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運用可控核裂變技術建造的核電站是一種高效且清潔的能源,可一旦因為操作失誤或選址失誤,導致核泄漏事故的發生,又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和損失。
在人類歷史上只有兩次7級核泄漏事故,一個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另一個則是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而切爾諾貝利之所以評為7級,是因為核泄漏事故只有7個等級,否則它的評級無疑還會更高。1986年4月26日晚,切爾諾貝利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震顫驚動了整個歐洲,數百萬人受到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事故發生之后,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以及參與救援的消防員,就有31人因輻射而當場死亡,時至今日在切爾諾貝利周圍數百公里依舊存在輻射污染問題,涉及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
核泄漏事故的可怕之處在于,放射性物質會長期存在于周圍的環境之中,并參與食物鏈循環,以至于數十年過去了,切爾諾貝利地區依舊沒法居住,更不可能恢復農業生產,顯然這里已經成為了人類的禁區。
有趣的是,這片人類的禁區,在人類離開之后,現在卻成為了動物的天堂。
切爾諾貝利無人區約有2600平方公里,現在這片土地已經完全被動物所占據,麋鹿、狐貍、鹿、狼群,就連少見的歐洲野牛和瀕臨滅絕的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也在這里出現了。動物們并沒有因為輻射而大面積死亡,反而還在這里大肆繁殖,至于你所想象的那種因輻射而產生的變異,比如雙頭野狼、尖牙麋鹿,也完全沒有在這里出現。難道輻射對于動物沒有影響嗎?當然不是。研究發現生活在這里的動物的確受到了輻射的影響。
生活在切爾諾貝利無人區的動物繁殖率明顯下降,鳥類的孵化率也明顯境地,有些鳥類甚至因為輻射的影響而發生了基因變異,羽毛呈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顏色。
至于那些雙頭、尖牙的變異,只是科幻作品中的夸張手法,不要當真。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生活在無人區的一些動物還進化出了一定程度的輻射適應能力,比如一些鳥類的體內就有更高水平的抗氧化劑,這可以對抗輻射造成的DNA損傷。為什么面對輻射,動物比人的適應能力更強呢?
相比人類而言,大部分的野生動物繁殖周期較短、代際更替的速度更快。
這也就意味著野生動物通過基因變異來適應環境的速度也更快,比如病毒的生命周期很短、繁殖速度極快,因此有時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針對特定病毒的藥物就會失效。再有,野生動物沒有人類的醫療護理,完全遵循自然法則生存,受傷、體力下降,都會被自然淘汰,所以生命是短暫的,比如野狼的壽命就只有12至16年。
輻射對于生命體的危害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比如在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后,受污染地區的甲狀腺癌和白血病的發生率也是在之后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里逐漸上升的。這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對于人類而言并不算太長,但對于野生動物來說往往就是它們的一生,所以輻射對于它們而言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可怕了。相比輻射,對于野生動物來說,威脅更大的其實是我們人類,所以在人類離開了那里之后,野生動物便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很自然地,切爾諾貝利無人區就成為了動物們的天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