。
薺菜
藥食兩用
@尋味星球takumi
“薺菜命之短,短過青菜蕻”。在嫩芽初綻時,其鮮美達到最佳,是春風未暖時的“春日限定”美食,需要爭分奪秒。
薺菜,又叫地地菜、清明菜、護生菜、田兒菜等,是春季常見的“藥食兩用”野菜之一,“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薺菜清香可口、風味獨特,是極隨和的一道菜,清炒入湯做餡,樣樣皆可。無論北方南方,都有春天吃薺菜的習俗。
最常見的薺菜吃法是將薺菜做餡兒包成薺菜餛飩、薺菜餃子。薺菜的鮮嫩與肉餡完美結合,口感豐富,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香椿
春菜屆的“老頂流”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香椿的氣味比較特殊,有人對之避而不及,有人愛它十分熱烈。北京市近郊盛產優質香椿,門頭溝區泗家水紅頭香椿是明清時期宮中貢品;房山區上方山香椿,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長得如雞毛毽子一般的香椿,一小把一小把擺在菜市場里。其嫩芽從立春開始可以采摘,到清明前結束。換句話說,香椿的采摘期比龍井還短。
眾所周知,香椿最經典的吃法:香椿炒雞蛋,香椿馨香馥郁,雞蛋甘醇,中和了香椿過于強烈的濃郁滋味。二者同食,鮮而不膩,仿佛將春日一口吞入肚。
@尋味星球 takumi
枸杞芽
紅果果 綠葉葉
枸杞芽,又名枸杞頭,是初春時枸杞新長出的嫩苗,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野菜,因其清鮮爽口的口感備受市民青睞。
口感清爽鮮美、略帶苦味的枸杞芽,營養價值豐富,具有清熱明目等功效,涼拌、清炒、煲湯都頗有一番滋味。
《慢煮生活》中,汪曾祺寫道“枸杞頭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頭,略焯過,切碎。與香干丁同拌,澆醬油、醋、香油;或入油鍋爆炒,皆極清香。”
家常的吃法除香干一起切成末涼拌,清炒也是不錯的選擇。新鮮的食材勝過一切復雜的做法。
@要不要嘗嘗我碗里的
板藍根青菜
新頂流
要說今年北京菜市場最新的頂流,不得不提板藍根青菜,這可不是板藍根的莖葉,而是由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歷時十余年研發的一種新型蔬菜,選用菘藍(板藍根)和甘藍型油菜雜交而成的新品種蔬菜。
板藍根青菜兼具板藍根和油菜兩種蔬菜的特性,清甜鮮脆,涼拌、清炒、打湯都適宜,含有板藍根特性和16種氨基酸,還有專利證書,吃起來回味無窮。值得注意的是,板藍根青菜是菜不是藥,不能替代藥物,僅適合作為日常膳食補充。
目前北京各大商超和餐廳都有引入這款青菜,市場接受度非常高,如果您還沒有吃過,快趁著春天的到來嘗嘗鮮吧!
您今年還吃了哪些春芽菜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小紅書和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