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網絡
01
凌晨兩點的便利店總亮著光。
收銀員數著零錢核對賬目,外賣騎手蹲在馬路牙子上扒拉涼透的盒飯,剛加完班的年輕人揉著太陽穴在路邊等車。
霓虹燈影里飄著無數細小的塵埃,每個都在負重前行。
過得不好是人生常態,包過得不好的。
人總是貪心,過得再好還是覺得過得不好,不困在這里,就會困在別處。
菜攤老板娘羨慕隔壁鋪子不用起早貪黑,卻看不見人家正在為考不上高中的兒子揪心。
白領嫉妒自由職業者不用打卡,卻不知道對方整夜失眠盯著空白的接單頁面。
《后來的我們》里,見清和小曉擠在隔斷間分食一碗泡面時,以為住進大房子就能握住幸福。可當見清有錢有房子的時候,兩個人早已回不到最初。
我們總在追逐光的路上弄丟了燈,那些以為翻過山就能看見的云海,不過是另一座山的陰影。
02
醫院走廊,處處是人間疾苦的縮影。
化療室門口,穿校服的女孩把掉落的頭發塞進口袋;ICU等候區,中年男人盯著繳費單上的數字發呆;產房里,新生兒的啼哭與心電監護儀的警報此起彼伏。
加繆說,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可誰不是一邊等待舊傷愈合,一邊又添新傷?
今年準備轉型做直播的朋友,抹著999口紅介紹面膜,屏幕左上角顯示在線人數7人。
“房貸不會因為你在哭就少收利息”,她說這話時眼線暈成黑影。
而那個總在朋友圈曬馬爾代夫度假的客戶總監,上周被救護車從會議室拉走時,手里還攥著沒吃完的降壓藥。
有人困在疾病里數著藥片度日,有人困在房貸中計算每個硬幣的用途,有人困在深夜加班時胃部的灼痛。
生活的牢籠從不會消失,只是我們漸漸學會了在欄桿縫隙里種花。
人生不過是在各自的玻璃罩里跳舞,聽見彼此的腳步聲便不孤單。
03
小區保安收集易拉罐攢錢給孫女買畫具,顏料斑駁的帆布鞋上沾著春天的柳絮。
退休的老教授照顧植物人丈夫的第十個年頭,開始用布滿老年斑的雙手學鋼琴。
這些細碎的堅持像苔蘚,在生活的裂縫里無聲生長。
蔣勛說“苦的時候,不要白白受苦”,可多少人能看清困頓里閃爍的微光?
《海邊的曼徹斯特》里,李·錢德勒永遠走不出火災的陰影,卻在幫侄子修船時,讓咸澀的海風灌滿了襯衫口袋。
過得不好是人生常態,但活著本身就是一場溫柔的抵抗。
蘇東坡被貶黃州時寫“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它。
幸福從來不是闖過所有關卡后的獎賞,而是溺水時抓住的一根蘆葦。
裂縫透光處,自有星河懸枝生長。
泥濘跋涉后,終見晨霧散作朝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