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配送向純電發展的浪潮中,河南鄭州卡友張師傅卻選擇逆潮而行,放棄電車轉向油車。
“用‘油’還是用‘電’,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像我現在用的奧鈴M卡配全柴發動機,不管山路還是重載,心里都踏實得很!”他說。
電車動力存在短板 棄電轉油迫在眉睫
踏入運輸行業前,張師傅做過二十年的叉車生意,看到純電車的路權優勢和低廉電價,就租了輛純電4.2米廂貨試水。
“本想在電動化大潮中弄潮,卻沒想到先‘嗆了水’。”張師傅說,郊區和高速公路不像市區充電那么方便,“入冬后,我不敢開暖風,就怕路上沒電。另外,電費也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么便宜,一到高峰期,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電價能飆到每度1.8元,而且還要排隊才能充上。”
如果說這些不便尚能忍受,那么一次去汝州送貨的經歷,讓他決定放棄電車:“電車的動力有短板,電量還剩七八成時,動力沒什么問題;一旦電量掉到只剩兩成,就開始限扭了。那次我拉著6噸塑料粒上山,離目的地剩2公里時,電量剩余23%,怎么踩電門都爬不上去。我怕溜車,只能踩死剎車,還讓人找來磚塊抵著車輪,急的一身汗,當時連運費都不想要了,給貨主打電話,讓他自己把貨拉走。貨主開車來接我,折騰半天才上去。當時我就想,要是開油車就好了,掛個1檔,轟油門就行。”
早年積累下的信任 讓張師傅直接選全柴
這次經歷讓張師傅意識到,電車并不適合自己,他鐵了心換車,并對動力有了執念。
“很多朋友給我推薦汽油車,我一仔細打聽,這些汽油車最多拉3噸,還是得買柴油車,勁大、不挑活。”張師傅回憶說,起初他想買輛二手車,去當地物流園轉悠時,看到了附近的奧鈴經銷店:“銷售員問我有什么需求,我說我在平臺上找貨干、貨源貨重都不固定,銷售員就指著展廳里的奧鈴M卡樣車對我說,這個車勁大還省油,空車跑高速的每公里油費5毛,滿載時的油費也才6毛多。”
銷售的話讓張師傅眼前一亮,更讓他放心的是,這輛樣車配的是全柴發動機。“早些年開合力叉車時,我就接觸過全柴,對這個牌子印象不錯。我這個人急性子,立刻就決定選它了,而且還跟銷售員說,配置要跟樣車一模一樣。”張師傅說,“雖然沒有仔細對比參數,但既然經銷商拿它當樣車,說明這個配置適合我們這里的運輸市場。”
貨運路上考驗多 還好有全柴給底氣
2024年10月,這臺搭載142馬力全柴Q23發動機的奧鈴M卡進入張師傅的生活,至今已行駛2.5萬公里。談及使用感受,他總結說:“動力強、質量硬、省錢省心,全柴這‘三板斧’,總能切中要害。”
一次拉重載的經歷,讓他看到了全柴的動力之強。“那次是從鄭州拉配件,平臺上顯示的貨重是2-3噸,實際載重量比這個多得多,幸虧全柴馬力夠,安全把貨物拉走了,如果換成汽油車或電車,估計在半路就趴窩了。”
全柴讓張師傅徹底告別“爬坡重載恐懼癥”,也讓他的運輸生意放輕松。“一是皮實耐用,用車半年來,全柴從未出過故障。二是壓力小,之前我租電車時,每天租金150元,總覺得欠著錢要拼命干,起碼把租金掙回來,而如果自己買電車,每年保險費15000多元,是油車的3倍,按照我跑的里程計算,不一定比油車掙得多。想輕松點掙錢,還是油車適合我,尤其是配全柴的油車,就倆字——踏實。”
采訪結束后,張師傅又出發了。“以前開電車,天天提心吊膽;現在?”他笑著鉆進駕駛室,“全柴給的底氣,夠我跑遍河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