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嗨~各位汐粉們~
最近找我咨詢的媽媽實在太多了,這些媽媽總想悶頭干大事兒:代替上帝,成功改造自家的娃。
結果越改造越失敗,這么多的案例中,我發現做一個放手的父母真的太難了。
今天我專門寫一篇理智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父母在該放手的時候學會放手。
一個智慧的媽媽,學會對孩子6次放手:
第一次放手:幼年的孩子第一次學會走路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個視頻。
一個爸爸躺在沙發上玩兒手機,而自家的1歲多的寶貝,小腳顫顫巍巍爬起來走到電視機旁。
躺在沙發上的父親第一次看到,孩子竟然自己站了起來不知不覺會走路了。
他沒有立刻跑過去扶著孩子,也沒有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護著他怕他摔著了,而是繼續保持之前的姿態。
唯一不同的是臉上露出了AK都壓不住的笑容。
所有人都明白,在孩子該學會走路的年齡,你一直扶著他總是學不會。
但是如果你悄悄放手,孩子會跌倒,但是跌倒后慢慢他就學會了走路。
而父母第一次對孩子放手,就讓他學會走路。
第二次放手:童年的孩子第一次去上學
媽媽們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內心活動太多:
孩子找不到媽媽了怎么辦?
孩子受欺負了怎么辦?
他哭了怎么辦?
但是因此就不讓孩子上學讀書,不讓他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嗎?
不會的,因為這是每一個孩子必須經歷的階段,他得學會長大,學會融入學校,學會跟其他小朋友社交,接受學校教育。
第二次,放手是教會孩子去讀書明理,學習知識,學會為未來的人生做準備。
第三次放手:孩子第一次學會洗衣、拖地、做飯
我講一個我的學員的故事,這個媽媽跟著我修心是源自于自己的女兒。
女兒研究生畢業,成為學校的老師,20多歲的女兒所有衣物,飲食都是老母親伺候著,老母親半夜還要爬起來給女兒做夜宵。
只要老兩口稍微做得讓女兒不滿,女兒就大發雷霆打母親,砸家具。
有一次這個母親半夜哭哭啼啼在小區里給我發信息,原因是女兒發脾氣把她趕了出來。
這個媽媽追悔莫及地訴說:
我對孩子教育的失敗,在于我從來沒有教會孩子從小自力更生,做好家務,體會父母的艱難,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我只在意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好了,但是孩子的品德實在太差了。
我強烈建議各位父母,早點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洗衣、拖地、做飯做家務。
千萬不要嫌棄他們第一次做不好,因為這是培養他學會承擔家庭責任,體恤父母艱辛,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
習勞者而懂感恩,一個光吃不干活的孩子,永遠不可能感恩父母,尊重勞動者。
第四次放手:孩子第一次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就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比如喜歡音樂、運動、跳舞、烹飪、畫畫等等。
只要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傷害身心,不涉及道德修養,在家庭經濟實力允許下,我建議盡量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
因為一個孩子專注于這個愛好,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沉浸在自己興趣愛好中,可以滋養他們的心靈。
這一次的放手,讓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樂趣。
第五次放手:在不危害孩子身心的情況下的“跳坑”
我認識一個媽媽,為了兒子跟我修心。
這個媽媽后悔控制欲太強,什么都不允許孩子干,生怕孩子吃虧跳坑。
結果孩子上了高中抑郁了,處處跟媽媽對著干,后來兒子上了大學玻璃心,工作中受到半點兒委屈就撂挑子不干,躺平了。
我建議父母對孩子從小教育,不要大包大攬,在不危害孩子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我反倒希望父母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更多選擇,然后讓他們去跳坑。
人教人教不會,事兒教人一教就會了。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孩子的身體成長,還有孩子的心靈和心智的成長。
我常說一句話:
所謂的智慧,是從坑里爬出來的經驗。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只長肉體,不長心智,那就讓孩子多拿到一些跳坑經驗。
第六次放手:成年的孩子讓他飛翔
我這邊還有太多案例:父母恨不得把大孩子拴在褲腰帶上。
面對20多歲的大孩子,父母仍然保持著小到該穿啥衣服、鞋子,該交什么樣的朋友,大到孩子該找什么樣的工作,該找什么樣的對象的絮絮叨叨。
哪怕相隔千里之遠,父母還要對孩子遙控指揮生活方式,這種父母誰都害怕。
其實父母本來在孩子幼年、童年、少年該教給孩子的都教完了。
比如孩子為人處世,性格培養、飲食習慣、身體保養、審美培養、擇友智慧等等,這些本該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都傳授好。
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最該接受這些教育的時候,卻只認準了成績和分數。
在本該孩子成年闖蕩的年齡,父母卻因為沒有教過孩子這些為人處世的智慧而殫精竭慮。
成年的孩子就相當于成年的雄鷹,他屬于天空,而不是屬于鷹媽媽。
第七次放手:孩子成家組織自己家庭
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千古難題那就是婆媳關系。
我曾經有一個快70歲的學員,整天跟兒媳婦搞家庭戰爭,嫌棄兒媳懶,又嫌棄兒子工作辛苦,還嫌棄兒媳沒有教育好孫子。
整天像太皇太后一樣給兒子、兒媳、孫子各種調教,兒媳敢怒不敢言回家就鬧自己老公。
一個好婆婆|好岳母,可以讓兒子|女兒的小家幸福。
孩子已經成家了,他不再只是你的孩子,他還為人夫為人妻,為人父為人母,承擔的責任并不單單是子女的責任,還有夫妻的責任和父母的責任。
作為父母學會的是放手而不是捆綁,一個智慧的父母,可以讓全家族幸福,同樣糊涂的父母,可以讓全家族痛苦。
你的孩子只是借助你的肉體來到這個世界,但是不屬于你。
父母跟孩子的關系,我覺得是上帝安排的一場修行,在孩子身上讓你修出慈悲心、包容心、利他心、責任心。
父母在適當時候學會放手,才能真正悟出:
愛是什么?愛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在適當時候的陪伴、成全和成就。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