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體檢的普及,肺結節的檢出率逐年上升。許多人在體檢報告中看到“肺結節”三個字時,往往會陷入焦慮和迷茫:這是不是肺癌?該如何處理?手術風險太大,有沒有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馮冬杰告訴我們,并非所有的肺結節都需要手術切除,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種微創且高效的治療方式——肺部結節消融術,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新的選擇。那么,這種“一根針搞定肺結節”的技術到底適合哪些人?它的優勢和風險又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肺部結節消融?
肺部結節消融是一種微創治療技術,也是一種腫瘤局部治療的一種方式。它通過將各種消融針精準穿刺到肺部結節部位,利用高溫、低溫或冷熱交替等方式,使肺部結節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等組織學變化,從而達到消滅肺結節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肺部結節消融技術主要有三種:
1、射頻消融: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熱量,使結節組織凝固壞死。
2、微波消融:利用微波能量使結節組織內的水分子高速運動,產生熱量,使組織凝固壞死。
3、冷凍消融: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使結節組織凍結、壞死。
二、肺部結節消融治療有哪些優勢?
1、微創: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
2、精準:在影像引導下精準定位,最大程度保護正常肺組織。
3、可重復性:對于多發結節或復發結節,可分次進行消融。
4、安全性高:相比傳統手術,風險較低,尤其適合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
三、哪些人適合做肺部結節消融?
1、心肺功能差或高齡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
2、肺部多發結節手術無法徹底切除的患者;
3、肺手術后再發結節的需要再次治療的患者;
4、結節小,位置深,手術創傷大,無法局部切除的患者;
5、其他惡性腫瘤轉移到肺部的患者;
6、不愿接受手術治療或者對手術極度恐懼的患者。
馮醫生提醒,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肺部感染未控制、病灶靠近重要臟器或大血管、有嚴重精神功能障礙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不適合進行肺部結節消融。
四、消融治療有哪些風險、會復發嗎?
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肺部結節消融可能出現的風險包括:氣胸、血胸等穿刺相關并發癥;疼痛、發熱等術后常見癥狀;消融不完全,需要再次治療;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如肺部感染、出血等。和外科手術一樣,肺部腫瘤消融治療后,都有一定的復發概率,具體取決于結節的性質、大小、位置等因素。一般來說,早期惡性結節的復發率較低。
馮冬杰在工作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